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女子头饰

 偈飞 2017-02-25
笄[jī]、簪[zān]、钗[chāi]、华胜[huā shèng]、步摇[bù yáo]、篦[bì]、钿[diàn]

笄[jī]
古女子用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在古代,中国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也称“笄年”、结发,用笄贯之。

簪[zān]
由笄发展而来,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多加以珠宝装饰。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

钗[chāi]
由两股簪子合成,有金钗,玉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它造型的发钿,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裙钗(旧指妇女,亦称“钗裙”)。钗是由我国的铁尺在16世纪末传至硫球后由硫球人改进而成的。

华胜[huā shèng]
古女子的一种花形首饰。为华丽的首饰,华丽的头饰。

步摇[bù yáo]
古女子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材料主要有金、银、玉、玛瑙等。

花钗[huā chāi]

篦[bì]
一种密齿梳,亦称篦栉、篦子、篦梳。

钿花[diàn huā]
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

另:
花钿,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蔽于脸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还有一种在面颊贴花钿的化妆术,称为面靥[yè]或笑靥。相传三国时,吴太子孙酒后月下舞水晶如意,失手打伤了宠姬邓夫人的脸颊,太医用白獭髓调和琥珀给邓夫人治伤,伤愈之后脸上留下斑斑红点,孙和反而觉得邓夫人这样更为娇媚,很快宫廷、民间就兴起了丹脂点颊,而且流传到后世。梁简文帝诗:“分妆开浅靥,绕脸傅斜红。”即在形容这种妆饰,诗中的斜红是一种和面靥配套的面饰。面靥在唐朝时依然风行,高承《事物纪原》中记载:“远世妇人喜作粉靥,如月形,如钱样,又或以朱若燕脂点者,唐人亦尚之。”从南薰殿旧藏的几位宋代皇后像中可知面贴花钿在宋代犹有余风。


另参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