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重新上一遍幼儿园,能解决所有育儿难题 | 豆爸读书会

 亲子学乐 2021-12-30
文/编辑:豆爸读书会
全文音频

欢迎来到豆爸读书会,每周四在亲子学乐公众号首发更新。
之前听说过一句话——“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孩子的内心总是敏感的,有时一个冷漠的眼神就足以在孩子的心里捅一个洞,并且这个洞可能历尽一生的时间也无法补好。确实是这样的,每一个痛苦的成年人,都会有一段难言的过往。
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并不会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消失。不过没关系,这些一直住在我们心里的痛苦其实就和我们年轻时不穿秋裤冻出的关节炎一样,是实实在在的病,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我们也有很多方法可以治好这些心病。比如,当我们开始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并试着了解它出现的原因时,我们的自我疗愈就已经开始了。
《重新长大》就是一本讲述人们自我疗愈的书,在这本书里存在着一个成人幼儿园,顾名思义,就是成年人上的幼儿园,每一个成年人都可以在幼儿园里尽情地做个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在这个幼儿园里,大家人人平等,充满着尊重和爱。书中为我们讲述了十个成年人在幼儿园中自我疗愈的过程,大家重新面对过去,拥抱内心的小孩儿。
本书的作者是知乎优质创作者毛冷瞪,她也长期以作者和宝妈的身份活跃在“豆瓣”上,是一位专职作家。在她开始专职写作之后,曾去读了两年的在职心理学,她发现讲心理学的各科老师反反复复讲的都是一些孩子们的事情,原来成年人身上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在孩童时期就埋下的种子,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重新做回孩童,以全新的面貌面对这些问题。
作者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提到了一些读者给她的反馈,很多读者觉得书中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像自己,作者认为,这没有什么奇怪的。那当我们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自我疗呢?结合本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表达情绪
说到表达情绪,大概很多人身上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例如同事让你帮忙整理个文件,你自己手里的事情本来也很多,却因为不会拒绝而又多加了两个小时的班,心里委屈满满。总想着搞好同事关系才能更好的工作,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不是。
帮助别人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在不影响我们自己的情况下,否则我们只会一味的消耗自己,开始对工作甚至是生活都充满了抱怨。除了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都是如此,我们是要学会去照顾别人,但更重要的是照顾好我们自己。那些真正过得快活的人,是敢于拒绝别人,敢于表达自己情绪的人
不会拒绝人大概也是很多人身上存在的问题。《重新长大》这本书中的第一个故事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名叫许苑的全职妈妈,她就是一个即使丈夫出轨,自己也只能是默默地躺在床上失眠一整晚而不敢发出一句质问的女人。她也从没在公公婆婆抱怨她生了女儿并不断催生第二胎的时候顶撞公公婆婆。她就是这样一个把别人的情绪放在自己之上的人。
许苑之所以成为了一个这样的人是因为她有一个严格的妈妈。妈妈对她的要求很高,许苑从小就要像个小大人一样管控自己的情绪,哭闹撒娇都不行,即使是被别人抢了东西,甚至是被别人打了,都像是没有这回事一样,永远都不哭不闹,遵守纪律。就这样,一直到长大成人,许苑也总是习惯于把所有的情绪都积压在自己心里。
后来许苑认识了成人幼儿园的园长,并被邀请入园。想要解决许苑身上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让许苑重新做回小孩子,学着对朋友、对大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成人幼儿园里,园长为她和其他的“小朋友”们上了一节课,课程的主题就是我和我的情绪。其他“小朋友”宣泄自己情绪的方法都对许苑有着很大的启发。也就是在这一天,园长组织大家一起跳舞的时候,许苑努力表达出了自己的心愿,她不想跳舞。园长哈哈地笑起来,她给许苑的评价是“真棒”。
在“幼儿园”里,许苑也曾和别的“小朋友”发生过矛盾,这次她勇敢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并获得了对方的道歉。许苑就这样一点点的被治愈着,到最后,已经跟许苑离婚丈夫很真诚地问许苑能否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的时候,许苑也在沉默了很久之后,给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她不愿意。
不能说出口的拒绝,不能表达出来的情绪,无论多么微小,都会重压在心头。这些表达本应获得理解和接纳,而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洞察、理解和接纳就是开始表达的起点。
爱与尊重
