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大太监,但也不全都是大奸大恶!

 茂林之家 2017-02-23

明朝出了很多大太监这个大家都知道,由于历史的刻板印象导致了普遍认为太监往往是擅权乱政,陷害忠良的大奸臣,但是真实历史上的太监都是奸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扒一扒明朝历史上的6个大太监!

开扒之前先来说说为什么明朝出大太监?

起初,明朝的太监就是个奴才,更别提什么权利了,明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宫内竖了一块铁牌,上边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时候,朱棣渐渐把太监们视为心腹,把他们作为控制外臣的一把利剑,“内臣不得干预政事”也被悄悄的改为“不可擅自做主”。终明一朝,有两个重要制度,一为内阁制度,一为宦官制度;两个权力机构内阁和司礼监此消彼长,因此太监成为皇帝和内阁之间重要的筹码!明朝的内阁享有拟票批答之权,而宦官制度的权力机构司礼监则享有批红权!批红顾名思义,红色是皇帝专用的色彩,批红就代表皇帝的意志。因此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明朝的大太监权利如此之大了!

下面咱们就说说这六位大太监,孰忠孰奸,各位看官自有见解。

明朝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大太监,但也不全都是大奸大恶!

第一位,郑和原名马三保,也叫三保太监,早年被掳进宫做了太监,后来追随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立功,后朱棣赐姓“郑”任内宫监太监,地位仅次于司礼监,之后七次下西洋完成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将明帝国威名远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明朝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大太监,但也不全都是大奸大恶!

第二位,刘瑾 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进宫当了太监明孝宗是时犯了死罪,受到赦免,侍奉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武宗即位后,对他甚是依赖,累次升迁至司礼监掌印太监。接掌权柄后,擅权乱政,作威作福。当时人称,武宗为“坐皇帝”,刘瑾为“立皇帝”。百般讨好武宗霍乱朝政,最终因为谋反被武宗凌迟处死,被捕后查出金银数百万两,令人瞠目结舌!

明朝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大太监,但也不全都是大奸大恶!

第三位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明熹宗即位后开始逐渐执朝政,在皇帝专心木工活的时候向皇帝汇报工作,渐渐大权独揽,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迫害东林党人疯狂敛财,与奶妈客氏,会乱宫闱,崇祯即位后惩治阉党,列举魏忠贤十大罪状,后自缢而亡!

明朝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大太监,但也不全都是大奸大恶!

第四位汪直,广西瑶族人,进宫之后负责伺候明宪宗的万贵妃,先后任职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后来监军辽东,总领京城兵马“十二团营”后来因为久镇辽东,和宪宗皇帝逐渐疏远,被东厂提督尚铭弹劾贬斥南京。

明朝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大太监,但也不全都是大奸大恶!

第五位王振,本来是个教书先生感觉没什么前途,自己主动阉了自己进了宫,服侍当时还是太子的英宗皇帝。英宗即位后对他言听计从,勾结外臣内管作威作福,大肆营造府邸,聚敛钱财,诛杀正直官员,鼓动英宗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御驾亲征,导致土木堡大败,直接到明朝灭国的危险!土木堡之变后,王振被被明朝将领樊忠锤杀!

明朝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大太监,但也不全都是大奸大恶!

第六位冯保,不得不说冯保真是历史上少有的好太监,明朝著名改革家,是当时的首辅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嘉靖年间入宫,后来因为服侍当时为太子的万历皇帝,隆庆初年掌管东厂监理御马监,万历即位后,又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穆宗也就是隆庆皇帝驾崩时篡改遗诏自命顾命大臣,后来因为神宗对他的忌恨,放逐南京,因病而死!

第六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