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延安:面条血案背后的农二代窘境

 魏延安 2020-09-30

近日,一碗面条引发的血案在网上传播。根据武汉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胡某因口角纠纷,持面馆菜刀在武昌区武南一村71号一面馆门口,将面馆业主姚某砍死。据新闻报道,纠纷的起因很简单,就是面馆标价面条4元一碗,而实际却涨价一元,要收5元,胡某只愿付4元,店主姚某不肯,随即发生争执,暴怒的胡某竟砍下姚某的头颅。

一碗面条引发的血案,让人不寒而栗,而背后所隐藏的“农二代”城市生活现状更让人揪心。为什么因为一块钱就能导致人头落地?这样的极端暴力事件发生,虽与施暴者的个人性格与精神状况有关,但却从侧面反映了“农二代”在城市的尴尬生存现状。犯罪嫌疑人胡某初中就辍学,十几岁就跟随父亲进城打工,但没有文化,收入不高,精神甚至也出了问题,性格暴躁,一言不合,便挥刀相向。类似这样的暴力案件,在其他城市也曾上演过。不知还有多少像胡某一样的农民工二代,他们人虽然在城市,但找不到体面的职业,拿不到可观的收入,却要享受城市舒适的生活,不愿回到农村,于是只能在城市艰难徘徊,也自然就会对现状产生不满,直至戾气横生。一遇到小的事情,就会以极端的行为来爆发。

客观地说,“农二代”现象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副产品”,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必然带来子女留守和疏于管教,而城镇化的制度与机制还不完善,无法有效接纳。于是,“农二代”好多年龄很小时就随父母进城,甚至就出生在城市,他们自己感觉像城里人,可是身上却背着农民的身份,没有受到应有的良好教育,也往往缺乏生存的一技之长,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自卑而敏感的性格就此形成,加上年轻气盛,很容易走向极端,直至违法犯罪。

既然如此,这个时代就必须对这些城市化的孩子们切实负起责任。应充分重视对“农二代”群体的教育和就业服务,让他们享受城市公共政策的阳光,让他们成为体体面面的新市民,而不是在城市苍白地“裸奔”。应该营造对“农二代”包容和关爱的社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度,而不是对这个城市充满怨恨,最后成为不安定的社会群体。如果再将目光转向十年前的“巴黎骚乱”,那些曾经高喊法兰西万岁的非洲移民,却在他们的第二代开始报复这个不公平的社会,此情此景又与城市的“农二代”多么相似。这也在警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气力,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惠及更多的弱势群体,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和谐。

郑重声明

  一、作者对其所发表文章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二、未经作者或作者委托法律顾问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文章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除注明文章原创作者的转发等传播行为外。   
  三、凡侵犯作者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作者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作者法律顾问受作者委托,特此郑重法律声明!   
  作者法律顾问:刘律师
  联系方式:1538928660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