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科与理科究竟有什么区别?

 凡乐仙人居 2017-02-24

   文科与理科究竟有什么区别?

                                许锡良

说起文科与理科,在中国高考文理分科的考试制度之下,三十多年来,历经高考的几代人可谓是体会深刻。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成见,那就是成绩好的,必定是理科成绩好,一般成绩不好的,才去学文科。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那是普遍的。因为,理科生可以读懂文科生的教材与资料,然而文科生望理科生畏,甚至简直是一头雾水。我读研究生时,记得有一个数学系的研究生天天跑到我们教授面前吹牛,然后毫不客气地说,我的那些东西,你们一点也不懂,而你们研究的东西我不学也能够懂几份。就是这样牛B,你不得不服气。看看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我记得我刚读初中的时候,也就是“文革”结束没几年,当时全国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这句话在当时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与认同度。当然,到90年代的时候,这句话就被改成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一个好爸爸”,这就是后来中国官二代、富二代的最早刍型了。一个时代的认识与变迁,总是通过某些流行的话语表现出来的。

为什么那时的数理化会特别牛?就是因为当时倡导“四个现代化”,倡导向科学进军,还有就是感觉什么都不如科学来得实在。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个人层面,科学才是硬功夫。还有一点,就是不同的学科中,数、理、化这些理科才是真材实料,需要很高的智商,而其他文科之类,不过是用大脑记忆背诵,如果有一个好记忆力,又肯下功夫去背诵,没有学不好的。所以,那时我们一谈及文科,那就是背。那些学理科而不学文科的学生,最充足的一个理由也是强调自己记忆力不好,所以才来学理科的。就这样,长期以来,理科需要推理,需要高智商,文科需要好的记忆力,这成为大家选择文科还是选择理科的最充足的理由。

中国的高中,早早地分成文科与理科,其实是对知识的严重割裂。是对人类知识的严重误解与偏见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不发达,传统哲学缺乏认识论,本体论,工具理性与方法论等等这些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中国人缺乏对科学精神的精准理解,有的只是一个个互相割裂的具体的学科知识,乃至近现代科学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对科学的认识仍然只有一门门具体的学科的认识,而没有整体的科学概念,以为数理化就是科学本身。其实我们划分文科还是理科,或者工科,纯粹是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的不同而已,作为学科,在本质上其实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文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主要是人文、社会,而理科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大自然,工科主要研究的是人类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改造与利用大自然的方法与工具和工程。如果一定要对他们作一个区分的是话,文科是研究人自身,研究由人组成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文科的目的是为人类的活动制定价值与意义标准,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本质上是服从文科的探索。而工科又是利用理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制造出相应的工具,打造成相应的工程,利用理科研究出来的自然规律与基本原理,来为人类造福。由此可见,无论理科,还是工科,最终是要服务于文科研究的对象,解决文科所提出来的人类本身的问题与人类社会产生的种种问题。越是发达的社会,这种情况越是显明。这也是为什么英美国家的首相与总统大多是由文科生担任的主要原因了。在美国学法律出身的人容易成为议员、州长、市长与总统之类,这正是社会本身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与思想观念,常常会决定他作出的决策与判断。理工学生如果用大自然规律与工科的方法用来应对社会的发展,肯定是要出问题的。所以,现在社会发展主要以整体的系统工程的方式出现。在这里文、理、工,不同的学科组合在一起,共同来解决一个难题。比如,三峡水库这样的工程表现上看纯粹是工科研究的范围,其实,这里涉及到了金融、财政、生态环境、军事战略、历史、文化、考古、风俗、移民安置等等问题。如果只凭水利专家拍脑袋就上马,非出问题不可。

轻视文科是一种疯狂的理性,致命的自负现象。其实文科的研究与理工一样,需要有清晰的概念,有严密的逻辑推理,有相关的论证材料,还要有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从学科发展来看,文科决不是靠记忆力就可以学好的。文科相对于理科工科来说,其实更难把握。因为,理工科的知识积累相对比较固定,比较丰富与完备,无论是基本原理,还是基本方法,都是相对稳定。无论谁都要充分尊重前人留下的那些概念、方法与原理。如果你要创造出一个新的概念,那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必然经过反复推理、论证,特别是要通过实验的反复验证,才有可能成立,才会获得同行的认可,否则,是不行的。然而,文科由于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本身,而人类的复杂性远非大自然现象可比。还因为人是有思想、有价值导向与感情的动物,还由于人类有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产物,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很难规定某一种就是唯一的,这一点与大自然界的规律的存在的唯一性不同。这一点构成了文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其实优秀的文科研究人才要比优秀的理工人才更为难得,研究的成果也更难得到认可。一旦获得认可,对世界的影响也远比理工研究成果要深远得多。大家不要忘记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文科生发起的。特别是第二次大战,希特勒就是一个三流的画家,他那狂热富有煽动性的演讲,把整个人类几乎要陷入绝境。

