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解读国家文物事业“十三五”规划里的“小目标”

 木头1018 2017-02-24

21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国家文物事业“十三五”规划》,布局未来五年的文物事业大小事:其中既有指导行业发展的大目标,也有影响工作方向的中目标,还有明确任务数据的“小目标”。小编摘取了规划中有定具体数字的小目标。其中有人数、工程数、藏品数、博物馆数、机构数、也有钱数等,与博物馆观众、企业职工、文博考古机构从业者、普通观众都有密切关。


看看这些与你有关小目标吧!


工作完成率100%

工程合格率100%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完成率达到100%,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四有”: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


270处古建筑和村落保护

古建和传统村落保护工程

完成27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



5万件文物病害分析与评估

4万文物修复

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工程

完成5万件馆藏珍贵文物的病害分析与健康评估工作,完成4万件馆藏珍贵文物及重要出土文物、出水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建立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基础资料数据库。


150家单位文物保存达标

10万件文物配囊匣

7度抗震建设

馆藏文物保存条件达标和标准化库房建设工程

完成150家博物馆及重要文物收藏单位的馆藏文物保存条件达标建设项目;完成10万件珍贵文物柜架囊匣配置工作;完成省级博物馆库房标准化改造,实现新建地市级博物馆库房达标;完成处于全国7度抗震设防区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珍贵文物的防震加固设施建设。



1000处防火设施建设

文物平安工程

完成1000处第六批、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防火防盗设施建设,基本建成规模较大、风险较高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体系。


25万拥有1家博物馆

观众人数8亿人次/年

优化博物馆建设布局

到2020年,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每25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观众人数达到8亿人次/年。



10万小时以上/年

4次以上/年

100个以上精品课程

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提升工程

全国国有博物馆为中小学生讲解服务10万小时以上/年,每家博物馆开展中小学生讲解服务或教育活动4次以上/年。建立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库,制作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精品课程100个以上。



新增10万件以上藏品

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藏工程

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国家重点建设成就、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的重要实物调查与征藏,制定入藏门类、标准和规范,重点充实基层博物馆藏品资源,新增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藏品达到10万件以上。



50品牌、10个基地

1000万销售额企业超50家

2000万销售额企业超20家

促进文创产品开发

到2020年,打造50个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建成10个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基地,文化创意产品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文物单位和企业超过50家,其中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超过20家。


35个涉案文物鉴定机构

每个省至少1个

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

制定涉案文物鉴定管理办法、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涉案文物鉴定机构达到35个,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拥有1个涉案文物鉴定机构。推广科技手段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达260人

文物进出境管理

完善文物进出境审核信息管理系统,推广文物身份电子标识,实现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加强协同监管,加强对自贸区、保税区的文物进出境管理服务,加大打击文物走私力度。优化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布局,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达到260人。


公布100万件以上藏品信息

全国可移动文物资源共享工程

运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字化成果,建立可移动文物资源共享机制。公布文物藏品信息达到100万件以上,向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服务。


完成50项以上行业技术标准制定

行业术语、编码及技术标准制修订

加强文物术语与编码等基础标准的制修订,加强文物数字资源采集、加工、存储、传输、交换、服务等通用标准的制修订,加强文物价值评估、风险管理、保护技术等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修订,完善标准复审制度,完成50项以上行业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30个重点科研基地

5个以上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科研建设

建成30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5个以上文物行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进入国家级研发基地序列,完善文物科技项目、科技成果和科研机构评价制度。


20项以上文物保护科技示范项目

文物保护科技

依托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和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围绕土遗址、彩塑壁画、石质文物、陶质彩绘文物、出水文物、竹木漆器、纺织品、纸质文物和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调控、馆藏文物防震、遗产地风险预控等方面,实施20项以上文物保护科技示范项目。


重大违法案件查处率100%

完善国家文物督察制度

公开曝光一批重大文物违法案件和文物安全事故,对影响恶劣的,及时约谈地方政府负责人。开展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三年整治专项行动和长城执法专项督察,重大文物违法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抽查100个县域单元

5个城市建立安保志愿队伍

文物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工程

建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执法监督管理系统,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执法监督在线巡查试点和执法终端建设试点,建设全国文物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开展不可移动文物执法遥感监测,抽查100个县域单元,对其文物消失或违法情况进行监测。推动5个文物资源密集城市建立文物安全保护志愿服务队伍,指导文物资源密集市县建立文物违法社会监督员制度。


人才培养的若干个小目标

文博人才培养“金鼎工程”

举办文物领域培训项目达到300个以上,培养各类文博人才达到1.8万人次以上;实施“以修代培”项目20个以上。实施文物行业领军人才计划,在文物重点领域培养领军人才20名以上;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培育计划,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10个以上/年;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新增文物保护修复人才700名以上;实施文博人才扶贫计划,举办贫困地区文物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班30个以上。


特别的数字

12359

举报文物违法

发挥国家文物局文物违法举报中心作用,建好用好“12359”文物违法举报热线,建立文物违法社会监督员制度,形成文物执法领域志愿服务机制。



“十三五”来了,你的小目标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