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史入门:经、传、笺、注、疏、正义、章句的区别

 yiyidaodao 2017-02-22

治史入门:经、传、笺、注、疏、正义、章句的区别

 (2016-05-26 20:26:12)

   古代经典著作称为经,如四书五经之:诗、书、礼、易、春秋。

解释经书内容便是注,还有传、笺、解等,如《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传》,公羊氏、谷梁氏、左氏俱为经书《春秋》作传述者的姓氏,即公羊寿、谷梁赤、左丘明。

“传”[zhuàn]是传[chuán]述的意思,多指解释经文著作。侧重于对思想的引发,也解释字句。

“笺”[jiān]: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注”除对思想内容解释外,侧重文字解释,以扫除读史的文字障碍。

“疏”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作“疏”。即对经、传的进一步疏导说明,它的说明应该和经传的意义保持一致,所谓“经不破传”就是这个意义。

               *注:疏原是两个概念,注是训诂字词,疏是疏释文意,如“十三经注疏”都有《注》、《疏》两本书,后人混用,为一般注解的代名词。

“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疏“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集解”:汇集众说并加上编者意见的一种注释。包括集注、集传、集释等。如何晏的《论语集解》,朱熹的《孟子集注》、《诗集传》,郭庆藩的《庄子集释》即是。需要指出的是,晋杜预的所撰《春秋经传集解》,名为“集解”,但它只是将《春秋经》和《左氏传》聚集在一起进行注解,与上面所说的汇集众说的“集解”名同实异。这里附带讲一下补注。

章句: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分篇为章,析章为句。与传不同的是,其注释对象可为经以外的篇目,如王逸《楚辞章句。 

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

    索隐”:对古籍的注释考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