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芥子的临床应用

 通润山水 2016-05-15

跟随王书臣老师抄方时,常见其化痰时径用白芥子30克,王老师认为白芥子辛温无毒,善于治疗寒痰引起的咳喘胸满,古时称其能治“皮里膜外之痰”。如三子养亲汤由莱菔子、苏子和白芥子组成,均为疏菜的种子,治老年人咳喘胸闷,因此其性较为平和。《本草新编》言其能去冷气,安五脏,逐膜膈之痰,辟鬼祟之气,消癖化疟,降息定喘,利窍明目,逐瘀止疼,俱能奏效。说明该药能消能降,能补能升,助诸补药,尤善收功,如近人不知用白芥以化痰,而频用半夏、南星以耗气,所不解也。白芥阳和汤中即用该药。《本草新编》谓善化痰涎,皮里膜外之痰无不消去,实胜于半夏、南星。半夏性燥而烁阴,南星味重而损胃。独白芥子消化痰涎,又不耗损肺、胃、肝、心之气。白芥子实不耗气,能安五脏。耗气则五脏不安矣,岂有五脏安而耗气者乎。其余消痰之药,或安肺而不安胃,或安胃而不安肺,总不如白芥子之能安五脏也。此所以实胜于各消痰之药耳。

   《用药心得十讲》:白芥子能利肺气,化寒痰、水饮,对于寒痰水饮,结聚于胸、胁、肺失宣肃,气逆下降而气喘咳逆,胸闷胁痛等症,可配合炒莱菔子、炒苏子、葶苈子、半夏、陈皮、茯苓等同用。再如《三因方》控涎丹(甘遂、大戟各3克,白芥子6克,共为细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根据具体情况增减用量)可治气喘两胁作痛。
    白芥子能祛皮里膜外、胁旁的寒痰结聚,因寒痰结滞而起肿块、皮色不变、不热、不痛、不易移动等症,此为阴疽。可用白芥子6克、肉桂3克、熟地30克、麻黄1.5克(与熟地同捣)、炮姜1.5克、鹿角胶9克、生甘草3克(阳和汤),水煎加白酒少许、服用。我曾用此方加减,治疗下肢闭塞性脉管炎,取得效果,仅供参考。胁肋处痰浊水饮停聚而咳嗽牵引胁痛、气短、甚至不能平卧,可以白芥子配瓜蒌、川椒目、半夏、陈皮、桑白皮、猪苓、茯苓、杏仁、苏子、白蒺藜、葶苈子、桂枝等同用
    苏子降气化痰。莱菔子行气消痰。白芥子温肺豁痰。葶苈子苦寒,泻肺行水,偏治痰水在胸膈。白芥子辛温,利气豁痰,偏除痰在皮里膜外、胁旁。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白芥子辛温,味厚气锐,内而逐寒痰水饮,宽利胸膈,用于咳嗽气喘,痰多不利,胸胁咯唾引痛;外而走经络,消痰结,止痹痛,除麻木。诚如《本草经疏》说:“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朱老指出:“白芥子含有脂肪油、白芥子甙、杏仁酶等成分,除作为祛痰平喘咳之剂(如三子养亲汤)外,对机体组织中不正常的渗出物之吸收,尤有殊功。”早年,朱老用白芥子、甘遂、大戟组成的古方控涎丹(又名子龙丸)治疗慢性淋巴腺炎、湿性胸膜炎、胸水、腹水、气管炎或肺炎痰涎壅盛者,以及瘰疬、流注等,有较好疗效,近二十余年,又用白芥子为主药,治疗各种结节病,取得成功。足证吾师对白芥子一药,知之甚深,此即前人所谓“屡用达药”也。

     朱老用白芥子,一般为10~15克(汤剂),最大量用至18克.无任何不良反应。阴虚火旺或无痰温水饮者忌用。

治臂痛牵引背胛,或辍或作,由荣卫循行失度,痰滞经络,或似瘫痪:真白芥子、木鳖子各三两(麸炒),没药(另研)、桂心、木香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下。(《妇人良方》白芥子散)

 

献中对白芥子功能主治进行总结如下:

【功能】: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治乳痈、乳癌、乳腺疼痛、结核、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1]
【应用】: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文献摘录:

《名医别录》: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

《本草拾遗》:主冷气。子主上气,发汗,胃膈痰冷,面目黄赤。

《日华子本草》:治风毒肿及麻痹,醋研傅之。扑损瘀血,腰痛肾冷和生姜研,微暖,涂贴。心痛,酒醋服之。

《本草纲目》:白芥子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

韩懋《医通》:凡老人苦于痰气喘嗽,胸满懒食,不可妄投燥利之药,反耗真气。懋因人求治其亲,静中处三子养亲治之,随试随效。盖白芥子白色主痰,下气宽中。紫苏子紫而主气,定喘止嗽。萝卜子白种者主食,开痞降气。各微炒研破,看所主为君。每剂不过三、四钱,用生绢袋盛入,煮汤饮之,勿煎太过,则味苦辣。若大便素实者,入蜜一匙。冬月加姜一片,尤良。

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

《本草经疏》:有温中除冷,发汗澼邪,豁痰利气之功。朱震亨云: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古方控涎丹用之,正此义尔。

简误:白芥子,味极辛,气温,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

《本草乘雅》:是以芥气归鼻,涕泪交注。经言清阳走上窍,浊阴归下窍。芥则两得之矣。主治证形,正诸阳之不走上窍,致浊阴之不归下窍耳。

《药鉴》:味大辛,气温。善开滞消痰,疗咳嗽喘急,反胃呕吐,风毒流注,四肢疼痛,尤能祛辟冷气,解肌发汗,消痰癖疟痞,除胀满极速。因其味厚气轻,故开导虽速而不甚耗气。既能除胁肋皮膜之痰,则他近处者不言可知。善调五脏,亦熨散恶气,若肿毒乳癖痰核初起,研末用醋或水调傅甚效。

《本草备要》:宣,利气豁痰。辛温入肺。通行经络,温中开胃,发汗散寒,利气豁痰,消肿止痛。痰行则肿消,气行则痛止。为未醋调敷,消痈肿。治咳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诸病。痰阻气滞。久嗽肺虚人禁用。丹溪曰: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此不能达行。古方控涎丹用之,正此义。服白芥子而仍有痰者,宜补其肾,肾足而痰自化,何疑白芥子非消膜膈之痰乎。

《本草分经》:辛温入肺。通行经络,发汗散寒,温中利气,豁痰。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者,非此不行。煎太熟则力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