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让你知道得太多了!”|那些“知道”所不知道的……

 为什么73 2017-02-26

一对母女在一起看电视剧,电视里一群坏人正在追杀一个知道情报的好人。坏人中有一个说了一句很经典的台词:“谁让你知道得太多了!”

看到这里,4岁的女儿一脸担忧地转头看向妈妈,严肃地说:“妈妈,你每天让我学珠算、心算、英语、书法、画画……我会不会知道得太多了啊?……”

无论这小女孩儿是真担忧,还是巧妙地向妈妈撒了个娇,这都是一个挺有趣的小故事。而这个故事之所以让人感觉到有趣,背后的一个因素就是,它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毕竟,我们都在用各种方式,来让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在人前能显出“知道”。

另一个朋友住的小区,不久前死过一个孩子,自杀。在孩子出事儿以前,从没人想过他会死,或者说,没人想过他会自杀。

他是小区里几乎人人都夸赞的“神童”,父母对他充满了期待,也为了能让他更加“知道”下了不少功夫,花了不少钱。小小的孩子带着厚厚的眼镜,说起话来有点老学究范儿,很多大人们都说不清的事情他能回答,小区里常有人开玩笑叫他“小博士”。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有了抑郁的毛病,直到他纵身一跃,死在了一个太阳刚刚升起的清晨,大人才忽然想起,已经好久没听到过这孩子开心地笑了。

他留下了遗书,写了自己长时间来抑郁难当的困境,写了那些“努力”和“知道”背后的压力和痛苦,他最后写“太累了,真的太累了”,然后很老气的孩子的遗书结束,生命也结束了。

伤仲永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作者王安石讲述了他身边的故事,原文是想劝告众人要注重后天的培养学习。但我们也不妨去仔细想一下,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神童会“泯然众人”了呢?——很显然,是因为他和他的父亲,都太把这个显露的“知道”当回事,太以“知道”为炫耀的资本——伤害了仲永的、杀死了他的神奇的,看似是他的父亲,幕后黑手却是他这个太被高看的“知道”。

换个角度,即便如王安石或者现代很多人所想,努力做后天培养、开发,就能保证这个“仲永”不会如朋友小区里的“神童”一样么?如果一味以为孩子有这个天赋、或者把孩子的“神”太当回事而去开发,结果就是好的吗?这些年里,各种“神童”最后被曝出诸如生活低能、人品问题、心理疾病,乃至自杀,等等“负能量结局”的案例,我们听得、见得还少吗?

诚然,大部分时间“知道”也许并不能带来“杀身之祸”,但,太“知道”,或太在意、追求“知道”,却可能让我们以另一种形式“死”在“知道”上。

一个从小苦练心算的高手,终于成为名震一方的大师。别人随意出运算题,他都能很快给出正确答案。他也因此获得了很多邀请,名利双收,而自己也越来越感到骄傲和自豪。

一次,他又受邀去进行心算表演,台下的大多数人都是带着小型计算机来的。一方面是想验证一下他的心算技能,另一方面也想感知一下人脑与电脑哪一个反应更快。各种复杂、刁钻、快速的出题,都被他一一轻松解决,就在他倍感得意之时,又有一位女士走上台来。这位女士其貌不扬,但是脸上的表情却很严肃。女士缓缓说出了要出的题目内容:“有一列火车要开往某一个地方,在始发站上一共有6089人上车,在经过第一个车站时下车22人,上车84人;下一个车站又下了13人,上了61人。”听到这里,他不由得在心中轻笑了一下,“如此简单的加减运算题,真是幼稚得很。”女士依然在不紧不慢地说着自己的题目,“下一站又下了48人,上了39人;再下一站下了64人,上了76人;再下一站下了94人,上了77人;再下一站下了59人,上了162人;再下一站下了195人,上了67人。”说到这里女士停了一下,他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轻松地问:“您还可以接着提问的,请问还有吗?”

