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碑】长征路上红安人——汪运祖

 邓超越梦想 2017-02-22



汪运祖将军(1915—2015),汉族,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任江苏省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政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15年02月23日,汪运祖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岁。
1935年12月初,红四军部队攻占荥经县后,国民党军薛岳部以4个师的兵力由东面的洪雅地区向荥经进攻,红4军奉命阻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红4军虽给敌人以重大杀伤,但我方也受到较大损失,被迫撤退。师长陈锡联、副师长王近山率第36团在前,政委叶道志率第31团在后。
途径吉子岗时,遭到山头碉堡内敌人阻击。陈锡联、王近山一到那里就忙着查看地形。他们刚上一个山坡,就与敌人交上火了。汪运祖等人在后面听到山坡上有枪声,知道遇上了敌人,即刻跑上去与首长并肩战斗。碉堡内的敌人疯狂扫射,通信员身上多处受伤。陈锡联命令道:“汪运祖,快去阻击敌人!”汪运祖带着通信排,以密集的火力射向碉堡。激战约十分钟,碉堡内的火力弱了,但还有几个敌人作最后挣扎,滚到了碉堡旁的壕沟里。
这时已近黄昏,由于行军的疲劳和激烈的战斗,战士们太累了,就在山间的小坡上休息。为了及时向军部报告情况,陈锡联喊道:“汪运祖,快来写封信!”汪运祖迅速跃起,朝陈锡联跑去,在即将到达陈锡联跟前时,由于目标暴露,他被壕沟里的敌人射出的子弹打中。两个通信员迅速抢救,也一死一伤。直到天黑,汪运祖和受伤的通信员才被抬上担架,向后撤退。

汪运祖是被敌人的开花子弹打中的,子弹在他体内炸了一个洞,炸断了三根肋骨,肺部也受到严重伤害,呼吸非常困难。这是他在长征途中的第二次受伤。
这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雪,黑沉沉的夜,泥泞的路,一步一滑非常难走。为了能走得快一些,有的战士打起了火把,队伍没走多久,就被敌人发现,敌人瞄准火把射击,一个抬担架的战士被敌人子弹击中,当场牺牲。大伙儿好不容易把担架抬到半山腰一间屋子里。
汪运祖的伤势很重,一点也不想走了。他想:连续行军、作战,大家体质都很虚弱。整整一个晚上才走了不到三里路。为了不连累抬担架的战士,汪运祖就说:“你们不要管我了,赶快去跟随部队撤退。”话音刚落,带着一个营掩护大部队撤退的王近山走进屋子,一看这种情况,他急了:“你们怎么还不走?”几个战士一听这话,委屈地哭了起来。
王近山看出了汪运祖不愿走的意思,将阻击部队部署完毕后,立即回来动员汪运祖撤退。汪运祖说:“我不行啊!”“不行也得走。”不由分说,命令通信排几个战士抬起他就走。抬担架的是几个十六七岁的小青年,走了大约两里路,他们就抬不动了。王近山赤着脚一路飞跑,翻过了一座大山,越过了一条大沟,到师政委那里抽调了12个身强力壮的炊事员和饲养员,并命令他们:“什么都可以甩掉,一定要把汪运祖抬回来。”就这样,12个战士轮换着把汪运祖抬到了军医院,进行紧急抢救,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在此后的长征中,汪运祖得到了上至师长、副师长,下至普通战士的特殊关照。

有时,师长陈锡联、副师长王近山会把自己的马让给汪运祖骑;有时,汪运祖伤口疼得不能骑马,就有战友们争先恐后地抬着他爬雪山过草地;有时,汪运祖实在不忍心看见战友为自己受累,就忍着伤痛拉着马尾巴前进。

汪运祖说:“有一次,身体瘦小的通信员实在抬不动了,就在路边哭。他当时已把我摔了好几跤。当时我们已掉队,王副师长回来找我们,见此情景,马上找来十几个马夫、伙夫,轮流抬我。事后我才知道,当时敌人追得非常凶,如果再晚一点,我们就有可能被俘。”

这次负伤,伤口到五年后才愈合。因此,汪运祖腰上的绷带扎了五年。即使伤口愈合,也已成为二等甲级残废。到了晚年,只要遇上变天,伤口还十分疼痛。直到去世前,在汪运祖老将军的身上,还留着清晰可见的拳头大小的伤疤。每当他谈起这段往事,他就无限感慨地说:“是陈锡联、王近山和那些牺牲了的同志救了我的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