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

 汉青的马甲 2017-02-24



近一周,我和刘先生都在为一件事情发愁:结婚定不到酒店了。

 

对于举办婚礼这件事情,我们俩潜意识里觉得在老家有父母操心,到时候,我们人去就可以。所以我们两个人,休了婚嫁,刘先生又请了2天假,去斯里兰卡玩了十几天,就等五一假期回家结婚。

 

2月中旬,婆婆打电话,说酒店没订上,原来五一那天是农历四月初六,结婚的特别多,人家都提前半年就预定了。过年期间,婆婆一直告诉我,就定家门口那家酒店,外观虽然普通,里面装修还不错。

 

问题是这家酒店,公公前一天去预定没有交定金,第二天去交定金,已经被订走了。酒店开门做生意,以谁家先交定金为准。

 

然后,婆婆问了一圈看得过去的酒店,全部预定满了,有一家酒店的分店可以,但分店的外观很差,就像小超市,旁边是建材市场,相当简陋。因为没有现场去看过,就让刘先生的二姐去看了看,二姐觉得这家真不适合办婚礼。

 

知道这件事情后,我真的非常着急上火,很生气。人在情绪上很不理智,打电话把刘先生骂了一顿,然后自己在家里哭了2场。



我为什么如此生气?我认为刘先生家不重视这件事情,连酒店都不提前预定好,按我们老家的习俗,找酒店不属于我的问题。这结婚都不重视,那以后更不重视了。

 

我怨气丛生,但坚决不妥协,不过理智告诉我,不能自己去和刘先生家沟通,这样矛盾就激化了。

 

但是,我还是越想越生气,越想越委屈,又拿起电话打给刘先生:“你一定要帮我找个中等差不多的酒店,要不然这事你让我留下不美好的回忆,我会抱怨你一辈子,以后,你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晚上回到家,刘先生说被我搅得一天都没怎么好好工作,只能第二天早去、晚上加班搞定了。这个时候的我,已经没有脑子了,谁管你还上班呀?

 

情绪过激,必有原因,这时我脑子里竟然一闪过埃利斯关于情绪的诱因ABC公式,在过往,我已经做过N次情绪方面的训练了。

 

你的坏情绪是怎么来的?

 

人不是天生有坏情绪的。

 

A代表日常遇见的人或事情,比如我遇到的结婚定不上酒店这件事情。

 

C代表在A的情形下你的感觉和行为。我感觉定不上酒店,是因为刘先生家不重视这件事情,我特委屈、生气,进而开始骂刘先生,自己哭。

 

真的是A导致了C吗?不是的,在A和C之间,有一个B——就是我们对具体发生的人或事的思考、判断。

 


这样我就明白,不是A事件一定会产生C的结果,A本身不会导致C,而是B导致了C,A只是诱因。

 

既然问题已经发生了,那就想办法解决吧。我俩迅速找到一个可以指望的人,那就是二姐,她情商很高,朋友也很多。我就给她打电话,我们采取地毯式搜索,她在县城参加过很多婚礼,知道哪家酒店好,开始一家家问。

 

她通过朋友找到我们当地最好的酒店的投资人,人家可以把天台给我们办婚礼,二姐:“如果那天天气不好怎么办?”

 

酒店工作人员又和其他预定酒店的人协商,给我们腾出来两个连在一起的小厅(以防天气不好时用)。这件事情沟通了2天才解决,但还有一个变数:这是政府对口酒店,万一有会议或其他安排,我们的预定就不作数了。可五一的话,这样的可能性比较小。

 

同时,我给爸爸打电话,爸爸也找人给这家酒店打招呼了,酒店经理开玩笑:“妹妹你放心,已经跟2个朋友说了,我会尽力办的。”

 

在小地方,我不得不感慨人情第一位,我打电话,人家告诉我都被预定了,也不理我了。而二姐找了投资人,就有第三种解决方案了。

 

更幸运的是,公公去一家酒店吃喜面,大家开玩笑:“四哥(公公排行)这家酒店真不错,老三(刘先生)办婚礼就在这里呗。”

