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中药 | 四子同能下气消痰,主治各有不同

 奔腾的水9dh2n8 2017-02-24

苏子、莱菔子、白芥子、葶苈子是临床常用药,其味以辛为主,归经以肺为先,其共性下气消痰,止咳平喘。适用于咳嗽痰喘,痰饮咳嗽。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代医家对四子的功用及临床使用价值,就有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四药的个性的明确认识,为临床使用这类药物提供了切实依据。

 

苏子主气



苏子(有紫苏子、白苏子两种,性味、功用相同)。味辛性温无毒,入肺、大肠经,功能“下气,消痰,润肺,宽肠”,善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药品化义》谓:“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散,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本草汇》:“苏子散气甚至捷,最能清上下诸气,定痰喘有功……”故苏子对凡因气逆、气壅、气滞而致的咳嗽、喘满、二便不通者,均可使用,


莱菔子主食



莱菔子(萝卜子),味辛,甘,性平,入肺胃经,功能“下气定喘,消食化痰”。《丹溪心法》保和丸用本品治“一切食积”。它适用于暴饮暴食,伤于脾胃而致脘腹胀满,便秘。张锡纯盛赞此药“无论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除胀满”,可见本品主食的作用,早就被认定。


 

白芥子主痰



白芥子(辣菜子)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功能利气豁痰,通络止痛。唐·孙思邈指出:白芥子“治咳嗽胸胁支满,上气多唾者”。“多唾”可见痰之多也,元.朱震亨谓:“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故凡在肢体痹痛麻木,胸胁支满及阴疽肿毒因于痰者皆可用之。明·韩矛心集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于一方,名“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即取三子之长(主气、主痰、主食),用治老人咳嗽气喘痰多胸痞,食欲不振者。


葶苈子主饮



葶苈子(分苦葶苈子和葶苈子两种,前者北方多用,后者南方多用,功用相同,味辛、苦,性寒,入肺,膀胱经。《本经》《别录》皆谓其能“通利水道”“下膀胱水”“善消水肿”。《药性论》《开宝本草》谓其能“定喘息”“除胸中痰饮”。凡水肿痰饮均可应用。正如《本草经百种录》所谓:“葶苈滑润而香,专泻肺气,肺如水源,故能泻肺即能泻水”。《伤寒论》方陷胸丸、《金匮要略》方葶苈大枣泻肺汤中均用葶苈,其逐饮之功可见一斑。



新媒体编辑 朱蕗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