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醋酸染色内镜:显著提高胃粘膜肠化生检出率

 保定市大医精诚 2017-02-22

近期,韩国建阳大学医学院的 Song 博士等人研究了醋酸染色内镜( AAC)技术运用于诊断胃 IM 的有效性,文章发表于本月的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杂志上。


此前胃活检技术是诊断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M)的有效措施。1994 年的悉尼指南系统推荐如下几个活检位点:A1:距幽门 2~3 cm 的胃窦小弯侧;A2:距幽门 2~3 cm 的胃窦大弯侧;IA:角切迹;B1:距角切迹约为 4 cm 的胃体小弯侧;B2:胃体中部大弯侧,约距贲门 8 cm。缺点是:工作量较大,耗时长,损伤较多。


醋酸是一种弱酸,可以通过轻微改变 PH 值及上皮细胞的蛋白架构来选择性改变上皮细胞的性质。进而在白光照射下,突出柱状上皮细胞,这种反应称作醋酸白化反应


 Song 博士等的研究共纳入 105 名患者,由 2 名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完成操作。第一步完成常规内镜,判断 IM 范围、萎缩、胆汁反流的情况。


第二步进行醋酸染色(浓度 1.5%,PH 2.88 ± 0.01,将 5 mL 6% 的醋酸溶解至 15 mL 蒸馏水中制作)。分别于胃窦到胃角的部位 (A1, A2, IA) 和胃体 (B1, B2) 各喷洒 10 mL。判断醋酸白化反应和局部结构,据 Mauro Cassaro 的标准进行局部型、胃窦为主型、Magenstra?e 型、以及弥散型的分型。


第三步,不管醋白反应结果如何,对 A1,A2,IA,B1,B2 5 个部位分别进行活检。以病理结果为参考,分析 AAC 对于诊断 IM 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


通过此次前瞻性试验,认为 AAC 有利于提高胃 IM 的诊断可复性和帮助评估其病变程度。AAC 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与亚甲蓝放大染色内镜相当,分别为 89.0%、77.6%、94.4%。运用 ACC 后高风险的广泛 IM 的诊断率从 1.0% 增加到 18.1%。因此,醋酸喷洒能够有效筛出高危患者(图 1)。



图 1 使用 1.5% 醋酸染色后诊断胃内 IM 的醋酸染白反应典型病例 (上排为染色前内镜图像,下排为相应部位染色后图像)


此外,相比于轻度 IM 临床意义更大的中重度病变的敏感性较高(80.8%:70.9%)。胃体的整体特异性为 94.1%。因此,这种筛选方法可以增加大规模筛查胃癌的成本效益,尤其是胃癌发病率高的国家。


二项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仅靠 AAC 内镜检查对萎缩的诊断精确度不高,这可能是由于在萎缩的柱状上皮细胞角蛋白的量较低,导致微弱醋酰白化反应的光学变化。


总的来说,AAC 有利于提高胃 IM 的诊断可复性和帮助评估其病变程度。当用 AAC 代替常规胃镜时,高风险的广泛 IM 的诊断率可显著增加。AAC 可有效筛选出高风险罹患胃癌患者,其阳性的高危 IM 患者应定期接受胃癌监测筛查。


原文标题:Acetic acid chromoendoscopy for determining the extent of 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


编辑:张跃奇

回复 胃镜,可下载《《消化内镜工作手册》·(日)松本雄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