在西方发达国家在高中是不分文理科的。他们的课程安排是基于天赋与兴趣来决定的。通过大量可以自由选择的选修课,让学生围绕着自己的天赋与兴趣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甚至到了大学的前两年,也仍然不分具体的专业,而只有一个大的学科范围,等到学生对这些不同的专业领域都有一定的了解,才来选定自己终身研究的对象。也正是因为这样,比尔.盖茨当年在哈佛大学读法律却可以退学转而研究计算机软件,这在中国的大学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中国的法律系的学生缺乏那种知识结构。如果说美国的学校与中国的学校最大的不同所在,就是美国的学校始终是围绕着学生的天赋与兴趣特点去开设相应的课程,并且允许学生不断地选择,直到找到最适合知识的那个专业与相关的问题为止。为了解决问题,去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知识是由问题引导着去学习的,因此学习兴趣自然是很浓厚的,生动的。而中国的学生却是围绕着种种不同的考试去学习的,所学的知识是被动的静态的,知识里缺乏问题意识,学习的过程是痛苦的,枯燥的,没有学习本身的乐趣与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考出高分,进更好的学校,中国的学生极少体会到知识、思想与问题构成的乐趣。因此,中国的学校自古至今也主要靠勤奋、刻苦与自虐来完成完全没有乐趣的学习任务。学习的内容也主要是圣人之言,学习的方法就是记忆背诵,其痛苦程度是可想而知。这种背诵与记忆的学习方法仍然保留在中国的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特别是文科生学习的主要方法与方式。

我最近在网络上还看到李子先生的一段话,显然是对文科与理科的一种偏见,他是说:“自然科学的教师,不会鼓励大学低年级学生对最前端的科学问题发表看法。他只会要求学生解答习题、完成作业。而人文社科中的学生,却被鼓励大言不惭地对大师做出‘批判’。据说,这是先进的教学法。其实,你和哈耶克的知识差距,绝对大于你的理科同学和霍金的知识差距。这就是文科多出妄人的原因。”

其实,这是对文理工不同学科的极大的误解。“自然科学的教师,不会鼓励大学低年级学生对最前端的科学问题发表看法。”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发表看法,提出新问题,这恰好是所有的学科研究的要害。如果说理工科没有相应的基础就不能够继续后面的研究的话,那么文科并没有这样的知识。不读汉史的人,并不妨碍他研究清史。不读莎士比亚剧作的人,并不妨碍他研究《红楼梦》。文科的价值导向与问题意识非常明显。在研究中,文科的价值导向与信念支撑,非常重要。无论多少知识,如果没有了价值导向与信念支撑,那些知识也只是一盘散乱的鸡零狗碎而已。人的信念与价值观从哪里来?这与知识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倘若没有先验性的东西,多少知识都堆不出一个信仰,堆不出一个价值观。人文学科的复杂性就在这里。

无论什么学科,核心概念与核心问题是不可少的。一个人面对一个学科去提出问题,不必等到所有的知识都学完了才会有的,也就是说不是“一事不知,儒者之耻”,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学习的动力完全来自于发自内心的问题需要去探究,去解决。围绕着问题的探究,才去学习一些已有的知识。其实真正好的世界顶级王牌那类大学,特别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他们做出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20岁到30岁之间就提出了问题并且开始了深入的研究。比如因量子力学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海登堡,在量子力学之父玻尔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难住玻尔的难题,那时海登堡也只是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本科生,才20岁。即使是建立在严密系统的知识系统之上的理工科,也不是按照金字塔的路线一步步攀登,而是要能够发现那个领域里的前沿问题,这虽然需要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但是,更多的是能够发现那些知识之间存在的互相矛盾地方,而这很可能正是要解决的问题。当年年轻的爱因斯坦正是20岁出头的时候发现了牛顿第二定律,即加速度定律与麦克斯韦方程之间是互相矛盾的。

