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兴西晋周氏墓地

 命馨甘 2017-02-23

折叠 编辑本段 百科名片

周氏为当时"吴地仕宦最显"之宗族,曾有过"四世显著","一门五侯"的辉煌。但终因树大招风,为王敦所忌惮,被他与浙西沈氏一道杀而尽族。这处墓地表现出西晋时期世家大族聚族而葬的风尚,其中出土的青瓷猛兽尊经文物考古界一致认为,是宜兴本地烧造,代表了当时最高的青瓷工艺水平,堪称国宝级的文物。

名字:宜兴西晋周氏墓地

地点:江苏省宜兴市周墓墩

数量:六座

发掘时间:1953-1976

墓主人:周处及其先祖、后代

出土文物:青瓷猛兽尊

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Yixing Xijin Zhoushi Mudi

宜兴西晋周氏墓地

西晋平西将军周处的家族墓群。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周墓墩。1953和1976年,南京博物院发掘了其中的6座墓。这6座墓南北排成一列,其中4座墓出土有纪年文字砖。1号墓出"元康七年九月廿日阳羡所作周前将军砖",可知为元康七年(297)葬的周处墓4号墓有永宁二年(302)年号和"关内侯"铭文砖,可能是周处父周鲂墓。5号墓有建兴、大兴、太宁年号,可能是周处子周墓。周氏是西晋时江南的大门阀士族,这一家族墓地的发现,对了解当时的族葬有一定意义。

[金属带饰 周处墓出土]

折叠 编辑本段 周围环境

墓的地面原有坟丘。均为带甬道的砖室墓,多数墓壁向外弧凸。1号墓和5号墓最大。前者全长13.12米,有前、后两室,前室平面近方形,后室长方形。前室后部两侧和后室前部偏右处各砌有一个砖台,用以放置随葬品。后者全长11.26米,除前、后墓室外,在前室两侧还各有一个长方形的耳室。3号墓和6号墓较小,都是单室墓,全长均为6.1米。

折叠 编辑本段 出土文物

因遭盗掘破坏,出土遗物仅存青瓷器,1号墓和2号墓共出土42件,其中完整的27件,有罐、壶、盆、碗、盘、香熏等,还有臼杵、筛、桶、斗、火盆、畚箕、扫帚等模型器,以及专为随葬用的飞鸟堆塑人物谷仓罐(魂瓶)等。它们的质地纯洁坚致,釉色光亮滋润,是西晋青瓷的标准器。经分析鉴定,与南宋官窑青瓷成份相近,可见其烧造技术的进步。这批瓷器的成份与宜兴现代所产陶土相当接近。1962年又发现了宜兴均山瓷窑址,推测这批青瓷器可能即是在宜兴当地专为周氏家族随葬而烧造的。4号墓还出土青瓷猛兽尊,是罕见的艺术佳品。出土墓中还出有刻着西晋永宁二年(302)和"关内侯"字样的铭文砖,据此推断可能是周处父亲周鲂之墓。神兽尊形态威严,面目近似狰狞,造型与六朝陵墓前的石辟邪的雕刻作风有相似之处,应属镇墓祛邪之物。而神兽尊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手法着实令人叹服。它不仅表达了魏晋先民宗教信仰图腾化的祈盼,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当时封建社会生活、文化及人文心理发展的演变过程。此神兽尊现存于南京博物院,为其镇馆之宝之一。(见彩图[青瓷猛兽尊(西晋)])这批西晋青瓷器的发现,为研究中国瓷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外,周氏墓群还出土有金饰、银带饰、铜弩机和装在铜镜盒中的铁镜等其他遗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