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语趣】“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是如何炼成的?

 ukodoc 2017-02-24


双语趣

拿新闻与语言找乐儿!


作者: 刘伟

96岁的翻译大家许渊冲因为做客央视《朗读者》节目而圈粉无数,不少网友甚至大呼“在遇到他之前竟不知道英文的古诗这么美”!


许渊冲自况“诗译英法唯一人”,并曾夺得翻译界最高奖“北极光奖”,如此高明的译术,他是如何炼成的?他又曾创造过哪些读者无法忘却的经典译文?


本期双语趣,我们一起探寻许老的翻译之美!

许渊冲做客《朗读者》视频截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虽入耄耋之年,可谈起翻译,许渊冲还是兴奋不已,甚至在近期的《朗读者》节目中告诉观众,如果能活到100岁,他要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


翻译对别人可能是苦差事,但却是许渊冲最大的人生乐趣,为此他的狂热胜过年轻人,每天坚持翻译至凌晨。他说,这是偷英国诗人托马斯·摩尔的:The best of all ways(一切办法中最好的办法)to lengthen our days(延长我们的白天)is to steal some hours from the night(从夜晚偷几点钟)。


许渊冲曾在采访中讲述过他是如何愉快地走上翻译之路的。


在西南联大读书时,他曾与杨振宁同门学英文,他称“他是天才且勤奋,我是天才不如他,勤奋也不如他。但我是没有兴趣则学不好,一旦有了兴趣便谁也比不上我”。


许渊冲在读自己的译文。 截图自央视网


许渊冲在学习外语的路上兢兢业业,曾经考出俄文99分,法文100分的成绩,他认为是兴趣让他能记住该记住的知识,而且可以学以致用。


上大一的时候,他看到一张英文报纸,上面有一句话说:“英国的士兵在前方面对硝烟,后方的女士却还在涂脂抹粉”。他记住了这句话,后来将其用于翻译毛泽东诗词里的“不爱红装爱武装”。“红装”与“武装”相对应,他把“红装”译为“powder the face”,把“武装”译为“face the powder”,正好表现了原文的“红—武”相对和“装”的重复。


Most Chinese daughters have a desire strong,

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powder the face.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许渊冲的一张名片上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另一张名片上印着“不是院士胜院士,遗欧赠美千首诗”,因此常被人评价“自负”。他自己并不认同,他认为这叫自信,一种文化自信,这恰恰是中国人缺乏的,但须知“全世界没有一个外国人出版过中外互译的文学名著,中国却有不少既能外译中又能中译外的翻译家。”


许渊冲的自信恰恰源自对于译文的孜孜追求和推敲。上世纪70年代钱钟书受命翻译毛泽东诗选,许渊冲把他对毛泽东诗词的翻译邮寄给钱钟书看,钱钟书说许渊冲的成就很高,说他是带着音韵和节奏镣铐跳舞。


译道他独行


许渊冲曾说:“我过去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现在也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将来还要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在翻译这条路上,他确实是走了一条独创的路,他强调对翻译的“再创造”。


翻译界很多人仍然遵循着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原则,认为译者需要严格尊重原文,不能有太大的施展空间,许渊冲却认为“在不歪曲作者意思的情况下,翻译一定要把一个民族文化的味道、精髓、灵魂体现出来”。



因此,他将鲁迅先生关于中国文学创作的“三美”论移植到翻译理论中,形成了多年来自己译诗的“三美”论:第一,意美,译诗要和原诗保持同样的意义,以意动人;第二,音美,译诗要和原诗保持同样悦耳的韵律;第三,形美,译诗要和原诗保持同样的形式(长短、对仗)等。


但是非文学翻译尚且好说,对于古诗词翻译,外文中经常找不到对等词可以选择,因此为了追求译语的最佳表述,许渊冲又提出了“信、达、优”,“优”就是要“扬长避短,发挥译语的语言优势”。


许渊冲作品书影


例如《诗经·小雅·采薇》中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许渊冲看到前人将 “依依”译成“softly sway (微微摇摆)”,把“霏霏”译成“fly (飞扬)”,总觉得“在辞藻意境上同散文没有区别”,因此他自己翻译时,是这样处理的:When I left there, Willows shed tear. I come back now, Snow bends the bough. 


翻译诗词的难处在于炼字,这几句诗的翻译体现了许渊冲的功力:意境上,杨柳和雪都用了拟人手法,韵律上每两句压住一个韵脚,甚至在文字上也做到了近乎字数相对,工整程度几乎到达苛刻的程度。


许渊冲作品选


许渊冲翻译作品很多,仅古诗词一项就有上千首之多,可谓著作等身。以下选取的作品均来自海豚出版社出版的《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纯属双语君的个人品味:


关雎

Cooing And Wooing


关关雎鸠,

By riverside are cooing


在河之洲。

A pair of turtledoves;


窈窕淑女,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君子好逑。

A fair maiden he loves.


参差荇菜,

Water flows left and right


左右流之。

Of cress long here, short there;


窈窕淑女,

The youth yearns day and night


寤寐求之。

For the good maiden fair.


求之不得,

His yearning grows so strong,


寤寐思服。

He can not fall asleep,


悠哉悠哉,

But tosses all night long,


辗转反侧。

So deep in love, so deep!


参差荇菜,

Now gather left and right


左右采之。

Cress long or short and tender!


窈窕淑女,

O lute, play music bright


琴瑟友之。

For the bride sweet and slender!


参差荇菜,

Feast friends at left and right


左右芼之。

On cress cooked till tender!


窈窕淑女,

O bells and drums, delight


钟鼓乐之。

The bride so sweet and slender!



静夜思

A TRANQUIL NIGHT


李白

Li Bai


床前明月光,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night


疑是地上霜。

Can it be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举头望明月,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低头思故乡。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观书有感

THE BOOK


朱熹

Zhu Xi


半亩方塘一鉴开,

There lies a glassy oblong pool,


天光云影共徘徊。

Where light and shade pursue their course.


问渠哪得清如许?

How can it be so clear and cool?


为有源头活水来。

For water fresh comes from its source.


秋思

AUTUMN THOUGHTS


马致远

Ma Zhiyuan


枯藤老树昏鸦,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evening crows;


小桥流水人家。

Under a small bridge near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


古道西风瘦马,

On ancient road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goes.


夕阳西下,

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


断肠人在天涯。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别董大

FAREWELL TO A LUTIST


高适

Gao Shi


千里黄云白日曛,

Yellow clouds spread for miles and miles have veiled the day,


北风吹雁雪纷纷。

The north wind blows down snow and wild geese fly away.


莫愁前路无知己,

Fear not you’ve no admirers as you go along!


天下谁人不识君。

There is no connoisseur on earth but loves your song.



登乐游原

ON THE PLAIN OF TOMBS


李商隐

Li Shangyin


向晚意不适,

At dusk my heart is filled with glooms;


驱车登古原。

I drive my cab to ancient tomb.


夕阳无限好,

The setting sun seems so sublime.


只是近黄昏。

But it is near its dying time.  


栏目主持人:熊二              

后台:大伯

来稿、合作事宜,请发邮件至wobaodao@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