也许很多人都在某一个瞬间觉得自己失去了爱别人的能力。其实,爱人的能力来源于被爱的经历,尊重别人的能力也来源于自己被尊重的经历。刚才已经讲过了许苑的故事,那我们接下来再来说说许苑的丈夫张文吧。张文一直到和许苑离婚后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有多爱许苑,也是在许苑学会向他表达自己曾在婚姻里受过的委屈时,他才特别震惊的发现有很多事情是自己从没注意到的。
离婚后张文的状态也很不好,他也来到了成人幼儿园,做起了“小朋友”。园长知道许苑和张文的事情,但她依旧在见到张文的时候问张文一个人的生活还好吗?是不是会感觉到孤独?张文觉得特别暖心,竟然还会有人关心他的感受,而不是控诉他的不道德。
园长说,张文没有考虑过自己妻子感受的原因是他的感受也从未被别人考虑过。人总是要先被爱,才能够学着去爱别人的。张文的父母在张文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张文则辗转于各个亲戚之间,受尽了白眼。他跟自己的妈妈说三姨不给他吃肉时,他的妈妈只认为是他讨人厌了。
也是从那之后,张文再也不盼着能拥有父母的关心和爱了。在成人幼儿园,张文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被爱的感觉,他可以放心地做自己,无论他是什么样的,大家都接纳他,就连许苑也对他热情照顾,他在这里也交到了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
最终,他也学会了付出无条件的爱。在许苑拒绝他的复合请求时,他欣然接受,尊重了许苑的决定。
除了张文,“幼儿园”里的其他孩子身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从清华毕业却足不出户躲在家里玩游戏的王晓杰,例如一直讨厌自己的胖姑娘于梦兰。他们都是因为缺少了父母的关爱而出现了心理问题。
幸运的是,他们都在“幼儿园”把这份缺失的爱补了回来,学会了爱别人,也学会了爱自己。爱管儿子和儿媳家事的公公最后也懂得了人人平等的道理,不再仪仗自己年龄大就认为家中的事情都要听他的。在学会了尊重别人之后,他跟儿子、儿媳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自我欣赏
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并且他们没有老师教他们怎么去做,也许爸爸妈妈真的很爱我们,但是他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并不正确。书中讲到的于梦兰的故事就是这样的。
于梦兰长得随了她的爸爸,基因决定了她很胖,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减肥,甚至是直接抽脂都没能让她保持一个正常的身材。她的妈妈一直觉得于梦兰很难嫁出去,所以当于梦兰找了一个不仅长得丑,而且还总是用胖来打击于梦兰的的男朋友时,于梦兰的妈妈觉得这是天大的幸运
在于梦兰终于忍不住爆发跟男朋友分手之后,她的妈妈还自作主张地跑去和于梦兰的男朋友道歉,并且命令于梦兰也回来道歉。于梦兰的妈妈当然是希望女儿嫁得好,过得幸福。但她光想着让孩子找个条件还不错的人成家,而忽略了女儿跟这个人在一起快不快乐
在成人幼儿园里的一节课,园长问大家最讨厌自己什么地方,于梦兰的回答是她最讨厌自己的地方就是自己讨厌自己。从小她就因为胖被妈妈数落,被同学欺负,如今又遭到了男朋友的打击,她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她问“幼儿园”里一个跟她玩的很好的朋友,为什么这些人会这样说自己?好朋友半天也没想出答案,好朋友说自己也想不明白,因为自己不是他们那样的人。
当别人在用言语攻击我们,而我们并没有做错任何事的时候,就不用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因为真正有问题的是恶语伤人的人。他们说他们的,我们努力做好自己就行了。当于梦兰认识到这点的时候她轻松多了,她也发现自己为了幼师的梦想身上已经多才多艺,她终于开始学会欣赏自己了。
除了于梦兰,书中也讲到了“幼儿园”园长蒋红安的故事,我觉得蒋园长就是一个懂得自我欣赏的人,因此她才有魄力顶着所有人都反对的声音,在十九岁就创办了一个幼儿园。
因为她在其他幼儿园工作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断臂小孩儿,这个孩子因为残疾和不好的家庭条件而被同学和老师一起欺负,正是这样,蒋红安才决定自己创办一家幼儿园,创办幼儿园的初衷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受到平等的、充满爱的教育。她也因为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忽略了家庭,而拥有了两段失败的婚姻。她也自嘲过一个女人,事业成功,家庭失败,这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但我想,在她看见自己曾经的学生,也就是那个断臂小孩儿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创业者,并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称自己在幼儿园就受过高等教育的时候,她的心中就已经有了答案。
我们每个人都很难摆脱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定义,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自我欣赏,我们要足够的坚定有力,听从自己的内心,为理想奋斗,为自己而活。
读完这几个故事,也许你已经从他们的经历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虽然我们无法回到小时候去抚平当时留下的伤痕,但我们能做的事情依然很多。我们可以向外界寻求帮助,可以勇敢表达自己,更可以理解和爱自己。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信任,足以让我们拥有勇气去应对来自过去和未来的挑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