 

公公也觉得酒店不错,就去前台问了几句,人家说询问的特别多,有2家还在犹豫,如果你今天能够交定金,我们就给你。

 

公公第一时间给我们打电话,我又给一个同学电话,问这个酒店怎么样?“这个酒店的老板是我朋友,他原来开宾馆的,自己的地,专门盖的针对婚礼的酒店,装修很好,很多人还不知道这家呢。”

 

就这样,我们定下了这个酒店,我看了照片,也特别满意,比原来那个酒店酒席便宜300块钱,一桌598或698元,住宿条件也不错,同学来了可以住了,很方便。



这件事情最初发生的时候,我怪刘先生,婆婆怪公公不交定金,抱怨公公几天了。婆婆还打电话把刘先生训了一顿,嫌他非要像他大哥一样提前休婚嫁,然后赶在五一假期结婚这么多的时候办婚礼,一点都不重视。

 

还好大家的大方向还是对的,经过这几天,大家共同努力,这件事情就这样解决了。如果我只是停留在情绪里,怪这个,怪那个,抱怨公婆不好,就算这件事情最终解决了,感情也伤害了,自己不好过,家人更难过。

 

偶尔的情绪失控不是问题,如果情绪总是失控,生活就乱糟糟了。去年,我买房,经济压力很大,脾气暴躁,弟弟蛋蛋陪我看房子,因为一件其他小事,我对蛋蛋发脾气,他生气我自己压力大,他好心陪我,我还不知好人心。

 

然后,我俩吵起来,完全失去理智,他觉得对我那么好,帮我做饭、打扫卫生,而我觉得我也对他那么好,在上海住我的,吃我的。然后,我们俩还分别给爸妈打电话,指责对方,结果爸妈特别担心。

 

我们两个开始纠结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都在发泄情绪,完全忘记解决问题这回事,还把爸妈牵扯进来。

 

加上蛋蛋那段时间刚辞职准备换工作,很不顺利,就这样,他一气之下就离开上海回老家随便找了一份工作。

 

我俩就冷战了,一个月谁也不理谁。冷静下来,我感觉自己做得很不对,就给他打电话道歉。我俩敞开心扉好好谈了谈,他又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事业,离开随便找的工作,认真选择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如果总是用这种负面情绪来思考问题,长久下来就会陷入很多非理性的人生信条中,比如,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无法忍受在重要任务上失败;人和事都应该朝着自己要的方向发展;这些坏人坏事就不应该存在,真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

 

情绪就像炸弹,威力很大,波及面也广。如果每个人都如此,大家互相指责,踢皮球,问题得不到解决,个人也不会进步。就拿办婚礼这件事情,每个人多少都会遇到一些问题,甚至闹崩的也很多。夏苏末跟我讲她同学结婚前一天,丈母娘临时要钻戒,要不然不结婚;第二天去迎亲,丈母娘问很多刁钻问题,同学很生气,扭头就走了,这婚不结了。

 

情绪这件事,改变需要大量的练习。第一步:反思自己的C(感觉和行为);认真看自己的B是怎么弄成了C的样子;如何反击和对抗自己的非理性思考方式;用什么样更好选择来替代非理性思维。

 

讲真,生活真的挺难的,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苦恼。自从做“遇见小mi”以来,后台我总会收到各种类似的留言:

 

1 我很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好,现在的工作不喜欢……

2 怎样才能判断一个人爱不爱你?

3 这个家我待不下去了,婆婆总是干涉我们,老公还总向着他妈说话……

4 父母想让我回老家,但我不想,我害怕回去就过上一成不变的生活……

5 我该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事业吗?

6 我总是有很多想法,但是没有一件事情坚持下去,到现在快30了还是一事无成,该怎么办?

