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孕产妇得痔疮治还是不治?医生:以保守治疗为主

 smiller2016 2017-02-23

龙虎网讯(通讯员 刘敏 记者 于倩)冬去春来,在孕育生命的春天里,准妈妈、新妈妈们一不小心遇上了尴尬的问题—痔疮,治疗怕影响胎儿与母乳,不治则疼痛难耐,这该怎么办?而痔疮偏偏喜欢接近孕产妇,发病率高达60%以上,这让她们该如何是好?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肛肠科刘艳主治医师为孕期碰上痔疮的妈妈们指点迷津。

案例:

马上就要生了 却“痔疮”剧痛

中大医院肛肠科刘艳主治医师介绍说,最近接诊了多例受尽痔疮折磨的孕妇,在即将临盆时,却遭遇了痔疮。前段时间,二胎准妈妈小王,在孕37周时,痔疮发作,疼痛难耐,并且肛周出现红肿。由于临近预产期,本想再忍忍,但实在疼得受不了了。到中大医院肛肠科检查发现,小王是混合痔血栓。鉴于小王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中大医院肛肠科联合妇产科,进行手术治疗。刘艳主治医师在局麻下,对小王施行了血栓剥离术。术后与妇产科讨论后,指导小王用药。手术后,小王的疼痛明显减轻。听说,几周以后小王顺产生了个大胖小子。

刘艳介绍说,根据临床发现,孕产妇的年龄越大,其肛周疾病的发病率越高,20-24岁的发病率为62%,30-38岁的发病率是77%,并且孕后期发病率更高,37周以上高达75%。二胎妈妈更要小心,孕产1次发病率为62%,2次为71%,大于等于3次发病率为81%,孕产次数越多,患病率越高。

探因:

为何这尴尬症 爱上孕妇

孕期妈妈本就背负着甜蜜的“负担”,为何这尴尬还要徒添她们的痛苦。刘艳介绍道,在妊娠期这一特殊时间段,孕妇机体分泌的激素易使血管壁的平滑肌松弛,增大的子宫压迫腹腔的血管,这会使怀孕的妇女原有的痔疮加重或出现新的痔疮。

刘艳介绍,孕妇本身就便秘多发。由于怀孕以后,随着胎儿的长大,子宫逐渐增大,腹压也增高,压迫肠道影响肠道传输功能,容易引起大便排便不畅,排便中造成肛门损伤而产生外痔、肛裂等疾病。再加上怀孕期间运动量少,饮食改变也会造成大便干结。刘艳还特别提醒,很多人认为孕后期加强运动会容易生产,其实过度运动也会加重肛肠疾病,特别是走路过多,会增加痔疮的坠胀感。因此,对于孕后期的女性来说,运动要适量,走路时间不要超过1个小时。

刘艳介绍道,不仅是孕期,产后痔疮也频发,特别是在坐月子期间。由于在分娩过程中持续而剧烈的增加腹压,盆底下坠,静脉淤曲,诱发或加重痔疮症状。再加上坐月子期间,各种进补,本身就易上火,蔬菜水果食用减少,又加重了产后便秘,这又引起产后痔疮发生,痔核脱出,使原有痔疮加重。

疑问:

孕产妇的痔疮 治还是不治?

在面对孕妇痔疮时,很多人会有一些误区,认为痔疮只是小病,没有多大关系,在生儿育女这个重大责任下,任何事情都可以往后放。也有人认为,在怀孕期间,宝宝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如果去治疗使用药物针剂的话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等等。当孕产妇遭遇了这尴尬症,治还是不治呢?

刘艳介绍说,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基本原则。保守治疗可采取坐浴、外用药膏等方法。如有出血症状,可采用冷敷的方法,而切记不可热敷。

当痔疮经常反复出血,日积月累,可导致贫血,出现头晕、气短、疲乏无力、精神不佳等症状,这不但影响孕妇自身的健康,也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易造成发育迟缓,低体重,甚至引起早产或死亡。保守治疗不奏效,就需要手术治疗,最好选择在妊娠晚期、分娩后实施。

预防:

如何阻止这尴尬症的到来?

对付这尴尬症,预防为主,预防从饮食开始。如果准妈妈在孕前已经出现了痔疮,一定不要让症状再进一步扩大,首先要合理饮食,多食清淡富含纤维的新鲜蔬果,苹果就具有很好的通便效果。如果觉得水果微凉,可以采用热水温热的方法,不要进食辛辣、干燥及刺激性食物。其次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方式应选择坐位排便方式并尽量减少排便时间,排便后或睡前注意局部清洁,经常做提肛运动。再者不要坐沙发,并避免在电脑前久坐不起。

医生特别提醒,孕产妇不要自行滥用刺激性的药物如麝香、冰片、益母贴、止血剂进行治疗。如果症状加重,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肛肠门诊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