分享

脂肪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功能的影响

 犇羴工作室 2017-02-22


断奶应激状态下的仔猪会由于采食量下降、饲料消化率低的原因导致摄入能量不足,进而通过脂肪动员来补充能量。但是新生仔猪的体脂肪储备很少,脂肪动员也无法满足断奶仔猪的能量需要且仔猪体脂的减少会制约仔猪后期的生长发育。此外,脂肪酸所含脂肪酸的结构、种类以及链的长短、饱和程度都会不同程度影响仔猪对脂肪的消化率。目前,关于不同脂肪来源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的研究较少,因此探究不同结构的脂肪对断奶仔猪生长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可为仔猪饲粮中合理使用脂肪提供参考。


    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又称甘油三酯,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其供能效率是糖的多倍,并能对机体起物理保护作用。脂肪几乎参与所有细胞的代谢调节活动,长期缺乏脂肪会危害动物的健康,引起疾病。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脂肪的分解产物作为动物有机体必需脂肪酸,是构成机体结构和发挥重要生物活性作用的物质,如亚麻酸是构成细胞膜和生物酶的基础物质。


一、 脂肪对断奶仔猪的营养作用


1.1 脂肪的供能作用


    脂肪的能值约为碳水化合物的2.25倍,并且脂肪的热增耗为5%~10%,相对于蛋白质的30%和碳水化合物的10%~15%明显低很多.因而,夏季在动物饲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脂肪,能有效地减少动物因采食和消化产生的热量,减少动物热应激。


1.2 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脂肪经在胃肠道中分解后,能产生卵磷脂、中链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及二十五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必需的功能脂肪酸,这些物质都能够起到提高仔猪的免疫力、改善仔猪肠道健康、促进仔猪生长发育的目的。此外,脂肪可以作为多种脂溶性营养物质的溶剂,比如: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需要以脂肪为介质才能被肠道吸收;血液中脂肪能够促进维生素在血液中的运输。有研究表明,饲粮中的脂肪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利用,当饲粮中脂肪添加量较少时,可影响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1.3 促进采食并改变饲粮营养结构


    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脂肪可改善饲粮适口性和外部感观,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采食量,还能提高能量蛋白质的比例,减少饲粮蛋白质的抗原作用和腐败作用,从而减少断奶仔猪蛋白质抗原性腹泻的发生。


1.4 抗应激作用


    脂肪的含水量低,导热性差,体脂肪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发,对断奶仔猪体温的维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缓解断奶仔猪冷/ 热应激。


1.5 额外代谢效应


    由于断奶仔猪消化道发育不完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较低。而在仔猪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脂肪可减慢饲粮在胃肠道中的流速,从而延长食物的消化吸收时间,达到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效率的作用。


二、 SFA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功能的影响


    SFA也称为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包括甲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SFA不仅起到储存能量和降低了渗透压的作用,SFA也能够维持结肠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完整。


2.1为肠黏膜细胞供能


    以丁酸为主的SFA可提供结肠上皮细胞所需超过70%的能量,另外,丁酸可以促进结肠修复黏膜损伤的酶的产生,从而起到保障局部黏膜健康的作用。有试验表明,丁酸可以直接为肠道黏膜上皮细胞提供能量,并能显著改善肠道黏膜的形态特征,降低动物小肠的隐窝深度、提高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


2.2平衡肠道菌群


    肠道内菌群的平衡是衡量肠道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丁酸盐可通过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膜,后在细菌细胞内分解为丁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当细菌细胞内氢离子达到一定浓度时,细菌就会死亡。因而,丁酸盐可以促使对氢离子浓度耐受力差的有害菌的大量消亡,从而维持肠道内菌群的平衡。


2.3 抑制肠道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丁酸钠可明显改善患有结肠炎的大鼠的炎症症状,这是因为丁酸盐能够使肠黏膜中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降低、GSH的含量增高,从而使自由基的产量减少,抑制了肠道内的过氧化反应,使得肠道组织损伤减轻、肠道炎症有所改善。

备注:本文摘自李雪,印遇龙等《饲粮不同来源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功能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