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中央的中国:利玛窦、南怀仁古地图珍本展

 DerekW99 2017-02-23

▲ 利玛窦与徐光启,Athanasius Kircher绘


1492年,哥伦布从伊比利亚半岛出发,开启了他寻找亚洲的旅程;90年过去了,年轻的传教士利玛窦也离开欧洲大陆前往亚洲,并到达了中国。很快他发现中国人在地理知识方面的欠缺,并意识到绘制世界地图的重要性。1602年,在热心科学知识与天文地理的李之藻协助下,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刊刻而出,其名取自《易传》中的“坤为大舆”,也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描绘美洲的地图。李之藻在题记中称赞地图的神奇之处:“地之薄厚也,而图之楮墨,顿使万里纳之眉睫,八荒了如弄丸。


▲ 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



1658年,传教士南怀仁同样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他成为了康熙帝在科学方面的启蒙老师,还被授以钦天监监副的职位。1674年,他将《坤舆全图》呈献皇帝,这幅地图较利玛窦所绘更为准确和详尽,采用了17世纪西方先进的测绘技术和经纬理法的绘图法,标识出五大洲的南北东西迄点,还第一次提出小西洋的概念,成为中国古代中文版世界地图的集大成者。


▲ 南怀仁《坤舆全图》


2016年3月,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世界中央的中国一一利玛窦、南怀仁古地图珍本展”,整场展览的中心正是上述的两件珍贵地图:1602年李之藻刊刻的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藏),以及1674年刊刻的南怀仁《坤舆全图》(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藏),通过这两幅在历史上有着里程碑式意义的地图,来还原彼时欧亚大陆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


▲ 利玛窦《China Monumentis》(中国图说)扉页,Athanasius Kircher绘


▲ 利玛窦《China Monumentis》(中国图说)插图,描绘中国国土上的奇花异草。Athanasius Kircher绘


本书为配合展览而出版的同名文集,包括一篇馆长许杰的小序,Natasha Reichle的前言,以及M. Antoni J. Ucerler, SJ、芝大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Theodore N. Foss和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Mark Stephen Mir三位学者的论文,论文之一谈到利玛窦和南怀仁地图在韩国和日本的流布及影响,以及欧洲绘制的中国及亚洲地图;另两篇论文则分别研究了利玛窦及南怀仁的地图。 书中还包括两幅地图的完整折页,展品清单以及相关书目。


▲ 2016年出版的China at the Center: Ricci and Verbiest World Maps


▲ 《中国地图》,1606年,Jodocus Hondius绘


Mark Stephen Mir认为,利玛窦绘制的地图中,将太平洋放在地图中心,又将中国放在太平洋中,多少照顾了中国以自身为世界中心的天下观,而南怀仁的地图则是分为两个半球,杜绝了任何明确的中心,将中国放在了正确的位置。以此来看,展览的题目带有某种反诘的意味。而无论中国的位置相对处于何方,利玛窦和南怀仁的地图对中国人最大的触动,或许是“天下”与“世界”词义发生的巨大变化,正如学者葛兆光所言,传教士绘制的世界地图“象征着在古代中国观念世界的一个大变化,就是中国人面前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下’,突然变成了 ‘无处非中’的‘万国’,因此,中国要生存在这万国林立的‘世界’上。如果说,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那么,‘全球化’从这幅世界地图给中国人展示一个互相联系、共同存在的‘万国’图像时,就已经悄悄地开始了。”


旧金山亚洲艺术馆官方网站将这两幅地图的高清大图及细节解读都悉数公开,有兴趣的读者可前往观赏:

verbiest.asianart.org

ricci.asianart.org


书影实拍



如何订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