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好一个社群,社群规矩是否应该严格,推荐几个好的社群

 顾于思文摘馆 2017-02-26

本次社群讨论正式开始

郭小果|上海|研究院文案策划:

1. 我觉得根据社群的目标来定。如果是像我们这样的大群且是为了干货讨论,尽量严格吧。否则,无需非常严格,水至清则无鱼。收费群,肯定要制定群规,保证体验度。免费群更要群规,能让群实现自运营更好,否则耗费心力,不值得。

2. 好的社群加的不太多,不好推荐。

3. 好的社群条件.

第一,牵头人,灵魂人物;

第二,核心团队,志愿者;

第三,有混有序。

第四,随着不断壮大还要想办法,迭代更新让群保证活跃、新鲜。

第五,如果后续想做转化收费,要在恰当的时间点、人数点不断

加入新的内容,但需要保证体验度。本人昨天受大家启发建了一个群,目前130多人,基本实现自运营,所以今天话题可以说两句。

内容委员|木兮|贵阳|运营

严格和轻松,没有严格的标准,可根据1.根据社群的性质来说2.根据社群的时间段来分,每个时间段通过社群的的信息来不断调整。

我认为好的社群基本条件:先定位好哪种类型的社群。

如:玩乐社群(吃喝玩乐旅游等):这类型社群能够给每个进群的提供旅游路线,或者好的景点,比较有特色的当地小吃等这都是好群,这种几乎没有什么群规,可能只有硬广会或脏话等这些群规

学习技能类社群:

1.以提升自己的某个领域的聚集起来的社群,需要群里输出的东西很多,所以干货类比较重要,比如运营群,那么几乎都可以设置学习的时间上课的时间,为了群员的方便避免闲聊,这类社群比较严格的规则较好。

2.资源互换群,这样类型的群比较轻松,闲聊的居多,大家有什么资源共同整合,发挥到最好。

3.资源共享类 这样的社群以分享各种比较好或者付费的知识组建,如有好多免费李笑来的社群

刘汉武|石家庄|装修营销

个人觉得社群规则任务导向比较好,规则最好在时间上划定比较大的时间范围就可以了,其它规则严格点是好的,推荐社群: 医承有道的微信背诵群不错。

寒笙|深圳|微信编辑

2016年下半年,接触到运营工作,加了很多社群。这些社群因为不同的目的组织起来,话题也各不相同,我就以我的所见所闻,来说下对这些社群运营的思考。

第一个参加的社群是简书的全国群,刚开始都挺活跃,没过多久就沉浸下来了,没人说话,随后退出那个群。

第二个也是简书的群,广告圈的群,得益于两位主编的能力,广告圈还算活跃,但是活跃人数不多。

我的第一个付费社群是30天写作训练营,这个群的是我加过运营体系比较健全的群之一,一开始就规则明确,大家也很自觉的遵守规矩。

第二个是长投的小白训练营,因为要上传老师录音,课程作业等,它用的QQ群,这些都很方便。后来陆陆续续加了几个社群,有好有坏,就此为案列,根据黄有璨老师的《运营之光》中的社群运营部分为理论来写这篇文章。

第一,社群的创建和初始化

一个社群存在的根本在于主题,没有明确的主题,社群即便可以创建起来,但也活不了多久。创建和初始化部分,就要明确的主题。主题不同,社群的氛围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理财就是为了理财而创建,里面的讨论的内容就是理财相关。偶尔可以讨论无关的内容,但是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然话题偏离了太多,就无意义了。其次是一定的规则,比如一些社群禁止发广告,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讨论等。

这点上做的好有写作训练营与长投的训练营,有着一套完备的规则,建立起了某种价值观与认同感,社群用户大部分都会自觉遵守规则。而较差的就是杨熹文老师的自律群,主题是有了,但是没有完备的规则,导致群里某个时段广告满天飞,最后只能屏蔽。

意识到问题并改正的,是新媒体大学的社群。可能当时校长没意识到自己的课程有火爆,第一天没设定规则,我这种小白都看出群主是社群运营小白了。随后一套规则设定下来,群内纪律好转很多,但还是有人不遵守。这个社群还有一个问题是,小助手太多了,一般而言两三个强有力的助手就可以了,太多会造成混乱。

第二,信任感和价值确立

这个是比较重要的一环,用户因为主题而参加社群,信任感和价值观决定社群能不能活跃。用户在初入社群的时候抱的想法都是“看

看这什么情况再说”,信任感和价值才是留住用户的核心。

新媒体大学的信任感和价值来自校长小明,用户相信他们能在这个群里学到东西,愿意留下来(怎么不说因为付费呢?)

