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式形意拳的练功经验(中)

 明日复明日fu1l 2017-02-22

练拳的要领
  怎样练拳行功呢?车式形意拳没有高难度动作,男女老少都能学,能都做得来。但是要熟练、准确、习惯地掌握动作的到位、姿势、协调、劲力、节奏、用意、呼吸、神态就不容易了。这是个大课题。先师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与练拳目的相一致的练拳要领,体现了车式形意拳的独特风格。
  1.拳好师好,学好练好。练拳先得会拳,会拳就得学拳。古代讲“徒访师三年,师访徒三年”。一开始只是教与学,过几年才正式确认师徒关系。又讲“一处投师,百处学艺”。选择优秀拳种,拜认高明师父,学到体现健身和技击规律的套路,是练拳的前提。先师们教拳,每个招式都要使弟子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仅教会练,更要教会用。明白了用法才能掌握好练法,才能提高习武的兴趣。学会练好了第一招,才开始教第二招。学拳容易改拳难,千万别吃“夹生饭”。师教徒学都要态度认真,道理明白,操作准确,运用得法,这才能为练拳打好基础。俗云“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如果师父还是个门外汉,徒弟再刻苦修炼也难成正果。只教拳架不讲拳理,只学练法不会用法,此乃拳之一病(本文陆续提到的拳之三十四种病,是指练车式形意拳而言的。特此说明,以免误会)。
  2.三体一式,贯彻始终。先师们练拳、教拳、用拳不讲三顶、三扣、三圆、三毒、三抱、三垂、三曲、三挺。因为它们散乱,难以有序掌握操作。车式形意拳从头到脚的姿势要求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坐腕带手、平拳虚指、撑指凹掌、尾闾中正、满腰敛臀、提肛裹胯、屈膝弯腿、平脚扣趾(重心所在一脚扣趾)、不丁不八、守中单重、低势大架、以腰为轴、虎步运行、神态自然、目视对方、八方相合、劲远意长。这些姿势要求多数体现在三体式中。车式形意的三体式分为两种:桩功三体式和动功三体式。在练拳和技击时,必须始终保持三体式所体现的姿势要求。不是“万法出于三体式”,而是“万法不离三体式”。姿势不明确、不准确,或者在练和用的过程中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姿势,练起来会走样,用起来遇到高手则会挨打。此乃拳之二病。
  3.形与意合,练用一致。由动作和动作的到位、姿势、协调、劲力、节奏所构成的外部形意和健身、技击的内在用意高度一致,是车式形意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由习武目的决定的练拳原则。我们不讲“心与意合”,而是特别强调“形与意合”。因为那个“心”与“意”如何合,说不明白,做不出来;合与不合不能检验。我们讲的“形”则看得见、摸得着;讲的“意”也不是指思维、意念,而是指用意。“形”与“意”在时间和空间中合与不合,是能操作,可检验的。只要伸手,便知对不对。先师们要求练拳时的一举一动都要对健身有益,对技击有用。那些闲招、废招、病招,练它是浪费生命。特别是在技击时,“一秒内、一寸间”决定胜负,千万注意别把长功的、得劲的、常用的正招练得走了样,成了闲、废、病招。不从实战出发,形意不合,练用脱节,乃拳之三病。