麦克斯韦方程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的通用性,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应用。在此以前所有的电磁定律都可由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出来,许多从前没能解决的未知数也能从方程推导过程中寻出答案。

这些新成果中最重要的是由麦克斯韦自己推导出来的。根据他的方程可以证明出电磁场的周期振荡的存在。这种振荡叫电磁波,一旦发出就会通过空间向外传播。根据方程,麦克斯韦就可以表达出电磁波的速度接近300000公里(186000英里)/秒,这在宇宙中是一个常数。麦克斯韦认识到这同所测到的光速是一样的。由此他得出光本身是由电磁波构成的这一正确结论。但是,如果按照加速度定律,光电的速度就不是一个常数,如果承认光电速度是一个常数,那么牛顿加速度定律就有问题。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定律蕴藏了一个更为伟大的理论。年仅20出头,大学刚毕业没有多久的爱因斯坦发现了这个矛盾的存在。可见,理工科虽然一样要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去创见,但是,并不是学得越多越好,基础越扎实就越好。因为无论多少知识,如果缺少了发现的眼光与想像的能力,知识本身并不能够保证你有创见能力。同样,作为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的牛顿的那些伟大的成果,也都是在他30岁之前就完成的。中国人扎实的基础知识观,其实是一种传统农业文明下的知识观,是一种静态的知识观,缺乏构建的意识。在构建的这个层面,其实文科与理工科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理科认识对象不需要有价值导向与人文关怀,但是文科需要。而作为科技的工科同样也需要人文关怀,因为科技以人为本,制造出来的工具与产品,是为人服务的,不能不考虑人的多元需要与作为追求美与方便实用的人的需要。汽车技术看似是一个工科问题,其实如果作为商品,要在市场上打开局面,必须认真研究人的生活习惯与性情爱好之类。那个技术才会有恰当的用途。

理工科研究的东西是时时在变化着的。想像一下30年前的汽车技术与今天的汽车技术,简直是有天壤之别。科技差别,不要说上百年,就是10年到20年都将是巨大的差距。所以那种说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差了德国100年,差了日本60年之类的说法是极不靠谱的。一个社会,除非是完全封闭的,这种差距才是可能的,就像中国封闭的计划经济时代或者今天的北朝鲜那样关起门来搞建设,落后多少年都可以继续维持下去。但是,如果一个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市场是开放的市场,那么,差了100年或者60年的产品根本就不会有市场,也无法维持下去。这就是理工科的特性。理工科发展的逻辑几乎就是直线型的。已经出现的,就是过去时,有价值的研究就是新的发现与新的发明创造。同样的研究,别人先行一步,成果出来了,后来的研究就没有了价值。如果牛顿活在今天,他的物理水平还不及今天的高中生,他的数学水平也就是相当于大学数学专业一年级的水平,他的天文学水平也就是一个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如果把他的关于宗教伦理的论述拿出来,摆到牛津、剑桥、哈佛的博士课堂上,可能仍然是很有价值的,仍然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东西。这就是文科与理科不同的地方。人们对大自然的探究是日新月异的,永无止境的,各种发明创造也在不断地更新着,可谓是瞬息万变之中。可是,人性中,人类社会中的一些东西却是永恒不变的。比如关于生命的意义问题,比如人性中的善恶问题,比如婚姻爱情问题,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比如同性恋这个最近炒得火热的话题也是人类古老的问题,虽然每个时代都有,可是,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始终是在变化着的,对这个问题的法律也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人文学科的东西,不存在因时代变化而变得落后的问题,至今二千年前的孔子说过的话仍然有不少信众,苏格拉底探讨的领域仍然十分热门,而耶稣基督更是成为亿万人信仰的对象。二千多年前的古典文学作品仍然十分流行,因为作品里有人类永恒的价值。一个人要接受完整教育,就应该文理工兼通。虽然他可以精通某个领域,但是,作为人类知识的整体性,一个文科生应该有丰富的理工常识,一个理工生应该有一定的文史常识与起码的文学素养,有着对人性的起码关怀。文科生对理工科一无所知,就会思辨能力不足,缺乏最基本的自然常识,因此,常常妖言惑众,迷信横行。而理工生缺乏文史常识,缺乏起码的人性关怀,也常常会变成冷酷的工具,成为一个有知识而无人性的杀手。

2015625日星期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