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满族妇女的特殊发饰——扁方

 虚无的图书馆 2022-04-28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最后阶段。随着朝代的演变,清代满族女子的首饰丰富多样。

在继承历代首饰的同时,也根据民族的梳妆特点,创造出与之相应的首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有扁方这类头饰。
扁方——清朝满族妇女梳“两把头”的重要发饰,作用与发簪很相似,不能弯折。扁方来源于汉族人所使用的发簪,用于固定头发,也称“满洲大簪”或“扁簪”。

图片

清代女子旧照


扁方,也称扁簪,其形如尺状,平直如“一”字,一端形似书画的卷轴,另一端呈半圆形,是清代满族女子用来固定发型的一种独特的头饰。

满清贵族妇女用的扁方从质地到样式都十分精美,在扁方仅一尺长的窄面上,透雕出的花草虫鸟、瓜果、亭台楼阁等图案。有的还镌刻各种吉祥图案,常见的图案有“双喜临门”“福在眼前”“寿比南山”“事事如意”“一统万年”等,表达了佩戴者的美好愿望。
 

图片

金镂空蝠寿扁方

满族人的发式与头饰都和汉族有所区别。清代早期,满族儿童的发式造型是把四周头发剃去,只留颅后发,编成辫。女子成年后开始蓄发,待婚后绾发插簪。清朝入关后,宫廷后妃流行插簪戴花装饰头发,于是就出现了“小两把头”,又称“小两把”。

“小两把”发式是将头发横向梳成两个发髻,然后左右可以插簪戴花。随着宫里的妃子们不断推崇自己的精美发式,为了使自己的头发珠环翠绕,不断给头发增加重力,“小两把”已经不能满足她们了。于是,流行于清中期的“两把头”就应运而生了。

“两把头”与“小两把”的重要区别,在于用不用扁方这一发饰。梳“两把头”发式的重要工具就是扁方。利用扁方梳两把头的方法是:首先将全头头发束于头顶,然后以一支扁方为基座,分成两缕向左右缠梳,两股头发在头顶梳成横向发髻后,用另一簪子横向固定,脑后的余发梳成燕尾或扁形髻,“两把头”就精彩亮相了。

图片 清代女子旧照——扁方佩戴图示   

扁方不但可以固定头发,不使头发散落,而且在它两侧的发髻上还可以插戴绒花、流苏等发饰,进一步美化发型。这种发式深受满族贵族妇女喜爱,就连平民百姓在重要节日的时候也会梳这种发式。到了清晚期,宫廷里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式——“大拉翅”,以发髻为基座,戴“旗头板”。

图片

清代女子大拉翅造型

虽然不用扁方来盘发,但扁方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它来支撑顶部的头板,可以将更多的金、银、玉、珍珠、宝石等首饰戴在头上。据说这是慈禧太后的独创发明。相传慈禧晚年的时候,由于头发脱落较严重,无法再梳“两把头”,为了使发式美观,才发明了这种头饰。

图片

图片

慈禧太后的大拉翅造型

每逢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满族妇女便要用上扁方了。用了这种宽长的扁方,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人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走起路来亭亭玉立,仪态万方。

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