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为心之液,小孩子出汗过多说明身体处在一种亚健康的状态。经常有宝妈说,拉孩子的手时,总会感觉孩子的小手湿乎乎的。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儿科主任医师郑宏说,门诊上因小儿手心多汗前来咨询就诊的家长也非常多。最常见的有四种症型,一般情况下我会结合孩子的症状开对应的小验方给孩子调理,很多宝妈反响非常好。 阴虚内热型 如果孩子除了手脚心多汗外,还伴有五心烦热、夜里睡觉的时候出汗、口干、大便干等,多属于阴虚内热。这时候可以用乌梅15枚,浮小麦30克,大枣10枚(去核)共放锅内,加两小碗水,大火烧开后再熬15-20分钟,这时候药汁差不多就剩下一小碗了。1次饮完,连续喝上几天。 乌梅敛肺生津,对虚热烦渴效果特别好。浮小麦入心经,除热止汗,专治自汗盗汗,红枣温中补气,养血生津。整个方子清中有补,对治疗小孩子手脚心热、阴虚盗汗效果特别好,是个很老很老的经典小验方。 肺脾气虚型 还有些手足心多汗的孩子,白天特别爱出汗,有些稍一活动就出汗,还有些孩子坐着不动也会出汗。这类孩子多跟肺脾气虚有关,大多还会伴有身体没劲儿、气短、怕冷等症状。 这种情况下有个食疗方非常适用。取小麦仁60克,糯米30克,黄芪15克,大枣15枚(去核),白糖少许,加水共煮成粥。每日2次,可分次吃完。 小麦仁的功效与浮小麦略同,不必多说。糯米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另外,它还有收涩的作用,对尿频、自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黄芪,古人说它“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宝妈勤快些,孩子汗少些! 胃有积热型 若孩子手足心多汗伴随口有异味,腹胀,手足心热,多属于脾胃积热。给大家说个小验方:炒麦芽150克,焦神曲150克,焦山楂150克,鸡内金100克,陈皮100克,连翘100克。用法很简单,将上面的药研末,分成30份,每日1份,水冲服即可。 这个方子的药,想必宝妈们都非常熟悉,前三味就是焦三仙,整个方子消积、健脾、理气、燥湿、清热。另外,宝妈们要注意,孩子的饮食上要尽量清淡,避免辛辣刺激、肥甘厚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