  4.满身是拳,综合锻炼。车式形意自卫技击使用“八拳”:肩、肘、前臂、手、胯、膝、小腿、脚(“头”是不用的,它是“司令部”,不上战场)。在练拳时这些部件左右两边都要练到;不只练单招,更要综合练习。这样身体可得到多方面锻炼,使用起来才能手法、身法、步法协调配合,做到“满身是拳”,“连环技发源地”。“孤军演练”、“孤军作战”、“孤军深入”,是拳之四病。
  5.低势大架,守中单重。关于车式形意在练拳和技击时的这方面要求,具体来说是,“低势”:身势一般低本人一头。“大架”:因身势低,两脚前后间距较大;两臂能伸多长伸多长,只是不能直。“守中”:扭身调膀45o,两臂左右宜窄,“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两脚不丁不八,前后脚45o。“单重”:两手发力,一大一小;两脚定步,一虚一实;重心所在一脚,扣趾。这样,低势身稳,架式变大,出招有力;大架舒展,变化空间大,用拳近且快;守中护住自身,中心距四周最近;单重则稳当又灵活。练拳和技击时,直腿挺胸,拳之五病;直臂或缩肘,拳之六病;手脚四散,拳之七病;双重,拳之八病。
  6.八方相合,两手连环。车式形意拳在演练和技击时,要求前后、左右、上下、我彼之间八方相合,形成协调、整劲。而“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只是上下两方相合;“三尖相对”:鼻尖、指尖、脚尖相对,也只是站三体式桩功时才能保持,动作起来就“相对”不了。在“八方相合”中,最重要的是“两手连环”,“前手后手,只差一手”,叫“铁三角、连环手”。这是一个活动的“阵地”。八方不合,两手分离,拳之九病。
  7.尾闾中正,满腰敛臀。车式形意在练拳与技击时,要求“虚灵顶劲”,“头上顶着一碗水”;“尾闾中正”,重心所在一脚与胯、肩垂直一线。这利于稳,便于转。特别是“满腰敛臀”、“提肛裹胯”非常关键。“满腰”犹如纸扇之轴,没有它扇就散架了,就使全身分为上下两截、左右两半了,什么“八方相合”、“一动皆动”、“连环技法”、“劲整力猛”也就没有了。“前栽猫腰,传授不高”,拳之十病;“饿腰”、“蹶臀”,拳之十一病。
  8.轻走稳踩,虎步运行。拳谚云:“先看一步走,后看一伸手”;“手打三分,脚打七分”。车式形意以步为根,走肯时轻走稳踩,如虎猫行。我们不走鸡步,走的是虎步。先师们常讲:“手手不离鹰把,步步不离虎步。”虎步的基本步式是:一测步、二上步、三跟步。虎步灵活、快速、多变。走步猛力蹬地,拳之十二病;上步磨胫停顿,拳之十三病;跟步后脚拔跟,拳之十四病。
  9.以腰为轴,一动皆动。练拳和技击时,全身“一动无有不动”。从哪里始动?腰!以腰为轴,腰是全身的中心和枢纽。不是“消息全凭后足蹬”,而是“意命源头在腰际”。以腰为轴表现为动作和劲力的源头与线路是:腰→肩→肘→手;腰→胯→膝→脚。腰是劲力的“大本营”,“身如一张弓,力从腰处生”。不是脚→膝→胯→肩→肘→手。否则就成“一根棍”了。腰不动而四肢动,拳之十五病;全身一根直棍,拳之十六病。
  10.劲韧力猛,柔线刚点。车式形意拳的劲与力既联系又区别,力未发为劲,劲发出为力。在表现上,劲要柔韧,力要爆发;在运用上,柔韧成线,刚爆一点。“用意不用力”或“有刚没有柔”,拳之十七病。
  11.动若陀螺,不顶不丢。先师们常用儿童玩的“捻拨儿”(陀螺)比喻圆劲直力的相互变换,“圆周”“切线”,圆直相联,彼来我转,不顶不丢。这在练拳特别是练散打时,要在步法、身法、拳法上体现出来。不动如山,能抗击打,拳之十八病;硬碰直进,只打不顾,拳之十九病;闪展腾挪,丢掉对方,拳之二十病。
