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名家| 尹科伟:隐于市,笔墨寄情山水间

 cxag 2017-02-25

尹科伟

1978年生于绍兴兰亭

职业画家

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与创作高研班

绍兴市越城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绍兴画院秘书长

曾在杭州、绍兴举办“水墨芳菲——尹科伟花鸟画展”

出版《水墨造境尹科伟作品集》

落纸烟云,是画家何水法先生对尹科伟作品的评价,尹科伟的画中体现的水墨艺术,或明快纯净,或深沉含蓄,或清新淡雅,墨色的层次丰富,用墨勾勒出画面虚实动静,意境十足,让每一张画,都仿佛拥有生命。


引荐的老师告诉我,目前绍兴,这样画的,只有尹科伟一人。


尹科伟出生于兰亭,生为兰渚山下人,也大概因为如此,浓厚的人物情怀和自然的风景深深影响了他的童年,文人雅士的意趣也在此萌芽。工作后,尹科伟总是利用一切机会,摆脱闹事嘈杂,回归到家乡的山涧幽径,内心的神往,往往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记者对尹科伟的采访——


记者:对于画画的启蒙,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尹科伟:我出生于七十年代末,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画画,但那个时候不比现在,孩子喜欢家长有条件送孩子去学,只是在美术课的时候,对着课本临摹一下而已,美术课就是我最喜欢的课。课余会拿纸涂鸦,天地万物都能为我所用,每逢学校橱窗有我的画展出,高兴得不得了。但之前都是自己玩闹,读了师范之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美术。

记者:您师范就是美术专业么?

尹科伟:我们当时的师范不像现在这样分得那么细,所有科目都要学,语数外音美体,都得会,但大家也都会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去钻研,喜欢体育的每天在操场挥洒,喜欢音乐的就泡在琴房,我喜欢画画,就和喜欢画画的同学一起呆在画室。

记者:您当时师从于谁,画什么?

尹科伟:我的恩师张万琪,也是非常了不起的画家,我们学画画也是什么都学,学国画,学西画,我自己比较喜欢画国画。

记者:听说您原来是体制内的?

尹科伟:没错,我师范毕业以后,在学校教美术,后来又去了其他系统,现在辞职专心画画。

记者:能说说原因么?

尹科伟:我很向往闲云野鹤的生活,这是在体质内很难得到的生活,所以当时还在学校的时候,就有辞职念头,但家人并不是很支持,因为在外人眼里,这是一件比较不可思议的事情吧。我既要尊重自己的感受,也要考虑家人的意见,那我折中一下,换个环境,有机会又去了其他系统,但也摆脱不了工作的束缚,依然在体制内。过了几年,我还是选择了辞职,一是繁琐的牵绊太多,二是这一次辞职,条件成熟了不少,家里人也尊重了我的选择。我记得当时儿子跟我说,他在学校的问卷调查中,给我选择了自由职业者,回来跟我讲的时候,我欣然回答说:好啊,我就是自由职业者了。从那一刻起,我真正进入了新的状态。

记者:新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尹科伟:有时间去琢磨自己喜欢的事情,写生、创作,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学习,闲坐、自驾,过上了一直向往的闲云野鹤的生活。

记者:我们聊一下您的作品吧,非常特别,像是墨水一层层,由浅至深叠加上来。

尹科伟:是的,这是积墨法,我喜欢用这种方法去表达我的想法,在墨的深浅中,营造出画的意境。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尝试这样的画法?

尹科伟:以前教孩子的画画,就是花鸟为主,平常自己画的时候,也跳不出这样的格局。辞职以后,开始钻研作画,对于画家来说,在作品展中,能否让人看到新意,有个人想法,或者能让人在那么多画中,让人能多看一会儿,就是一种对作品的肯定,我这样的画,大概画了四五年了。中间出过画册,举办过个人画展,也参加过一些联展,当然从现在的眼光看以前的作品,依然有很多不足。

记者:我注意到您的许多作品中,在山水间都会有一些小人,有些虽然没有刻画五官,但我能读懂他。

尹科伟:画画的时候,其实并不一定需要去刻画人的面部表情,重在写意,比如表现一个老人,我会给他画上拐杖,在画画的时候,我喜欢用简单的形,去刻画神。有一个时期,很多山水画中,都会有一个看上去非常简单的屋子,透过窗户,有人、有书、有茶,这是我一直追求的一种状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记者:我注意到您有些水墨画,有些用色非常大胆,在水墨画中,墨是否也非常讲究?

尹科伟:我现在正在尝试用大胆的色彩来丰富我的作品。在水墨画中,不仅是墨讲究,纸也非常讲究。手工宣纸,安徽泾县为佳,我会去那里寻找好的宣纸,宣纸像酒,越陈越好,很多画家,买来宣纸后,放几年,再来用。墨也是,所以要去淘老墨条。研墨的时候,是让我觉得思绪最放松的时候,创作灵感也是源源不断涌现,墨由浅到深,这个过程让我非常享受。

记者:您在画画的时候会去坚持一些自己的东西么?

尹科伟:会,我觉得不少做艺术的人,都会有一些偏执和任性,一开始尝试积墨画的时候,有一些朋友劝我,是否可以改变一些画风,画的“甜”一点,去迎合一下市场,想了很久,还是去坚持自己的主张。

记者:您会有倦怠期么?

尹科伟:会有,这个时候会去外面走走,找点灵感,饱览大好河山。

记者:您接下去有什么样的安排?

尹科伟:继续学习、创作,一如既往。


作品展






《生活周报》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