女士仍旧是一副不慌不忙的严肃样子,她说,“当然有,火车一直向前行驶,到下一站又下去295人,上来24人;再下一站下去82人,上来35人,再下一站下去673人,上来15人。”女士又停了下来,台上的他和台下人们都对这道题感到失望,在正精彩的时候,怎么来了这么简单的题?他有些不耐,但依旧笑着说“如果题目到此为止的话,我想我现在就可以说出火车上剩下多少人了。请问您的题说完了吗?”

女士不慌不忙,“只剩下最后一句了”,然后她大声地说:“我要问的是这列火车沿途一共经过了多少站,而不是火车上还剩下多少人。”

他一下愣在了当场。台下安静片刻,爆发出一阵掌声。

几十年无误的心算大师被一道数车站的题难倒,为什么?也许人们都感觉心算大师被这位女士给“算计”了,但,真是这样吗?

还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数学老师会一再强调,即便你认为你的思路是对的,甚至一下就能说出答案,也要一步一步地把解答过程写下来。换个说法,如果这位“大师”当时没有自满、骄傲,而是保持学生的姿态,认真听题,一步一步记录好,即便最后一刻女士问了“站数”,那同样的尴尬也许就不会产生,或者得以化解。或者,如果他保持孩子的天真,不以自己的“知道”为骄傲、为实有,那么会不会灵光一闪、“脑筋急转弯”?

所以,是什么难住了“大师”?脑筋急转弯?骄傲自满?大意粗心?定式思维?细节成败?

“大师”太高看自己的“知道”,使得他轻视了提问者和问题本身,就在不曾了解全部就已下了结论——

究其根本是用心的问题。

这么说来,失算的又岂止是‘大师’呢?被人们所一代代认定的真理、事实,不是也在随着科学的进步一次次被否定吗?我们又何曾洞察过宇宙万物的全息呢?

凭什么我们就和“大师”一样算定,依我们外设捕获的、意识认定的就是事物的全貌、本真呢?

我们所认定的“知道”,真的“知道”么?真的值得被高看么?

若非,为什么我们要追求和执着那些所谓的“知道”?

毕竟,这世上,有太多事情,是“知道”所不知道的。

从前,有一位充满智慧的大师,讲道十分精彩。一个村子请他去为大家讲道,他到村子时,早已有好几百人等在那儿了。隆重的迎接仪式过后,大师站在讲台上开始讲话,台下的人都竖起了耳朵。

大师说:“亲爱的兄弟姐妹!我很荣幸今天能到这儿和大家在一起学习。但我想问一下,我今天要讲的内容,你们知道吗?”全体听众都大喊着回答:“知道!我们知道!”大师停下来,看着大家笑了,说道:“嗯,既然你们都知道了,我就不用讲了,对吧?”于是他一声没吭,下台走了。

村里的人都很失望,他们决定再请他一次,大师答应了。这天到了,大师受到了传统仪式的迎接。即将开始时,他又问了和上次同样的问题。这次,大家都准备好了。所以当大师一问:“我今天要讲的话题,你们知道吗?”台下所有的人就一起喊道:“不知道!我们什么也不知道!”大师停下来,脸上带着一丝调皮的微笑,说:“我亲爱的朋友,如果你们什么也不知道,我讲了也白讲,是吧?”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又走了。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他们都以为“不知道”就是大师想听的答案。

大家都问自己:“如果大师的问题既不能回答‘知道’,也不能回答‘不知道’,那到底答案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大师的智慧呢?”于是,村里开了个会讨论。他们集体商量好该怎么办,都觉得这回是胜券在握了。他们又一次邀请了大师。日子到了,大家又紧张又兴奋。同样,大师这次又问道:“我今天要讲的话题,你们知道吗?”大家毫不犹豫,一半人喊:“知道!”另一半人喊:“不知道!”然后,大家就等着大师的反应。大师说:“嗯,那让那些知道的人教那些不知道的人吧!”这给了在场的每个人当头一击。还没等大家缓过来,大师就静静地离去了。

