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学这个方法,每年看1000本书又如何!

 长沙7喜 2017-02-22

读书,很可能成为我们缩小与那些高不可攀的人的唯一出路,同时也可能是门槛最低的一个方法。

1

你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没读完的书总是心怀愧疚;还经常抱怨读不懂;读的过程中总是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打扰

读了很多遍彼得·德鲁克的书籍,但你的管理组织、管理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几乎没有改变;读了很多遍菲利普·科特勒的书籍,但你营销产品、营销自己的能力几乎没有提升;读过很多职场指导书籍或是职场小说,除了唏嘘感叹之外,你的收入几乎没有增加。

2

如果你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我想拆书帮的创始人赵周老师在他的书中《这样读书就够了》给了我们解决这些个问题最好的方法。

如果你使用下面这个方法看书的话,你就可以真正学会书中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的方法——拆书帮RIA便签读书法

3


举个栗子:

我读到《金字塔原理》书中的一小段,很受启发。

R

第一步, 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仔细阅读你很有启发的一段,把它记录下来。

对受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或学员)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想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因为主要思想总是从次要思想概括总结得出,文章中所有思想的理想组织结构也必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由一个总的思统领多组思想。在这种金字塔结构中,思想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是纵向的(vertically)——即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上思想的总结;也可以是横向的(horizontally)——即多个思想因共同组成同一个逻辑推理过程,而被并列排在一起。

I

第二步, 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将这些知识与你人生经验发生关联。

我开始反思自己,每次需要我表达的时候总是想到什么说些什么,更别谈什么思维严谨,呈现出一个金字塔状的结构的事了。

A

第三步,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想想自己以后可以怎样运用这些知识。

于是从那天起,每次需要讲话的时候,总是提醒自己,先把想要说的话中最主要的思想表达出来,然后在分清楚条理,一点一点慢慢地讲下去,讲得过程中对自己讲到哪把控自如,如果是突然间想到的话,先考虑在这里讲到底合适不适合。克制自己讲话的时候不要想到什么说什么。

大脑过一遍之后,总结一下,用便签记录下来,贴在床头。

起床看一遍,午睡看一遍,晚上睡觉再看一遍。每次说话前总是提醒自己,先想好自己要说些什么,说的时候想清楚,我现在说的话处于金字塔的哪里,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说话开始有层次了。


再过一遍方法

4

这本书的封面是这么说的,一本书不必读完,也不必担心记不住,能用上一点就值回百倍书价。所以也就没有一开头所说的顾虑,书读不完总是心怀愧疚

就如同《金字塔原理》,只要有一点对我有帮助,就已经值回书价了。

5

最后的提醒:

此种方法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在看书的过程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够真正把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真正的能力。

这本书所说的观点不仅在理论工具等书籍中适用,同样适用于那些思想类的书籍,同样把他们运用到生活中就可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