7 怎样拒绝别人?有个同事总是让我替他做这做那,我一点都不想做,但又不好意思拒绝。

………

 

说实话,这些留言我并不能每条都很详尽的处理,一是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只能简短的回复几句,二是每个人的经历不尽相同,几句描述也说不清楚。

 

从A到B有很多种可能,每种可能都是你的独特性,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或方法可以永远有效。处理了这么多困惑的留言,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真的对自己了解太少,对人性、对亲密关系的把握太过局限,才总是在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



了解自己是生活的第一步。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的问过自己:我苦苦追求的那些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我对她(他)的方式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成长是一个伴随一生的动作,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打不开的心结、解不开的困惑。这些负能量会极大地消耗我们,朋友家人说多了会烦,专业人士收费且不好预约,自己又不能一直压抑着,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会管理自己。我们不能一遇到问题就去直接求助别人,应该学着自己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需要经历一些事情,来想清楚一些事,来规划一些方向。人的心境每一个阶段都会发生变化,如同河流冲刷掉每一个脚步。

 

这中间很重要一个环节,就是有坚定的信念,这些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需要理论+实践。这些理论就需要阅读好的书籍获得,实践就是正确的训练方法。

 

对于成年人来说,成长已不再是生理的变化,更多的是心理的变化。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怎能少了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灵呢?



从2016年开始,我和小风就一直思考,想做一件有意义,大家真正受益的事情。

 

2017年,我们成立「心驿社读书会」,专注做心理学书籍的读书会。希望给那个瘪瘪的小小的“心理我”一些浇灌,让脆弱的、迷茫的你变得坚强、清晰,让健康的你变得更立体、更丰富。

 

心驿社读书会每年精选24本实用型心理自助书籍,帮助大家一起学习更深入地了解认识自己,学会处理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读书会书目以国外临床心理学家著作为主,每本书都有作者大量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的支撑。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心理更健康,情绪更稳定的人,如果你想在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放弃,如果想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精力,采用更好的方式和家人沟通,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自己,获得更多生活的控制感。总之,如果你是个注重自我成长的人,请加入我们。我们将用一年的时间,从心理自助书籍中找寻自己的解决之路。



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我们改变不了他人,但可以改变自己、影响他人。你怎样,你的世界就怎样。

 

 一、参加读书会你可以获得什么? 

(1) 每月带领大家读两本实用类心理自助书籍,共计6本,同时要求每个人每本书写1篇书评。


(2) 每周带领大家进行1—2个实用心理技巧练习,根据当月所读书籍确定,做到读有所用。


(3) 读书会实行小组PK制,参与各项活动和练习,每个人实现优势发挥和自我管理体验


(4) 加入读书会即是加入一个心理成长小组,这是有陪伴有督导的团体学习,链接是最好的社交成长方式


(5) 读书期间会进行相应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所以不用担心书读不懂。



 二、关于读书会招募方式 

季度读书会

读书会分为春夏秋冬4期,第一期季度读书会时间为3月1日—5月31日。季度读书会费用398元/季

 

年度读书会

年度读书会需要一个季度坚持完成后才能报名,报名后我们将再进行筛选。年度读书会费用为1098元/年。(已缴纳第一期费用的成员只需要补齐剩下费用即可)

 

为什么要区分季度读书会与年度读书会?

 

(1)鉴于很多人心理学常识的欠缺和个人坚持的差异性,三个月用来接触和适应是比较合理的时间安排。三个月结束,我们双方都可以进行评估,合适的继续参加,不合适的终止,避免时间、金钱的浪费。

 

(2)读书会书单都是精心筛选,具有关联性和成长性。只有前面的基础打好了,后面的书才能更好的理解吸收,所以必须经过季度的筛选进入年度读书会。


报名截止时间:3月1日

读书会开始时间:3月1号

 


 三、报名方式 



(1)微信支付


(2)支付宝付款

支付宝账号:17685511823


付款后,请加微信kerryde2010

验证暗号:心驿社读书会已付款+付款截图

读书会开始前统一拉群


四、温馨提醒


 读书会书籍只专注做心理主题,不做其他类型书籍的阅读。


 不提供书籍,提前公布书单,需自行购买纸质书或电子书。


 活动历时相对较长,正式开始后概不退费,付款不要冲动。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