  12.击拳打掌,劲远意长。车式形意要求练拳时意、气、血、力达四梢。“四梢”不是指舌头(肉梢)、牙齿(骨梢)、头发(血梢)、指甲(筋梢),而是指双手、两脚,而且在意念上要“一拳击出,千里之外”。将劲力把在肩肘,则拳之二十一病。
  13.劲力到位,节奏分明。车式形意打拳如写字:练套路如写楷书,练散打如写草书。楷书不得潦草,草书要有章法。练套路和散打都要严肃认真,动作劲力到位。在节奏上要一把一把地练。一招和一个组合内要快、猛,两招和两个组合间要慢、止。快慢相间,动静相合,刚柔相济,把拳打得有气势、有章法,打出中华武术的美感来。杨式太极拳、形意拳、少林长拳,代表着三种节奏。敷衍潦草,到不了位,拳之二十二病;追求急速、养不住气,二十三病;慢条斯理、有气无力,二十四病。
  14.气与力合,腹逆呼吸。车式形意要求打拳时必须气与力合,力爆发时腹逆呼吸畅胞实腹。一般向内蓄劲时吸气,向外发力时呼气;转换时吸气,定势时呼气。吸气时收腹,呼气时实腹;与平时腹部吸气外突,呼气放松相反。这与劳动的出猛力是一致的,人人都可以做实验。凡是人体使用爆发力,都得气劲合,腹连呼吸。当然,弄不好会“努伤”(炸肺,细胞表面好只不过。难道“病从口入”就不吃东西了吗?没有做到畅胞实腹)。自然呼吸,拳之二十五病;憋气喘气,二十六病。
  15.神态自然,目视对方。拳谚云:“练时无人似有人。”先师位练拳,显示出一种以我为主,敢打必胜的气慨和神清气爽、怡悦快乐的神色。两目直视对方,动作认真精细,志在必取。惊慌紧张,手忙脚乱,拳之二十七病;满不在乎,吊儿郎当,二十八病;东张西望,眼随手转,二十九病;咬牙瞪眼,口喊鼻哼,三十病。
  16.坚持锻炼,镇腹为度。
  17.打出风韵,使人愉悦。
  18.年龄不饶人,老中青少不相同。一个人从少年练拳到老年,每个招式的到位、姿势、协调、用意、呼吸、神态要保持不变。但是劲力、节奏却不应相同。先师们常讲:年龄不饶人是个规律。车式形意主张一个人练拳,儿童少年时玩长拳,青年时打形意,中年时走八卦,老年时摸太极。如果只练形意拳,则应儿童少年活泼,青年刚猛,中年舒韧,老年柔化,决不可一种劲力、节奏练一辈子。一个劲力节奏练到老,拳之三十一病。
  19.以武会友,学习交流。江湖上说的“真人不露相”,是指真正有学问有本事的人,谦恭不张狂,平易不高傲,简朴不铺张,而不是说练拳习武不与人切磋交流。“闭门修炼”是成不了“真人”的。太谷车师门人一直是围绕核心群体活动的。先师们把拳术叫成是“顽皮拳”。练拳的人在一起,不论本门和外门,都要“以武会友”,练练拳,交交手。河北深州郭云深千里赴太谷,与车永宏较艺,传为武林美谈;1924年夏天,河北孙禄堂来山西,在太原受到热烈欢迎;去介休拜访在晋军教拳的宋世荣,没到太谷与李复祯、布学宽动手比武,至今令人遗憾。“君子动口不动手”,以口(吃酒肉、说闲话、搬是非)会“友”,拳之三十四病。
  20.德智体技,全面发展。车师及其门人,守地在家,劳动谋生,不是身居山林的僧道。练拳习武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社会活动,需要用门规、武德来规范门人的行为,正确处理武林内外的各种复杂关系。先师们把练拳变成育人,武德、智慧、体能、技艺全面发展,使习武练拳成为一个准行业,故太谷百姓称练武的为“拳头行”。特别是讲义气:恩义、信义、正义、仗义,是武德的核心,是拳头行的主要标志。太谷县政法委负责人说:太谷社会治安较好,与练拳的人多有关。只教拳不育人,拳之三十五病;没义气,丧武德,三十六病。车向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