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性关节炎,传统中医疗效佳!

 水木年华138 2017-02-25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其多有遗传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

痛风性关节炎,传统中医疗效佳!

痛风性关节炎证属湿浊痹阻,治以利湿化浊,通络止痛。

关某,男,53岁,商人。2012年11月01日初诊。

主诉:双足关节反复肿痛10年,加重5天。

初诊:患者有痛风病史10年,饮酒及进食海鲜类或肉类食物后常交替出现双足第一陌趾关节肿痛,因未控制饮食而致病情常反复发作。5天前因饮酒后症状加重,2天前在当地医院查血尿酸521umo1/L,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给予口服秋水仙碱,服药两次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遂停止用药。现症:双足第一趾关节肿胀疼痛,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腹胀,纳差,大便不畅。

痛风性关节炎,传统中医疗效佳!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病史10年余,间断口服降压、调脂、降糖药物。

体格检查:Bp140/95mmHg。双足第一蹈趾关节肿大畸形,活动受限,局部皮色暗红,皮温偏高,舌暗红,苔白腻,脉滑。

辅助检查:ESR 25mm/h,双足X线片示未见骨质异常。

辨病辨证分析:患者因长期饮食不节,喜食酒类或肥甘厚味,损伤脾胃,中焦运化失职,湿浊内生,外注皮肉关节而发病,湿邪内聚,郁久生热,使双足关节肿胀疼痛。神疲乏力,腹胀,纳差,苔白腻,脉滑,乃湿浊内阻之症。脾失健运,湿停胃肠,气机不利,故大便不畅。舌暗红,苔白腻,脉滑乃湿浊瘀血阻滞之象。

痛风性关节炎,传统中医疗效佳!

诊断:痹证(痛风性关节炎)。

证候:湿浊痹阻。

治则:利湿化浊,通络止痛。

方名:健脾化湿方加味。

处方:白术15g,茯苓15g,苍术12g,生薏苡仁30g,黄柏10g,滑石15g,姜半夏10g,当归10g,威灵仙15g,川牛膝15g,通草10g。水煎服,日1剂,服6剂。

二诊(2012年11月08日):服上方后双足关节肿痛减轻,身体困重消失,食纳好转,舌暗红,苔白略腻,脉细。上方去通草,加党参15g,杜仲15g。水煎服,日1剂,服6剂。

三诊(2012年11月15日):双足关节疼痛肿胀基本消失,复查血尿酸380umo1/L,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继服。水煎服,日1剂,服6剂,以巩固疗效。嘱患者低嘌呤饮食,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痛风性关节炎,传统中医疗效佳!

按:吉老师认为,痛风发病过程,是脾肾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天后天相互滋养,脾气强盛,肾精充实,方能骨肉强健,关节灵活,御邪于外。在水液代谢方面,脾、肾相互协调,若脾失健运,水液不能正常运化、输布;肾失气化,浊气不降,则致痰浊内生,凝滞四末关节,引发痛风。“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脾肾二脏之间存在着“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的关系。痛风的脏腑功能失调在早期表现为脾胃功能失调,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而在晚期,脾病及肾,湿浊下注伤肾,脾肾俱损。故脾虚不仅与痛风的发病有关,而且也是痛风病情转机的关键。湿热之源责之于脾胃,治内湿必先理脾,脾土健运,始能渗湿,燥湿健脾法可理其脾胃,去其湿滞,脾胃得健清升浊降。故先生自创健脾化湿方治疗痛风,通过扶正促进脾胃运化功能,使湿邪去而病体安。在本方中用川牛膝以补肾活血,加强利湿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