这下该怎么办?村里的人还是不死心。他们决定再试一回。大师来了,他又问了同样的问题。这次谁也没说话。台下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在一片寂静中,大师最终开口了,他智慧的话语流淌到了大家的心田。大师说道:“只有在寂静中我们才能听见心灵智慧的声音。”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教人演讲,收每个学员的学费是10元。有一天,来了一个要学习演讲的年轻人,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学习演讲如何重要的理由,竟然讲了半个多小时。苏格拉底对年轻人说:“你得交20元的学费。”年轻人抗议道:“为什么别人只交10元,而我要交20元呢?”苏格拉底说:“因为我只教别人‘学会讲话’就行了,可还得教你‘学会不讲话’,所以要收20元。”

前面故事里,当“大师”第一次问村里的人是否知道他要讲的话题,他们说:“知道!我们知道!”这是自我急于表现,意味着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一个固定的“知道”——当一个人脑子里充满信息时,什么也装不进去,就像一个盛满水快要溢出来的杯子,一滴水也添不进去。第二次大家回答说:“不知道!我们什么也不知道!”这是消极的回答,一个关闭、消极的脑子也接受不了智慧,这就好像把杯子底儿朝上倒过来,再怎么倒水也没用。第三次,大家既说“知道”又说“不知道”,这反映出怀疑、妄测、左右摇摆——一个不稳定、充满疑虑的脑子是无法吸收真知的,这就好像杯子装的水掺了泥,水已经不纯了,再往里加的水也同样会被污染。

而唯有当脑子静下来,不胡思乱想了,不轻易揣测别人、也不妄断自己,不执著一个“知道”,我们才能听见心灵深处的声音。

苏格拉底教青年闭嘴,故事里的“大师”教全村人用心——

很多事情,不是要用脑执着在“知道”之上,而是要善用心来会。


在很多茶社、禅修班、国学班,或者日本的很多神社里,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三只半蹲姿势、憨态可掬的猴子塑像:它们分别捂住眼睛、耳朵和嘴巴,被人们理解为不看、不听与不说,并转化为言行自觉。少说为佳、祸从口出、不见不烦,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清、心不想为静,属于“三勿”或者“三不”的另一种说法。据说,很多人都用“三不猴”小雕刻来提醒自己为人处事要言行谨慎。

关于“三不猴”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一说源于儒家的“三勿”。《论语》载,颜渊问孔子:所谓“克己复礼”应该怎样解释?孔子回答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日本人以“三不猴”雕塑,生动诠释了儒家“四勿”之中的前“三勿”。

二说源于道家的“三尸虫”。中国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三种作祟之神,叫三尸虫:“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间,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为了防止三尸虫殃人,逢庚申之日,人们夜晚不卧,守之若晓,这就是古代的“守庚申”风俗。传到日本,人们取三尸虫之“三”,和庚申之申的属相“猴”,绘出三猴捂耳、掩嘴、蒙眼图像,意在防止三尸虫在天帝面前进谗言。

三是源于日语的“扎路”“杀路”谐音。日语中,见(看)叫ざる(mizaru),言(说)叫わざる(iwazaru),闻(听)叫かざる(kikazaru),。看、说、听的发音尾音均为zaru(扎路),与猴子saru(杀路)的发音相似。于是,“三猴”与“三不(看听说)”混同成为“三不猴”。 “三不”的发音是米扎路,米为“三”的发音。

如果说第一种和第三种说法都是讲修身、律己,那么第二种说法看起来是在“防人”,但是——真的是这样吗?《谈徵·事部·三尸神》中说:“修真家言身中有三尸神,常以庚申日将本人罪过奏闻上帝,减其禄命。上尸名彭踞,次名彭踬,下名彭蹻。每遇庚申日,彻夜不卧,守之至晓,则三尸不得上奏。余想此身本空洞洞地,安得有三尸在内?盖彭字之义,字书一训作近,而倨傲之性,质见之性、矫戾之性,人人有之……其所谓守庚申者,正欲人断除此三种性情,方可入道也。”这里我们就能明白,所谓“三尸虫”或者“三尸神”,其实也是在说我们自己,教要我们反观自照,去除自己对外界的种种贪嗔痴慢习气。

