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检验科的有些工作也许有待形成共识!

 elabman 2017-02-22



对于检验科来说,随着方法学的不断改进、仪器的日益更新、质评工作的不断完善,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验检测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于是推进了检验结果在不同实验室、不同医院间的互认。这对于患者的远程会诊、异地诊疗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由于地区之间理念的差异、不同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偏少、管理层对检验工作认识不全面等原因,导致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有些工作尚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有些同行可能不以为然,认为医学检验或者检验医学发展到今天,信息高速化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极大加强了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检验科工作应该差别不大。其实非然。这儿给大家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一个事例,就可以认识到差异的存在了。

 

前段时间,有地级医院检验同仁到我科参观交流,在看到墙上悬挂的危急值设定表时,提出疑问:问什么不把HIV的阳性结果作为危急值呢?他们可是一直把其作为危急值项目处置的。大家想一想,按照检测报告流程,检验科在HIV感染检测中的角色只是负责筛检,筛检疑似阳性标本送到当地疾控中心检测,如果阳性,则不通过检验科直接同医院防疫(或公共卫生)相关科室联系。也就是说,检验科只能报告阴性结果。既然不能报告阳性结果,何来危急值及危急值报告一说呢?当时,小编同时如是解释,对方才恍然大悟,连称不妥。

下面小编,在列一列几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你可以看看自己的理解和周围的同事或同行是否完全一致。

第一,实验室污染区应不应该放置生活垃圾桶?

一种观点认为:实验室的污染区内用过的东西都应视为医疗废物,直接放入医疗垃圾桶,无需再单独设立生活垃圾桶,有点多此一举;再者按照院感的防护原则,生活垃圾可丢入医疗垃圾桶内,而医疗垃圾不可丢入生活垃圾。因此,即使工作区有生活垃圾,直接丢入医疗垃圾桶中即可,无需再单独放置生活垃圾桶。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检验科用过的试剂盒的包装、吸收后的擦手纸等不属于这类概念,应视为生活垃圾,故应单独设立和投入生活垃圾桶。

第二,实验室污染区操作电脑要不要摘掉手套?

一种观点认为:试验区使用的仪器设备都应视为污染设备,所以操作电脑时,无需摘手套,防止手污染。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用于结果报告的电脑不在使用检测时使用,就像接听科室座机一样,需要摘下手套,防止医院感染。

第三,窗口采血要不要既戴乳胶手套?

一种观点认为:采血时,都要经过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只要一人一次消毒就可以,无需戴乳胶手套;况且,有时戴手套影响静脉穿刺。

另一种观点认为:每进行一个患者的采血,都要进行手消毒,如果不戴乳胶手套的话,势必造成手部皮肤的损伤。

第四,镜检规则

镜检规则主要包括血液常规的镜检规则和小便常规的镜检规则,相信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医院检验科之间制定的镜检规则是不同的,不可否定的是有的检验科可能就没有成文的或明确的镜检要求。镜检规则的设定及设定的合理或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检验报告的精度,这不能说不值得探讨或没有同质化的需要。

当然,除了以上四点外,应该还有其他许多方面需要统一,在此,小编权当投石问路,抛砖引玉。

总归而言,在小编的理解中,当前检验科诸多工作需要形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检验工作的同质化,才能真正提高不同医院检验科检测结果互认的含金量,才能真正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本文为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