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介绍几种常见良性非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赵黎明柳人医 2017-02-23
今天,咱们结合本专业特点,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非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及其与常用方法的比较。

  1,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笼统的讲,至少达到5cm的血管瘤才考虑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开腹(或腹腔镜)部分肝切除术。其优点为:能够最大限度的完整切除肿瘤,完整切除后,手术部位复发几率相对较低;其不足为:手术创伤大,因肿瘤大小、位置不同,术后对肝功能影响亦不同,对患者年龄等基础情况要求较严格。


  介入治疗肝血管瘤,是通过动脉穿刺,将药物注射导管置于肝血管瘤供血动脉,向供血动脉内注入碘化油及其他药物,达到阻断肿瘤供血,“饿死”肿瘤的效果。其优点为:创伤小(仅大腿根处一圆珠笔芯大小伤口),不开腹、不切肝,肿瘤大小对治疗方法影响不大,术后恢复较快,在一定范围内,其他内科疾病对治疗影响不大,可重复性强,复发后再次介入治疗时,介入治疗难度无明显增加;其不足为:不是将肿瘤完全移出体外;对于较大肿瘤需分次进行栓塞,术后需监测肿瘤变化。

  2,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分为浆膜下、粘膜下和肌壁间肌瘤。常用治疗方法为子宫全切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优点为:切除了肿瘤组织,可行病理检查除外恶性可能。其不足为:创伤较大,需开腹(或腹腔镜),子宫全切切除了一个器官,对有些患者存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虽没有切除子宫,但对子宫壁存在损伤,如术后患者需要妊娠(尤其现在二胎政策放开了),存在一定妊娠风险;如肌瘤复发,前次手术对二次开腹(或腹腔镜)手术亦有一定影响。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是通过动脉穿刺,应用PVA微球等栓塞剂栓塞子宫动脉,达到阻断肿瘤供血,“饿死”肿瘤的效果。而子宫本身可通过盆腔其他血管侧枝的建立继续维持自身血供。其优点为:创伤小(仅大腿根处一圆珠笔芯大小伤口),不开腹,肿瘤大小对治疗方法影响不大,术后恢复较快,在一定范围内,其他内科疾病对治疗影响不大,可重复性强,保留了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子宫;其不足为:仅适用于肌壁间肌瘤(多数子宫肌瘤为肌壁间肌瘤),不能切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子宫肌瘤恶变者或术前将恶性误诊为良性者较少)。

  3,子宫腺肌症:为妇科领域较难彻底根治的良性疾病。常用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考虑子宫全切。

  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同样是通过动脉穿刺,应用PVA微球等栓塞剂栓塞子宫动脉,达到阻断子宫供血效果。因异位内膜血供较子宫平滑肌(可以粗略理解为子宫壁)丰富,因此栓塞后平滑肌间异位内膜缺血萎缩,可缓解患者症状。其优点为:创伤小,可重复性强,较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好,保留了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子宫。可作为药物治疗与子宫切除间另一种治疗手段;其不足为:此方法仍不能根治该病,术后有复发可能。

  4,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为常见内分泌疾病。常用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外科手术甲状腺次全切除。三种方法均为甲亢治疗的经典方法,合理应用治疗效果明显。

  介入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是通过朝选择栓塞甲状腺上动脉,阻断甲状腺部分血供,使部分腺体萎缩、失功能,从而降低甲状腺素的产生和分泌。其优点为:创伤小,术中可根据造影显像控制栓塞范围及程度;其不足为:手术风险较大,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此种治疗方法,因此不作为此种疾病治疗的常用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