世人都喜欢追求“知道”,这个所谓的“知道”并非“真知”,而是对外界、外物的一种攀附,而流传广泛的“三不”、古来传承的圣人、经典之学,却教我们要“不看”“不听”“不说”——“无知”“无为”。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说南海的帝王叫做“倏”,北海的帝王叫做“忽”,中央的帝王叫做“浑沌”。倏和忽常常一起在浑沌的居地相遇,浑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好,倏与忽商量着报答浑沌的恩情,说:“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外界),听(声音),吃(食物),呼吸(空气),唯独浑沌没有七窍,(让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于是倏和忽每天替浑沌开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这真是个“连小学生都知道”的故事,可是——我们真的“知道”吗?

倏、忽给混沌开了七窍,使其“知道”他们所执着的“知道”——有趣的事情是,如果倏、忽不给混沌开七窍,混沌就什么都“不知道”吗?——肯定不是这样,不然他怎么能友好对待倏、忽二位?混沌的“知”在“无知”中,或者说,在于人人本具的先天灵慧的自然运用之中,混沌没有七窍,但善用心,而破开七窍,就像是对后天的攀附,执着于无常的繁华之中,宝珠蒙尘——“倏忽即死”——死于“知道”。

香严智闲在百丈时性识聪敏,参禅不得。洎丈迁化,遂参沩山。沩山对他说:“我听说你在百丈先师处时,能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说明你聪明伶俐,确有过人之处。但现在我不问你平生的学识和见解,也不问你经卷上的言词语句,我只问生死根本,你试道一句,父母没生你时,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香严顿时茫然无语。回到住处后,他冥思苦想,遍翻所学经书,想要找到一言一词去向沩山作交代,却遍寻不得,不由叹道:“画饼不能充饥!”

他急于想要一个“知道”,于是苦苦哀求沩山为他说破。沩山说:“我要是今天告诉了你,以后你就会骂死我。我说的只是我,到底与你无关。”

香严心中沮丧,回去就将从前所看的经书全部烧掉,发誓说:“我此生此世,再也不学佛法了!我就做个四处漂泊吃饭的僧人吧,免得再劳心役神。”然后,他洒泪向沩山辞别,四处游方去了。他走到南阳,寻访了慧忠国师的遗迹。慧忠国师从前的道场香严寺,那时已经荒废无人。于是,他就独自住下来,打算在此久居。

一天,他整理荒园,在锄地除草时,偶然随手抛出一块瓦片,瓦片击打在竹子上,一声响亮。香严闻声,忽然大悟,从前的拘执迷顽,廓然破除。香严于是沐浴焚香,遥望沩山礼拜,感谢地说:“和尚大慈大悲,恩重如山,过于父母。如果当时为我说破,怎么有今日之事!”

于是写了一首偈子: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香严禅师向来聪敏,却不能从“知道”而“悟道”,在沩山一问之下,凡所“知道”竟成了障碍,幸而沩山不说破,免于香严困死于“知解意识”,后一击之下,忘却前之“所知”,终而得悟。

这个故事可以算是对“你知道得太多了”的最好回答了。

常人一旦执迷所谓的“知道”,就容易走向尴尬甚至无可挽回的境地,人生如此,当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理智清醒,本分直行,不为假象迷惑。

常人如此,何况有志于大道,有志于了脱生死的人呢?

香严一击忘所知,忘的什么?证悟的什么?

饥餐渴饮,平平常常,糖甜盐咸,了了清清——是什么?!

本文为光明觉照网原创,公众号转载请提前联系授权

转载请保证文章完整性并注明:

来源:光明觉照网(ID:gmjz8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