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基础知识(4)谈书法“创新”

 窅宸轩主 2017-02-25

谈书法“创新”

一切“创新”,若不与传统联系,则是无源之水,事实证明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创新”本身也是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如果用言词表述,它大致包含以以下几个方面;一、在书法的形质,即用笔结体、章法上进行了突破:二,在审美意象中给人以新的感受;三作品必须具备艺术生命力。前两种似乎容易理解。第三条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对目前来讲,则是更应该强调的因素。现在很有一些在用笔、用墨章法上大胆突破的作品,名曰“创新”,也给了人以新的感受,但它们是否有生命力,则就很难说了。“创新”很容易愚弄人,在思路上一直想创新的人,未必不正确,但往往忽视了书法艺术  的一个规律:任何书法的“创新”,在实际的行程中,都是以对传统的复归而实现的,这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真理。意大利的  “文艺复兴”从古希腊罗马艺术中寻到了源泉。

清中晚期以至吴昌硕、于右任这些大家,都是对碑学的复兴中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的。历代书家莫不如此:王羲之初学卫夫人,后北游名山大川,尽观名碑,从而悟出新体;米芾三十岁前“集古字”,遍临名碑法帖后自成一家;王铎作书,一天临帖,一天创作,对古代书作的继承,不敢稍有所离;何绍基论及郑板桥时说“板桥字仿山谷,间以兰竹意致,尤为别趣。山谷草法源于怀素素师得法于张长史,其妙处在不见起止之痕。所以“创新”不能是一种简单的丢弃后的“再创造”此仅仅学了些皮毛的“书家”,既不懂书法艺术本质,又不习古  代名碑法帖,任笔为体,聚墨成形,有胆无功,一任挥洒,着实痛快,然亦堕入魔道“创新”是扬弃,是复归后的新生。两个字可以概括:一曰“临”,对传统要打进去;二日“出”,然后  再跳出来。这便是“创新”的实质与全过程所以,历史上的伟大书家,无不是真正的“创新”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