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遨游|幕幕历史印记——布拉格

 shisanzhi 2017-02-23

  布拉格是捷克的首都兼最大的城市,也是一座历史名的城。图为布拉格一景。作者供图

  文|曲飞

  香港人嗜好之一就是旅游,我亦不例外,爱游走在不同国家与城市感受异国的文化历史与风情,更望一睹当地的文化艺术作品与展品,甚至重踏艺术家昔日的足迹。因此,欧洲不少国家便成为自己的不二之选。

  当年日剧《交响情人梦》的拍摄场地,至今仍吸引众多音乐家争取在内演奏。作者供图

  较早时,我前赴一度风靡万千少男少女的日剧《交响情人梦》拍摄场地──布拉格,看着艺术家自由自在地发挥所长,大街小巷销售当地知名的艺术手信,终明白为何每名友人往布拉格后,必然讲句“艺术气氛浓厚”!

  布拉格是捷克的首都兼最大的城市,也是一座历史名的城。布拉格城堡始建于公元九世纪。在查理四世统治时期,布拉格已成为罗马帝国兼波希米亚王国的首都。工业革命以后,布拉格更是欧洲工业较发达的城市之一。不过,捷克历尽战火洗礼,除饱受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近代史亦记录了布拉格之春和天鹅绒革命的史实。

  充满历史印记的古旧建筑物, 偶尔也有令人惊喜的艺术设计。作者供图

  有着这样的历史痕迹,布拉格的建筑物顿成爱好历史的游人的必看之选。走在布拉格的古城,甚至新城也好,街头至街尾,每幢建筑物都是不同时期管治者的“证物”,写下不同时代的流派如罗马式、哥德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若分不清什么派别,就简单地看建筑物的顶部,以至建筑物外墙的色彩,由古典庄严到色彩绚丽夺目,不难令人明白这座城市享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的美誉。一九九二年,布拉格历史中心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之上。

  查理大桥前的火药塔(左),已成为进出大桥的地标。旁边的“市政厅”被视作布拉格城自治的象征,是当年议会的所在地,今已成商店,改称为旧城市政厅。作者供图

  大桥雕塑迷人眼

  若对建筑物或历史不感兴趣,仍有选择,就是欣赏街头艺术家各式各样的表演。凑巧地,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汇聚在历史悠久、跨越伏尔塔瓦河的查理大桥上。这座始建于一三五七年的大石桥,原名是“布拉格桥”或“石桥”,至一八七〇年才改为“查理大桥”。整条桥长五百一十六米,宽约十米,十六个桥拱,两端都有桥塔,其中一座又名火药塔的高塔,可供游人爬楼梯到塔顶,居高临下欣赏整条宏伟的石桥,而火药塔的命名,就是因为在十七世纪时,它曾经用作火药储存之故。

  多尊充满宗教味道的雕塑安坐在查理大桥上,吸引游人观赏。作者供图

  不过,查理大桥最举世无双的地方,莫过于桥上在一七〇〇年前后陆续安放了三十座跟宗教人物有关的雕塑,每座雕塑栩栩如生,令人看得迷醉,偶见飞鸟安顿其上,更添特殊的安宁感,抹去因严寒而生的寒冷感。

  查理大桥上的雕塑,成为雀鸟休憩的好地方。作者供图

  当地的艺术家喜欢在不同的雕塑下发挥所长,有人演奏,也有人舞动画笔,更有不少艺术家展示一双灵巧的手,制作出不同的美丽作品供人欣赏与购买。在众艺术家的“比拼”中,木偶师跟木偶玩伴的表演就最精彩,在音乐的衬托下,木偶的动作按着节奏移动,配合得天衣无缝,展示了布拉格享有“木偶之家”的美名。

  木偶师跟他的木偶玩伴在查理大桥上施展浑身解数。作者供图

  事实上,在布拉格游逛,不难发现有不少商店销售各种木偶。每个木偶只有一个,除卡通造型的木偶外,更有超级特别的,甚至可能不惹人喜爱的木偶如巫婆等,但是,每一个木偶都令人感到恍如有股灵魂。跟一名木偶制作师闲聊,方知道捷克木偶已由欧洲冲往亚洲,今年他不再囿于在欧洲开班授徒,还会往韩国教授兼表演,看着他十只伤痕累累的手指,心底里顿然明白“成功需苦干”!

  捷克艺术的精致,除木偶外,当然还有古城广场上的天文钟,每名游人来到广场后,定必往这天文钟前等候,誓要一睹正点时天文钟旁边的“使徒”移动的情景。今天,大众看着这些“公仔”移动,不会称奇,但是,当知道这钟早在一四一〇年便建造,十七世纪时再加上这些“使徒”时,不难令人惊讶于前人的技艺。

  以卡夫卡命名的餐厅(右),街道转角处的墙上有卡夫卡的铜像。作者供图

  寻找卡夫卡足迹

  事实上,天文钟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它“看”着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小说家卡夫卡(Franz Kafka)的长大。一八八三年在捷克布拉格出生的卡夫卡,被称是唯一由出生至离世都没有离开自己国家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变形记》、《审判》及《城堡》,更成为众多剧团必然搬演的作品。

  由于笔者对卡夫卡情有独钟,于是,就由他出世的梅斯洛丁瓦(Maiselova)大街五号开始行,走过他昔日去过历史最悠久的犹太区,曾经住过城堡北边的“黄金小巷”、今天改建为博物馆的故居等,每个地方都挤满游客。他出生地不远处,更有一间餐厅打着他的名号而设,有人说卡夫卡昔日经常在该餐厅流连,但是,该说法却令不少人充满疑惑,质疑其真实性。姑勿论如何,餐厅外马路的交界处,墙角上便挂上卡夫卡眉头深锁的铜像,看得令人心醉。

  卡夫卡在捷克的故居,现已变成博物馆,每天都有人龙排队进场“朝圣”。作者供图

  卡夫卡的故居现已变为博物馆,门口有两个大K的标志,不远处则有两具自动流水的男性人形雕塑。两层高的博物馆,设计简洁但蛮有心思,先以他跟父亲的关系为开端,然后再慢慢带领他的读者或游客了解他的人生历程,让参观者饱览爱好撰写书信的卡夫卡的真迹。

  其实,该馆甚具吸引性,只可惜亦是唯一美中不足之处是,英文简介不多,尤其是卡夫卡的亲笔书信,以致参观者要运用自己的想像,再配合个人对卡夫卡的认识,去猜测他的原意。

  其实,要理解卡夫卡的作品,必须了解他的成长背景,因此,卡夫卡的粉丝必须走进“犹太区”,理解犹太人的历史与文化,知晓犹太人的浩劫外,便可理解讲德语、成长于犹太背景家庭的卡夫卡,是怎样炼成的!

  捷克行脚鳞爪|上厕所要付费

  人一定有三急,但是,捷克并非好似香港那么方便,可以找到公共洗手间或到商场找洗手间解决。所以,在捷克一定要自备十至十五克朗方可以如厕,即使去国际连锁快餐店或咖啡店,都同样要付费如厕。

  音乐无年龄界限,中年以至长者音乐师于街头演奏,在捷克随处可见。作者供图

  旅游又怎可没有小吃?冬天欧游必然之选,便是在下着雪的时候,手执热辣辣的红酒,又或者走进暖烘烘的餐厅,喝一杯捷克自家制的手制啤酒,再配上当地滋味无穷的大肉肠或咸猪手。冻?立即无晒!

  嗜甜或者吃素怎么办?无问题。用大木做燃料烧成的热烘烘甜圈,甘脆美味之余,更可添加不同配料如朱古力、雪糕等,总之要乜有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