写作训练营是让用户觉得这里,可以跟有共同爱好的小伙伴一起交流分享写作心得。

简书的全国群,没让我觉得有留下的价值,就退了。

用户有时候很任性,但是社群如果让他找到信任感他就会留下来,如果没有,他会一点也不留恋的走掉!

第三,去中心化

社群刚开始时候一般以创立人为中心,过段时间后以明星用户为中心,这样做有隐患。等核心用户自己单拉社群的时候,会带走一大批用户。

所以社群在活跃起来后,要培养点多的追随者,再通过引导,帮助社群内的用户建立起关系,形成多元化的网络。社群的活跃度与生命力才能持续下去。

所有加入社群的时间都不长,大部分以创立人和明星用户为主,而且自发的多,还没形成网络化。

第四,社群的“自生长”

到了这个阶段,社群的网络形成,在慢慢固定,运营人员考虑的就是如何将社群里优质内容进行分享传播,扩大潜在的用户。周期性

的搞一些活动,适当的提高活跃度,不要让社群趁机下去。

同三,还没遇到过这种社群……

旻佑|广州|商场O2O运营

赞成严格,无组织无规则无目标,松散的社群不能保持长久活力,从运营的角度,只有规则有组织的社群才能形成临时共性和集体认同感,使在社群成员在内部通过分享、指导、帮助、扶植整合资源,解决自身需求【完毕】

春来:

赞成较严格的社群,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然走着走着就成了乌合之众。 较好的社群,有灵魂人物,有主题,有规则,有管理,有参与,有成长。

珑蓝|纪律委员:

1、希望群能严格管理!

理由:既然群是大部分付费学员进来的,目的就是都希望学到东西(干货),无规矩不成方圆,公司有管理规定,学校有校纪,国家有法规等等,目的就是约束自己的自由散漫,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便于公司企业学校国家等走上正轨,形成良性循环。 严格的管理只是前期的,相信每个人都养成习惯,形成自制力后,社群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不至于广告、视频、表情包满天飞,从而阻碍一个学习型社

群的发展!

2、推荐的社群,暂时没有,这是我第一个加入的管理严格型社群,大部分都是闲聊群,广告群,直接退出!

3、好的社群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感觉寒笙 | 深圳 | 微信编辑?的分享已经能很好的体现出好的社群的发展方向了。既然是想做成好的社群,就要做到与众不同,严格的群规,高效的管理人员,有能力的社群引导组建者,我最为看中的就是社群的引导者和执行力的好的管理人员。 能及时掌控群员动态,及时更新群员所需的资料,让每一个群员都有归属感,才能让群可持续发展! 【完毕】

彩虹哥|厦门|财税:

团结友爱互助平台 有趣有味有价值有分享有感动有组织【完毕】

春来:

感觉像个相亲相爱的班集体,表示社群教育会很火吗? (完毕)

沐阳|太原|学生:

社群短命的五个坑:

失焦、无首、暴政、无聊、蒸发

如何做好一个社群,社群规矩是否应该严格,推荐几个好的社群

①、定期话题讨论: 这个话题是什么?我这里没有答案,每个品牌和自媒体的调性都不一样,讨论的自然不一样。 我认为定期话题讨论应该具备一定的仪式感,比如今天我们预告明天晚上21:00—21:30分将讨论一个什么样的话题,并选取积极发言的给激励,让群员有一定的心理期待与动力。

②、嘉宾互动分享 你可以每周或者每月邀请几位嘉宾回来针对某个领域的话题进行分享,比如一家花店的,可以偶尔做做花艺技巧的分享;一家饮品类餐饮品牌,做饮品类调制分享……当然这种分享要定时间、方式(语音+文字),互动答疑等,嘉宾的邀请策略还是看自身的资源,也鼓励从群内挖掘。

③、让群员获得参与感 “参与感”这个概念小米有提出来,方式就是聚焦起一群核心种子用户,为企业品牌产品的研发提供其使用反馈、意见,并在这个过程里,自然而然地成为品牌宣传的一个渠道。

④、线下互动沉淀 互联网是相对陌生和虚拟的,前文讲到,一群陌生人聚在一块,真的很难聊些什么的。做社群就像谈恋爱,两个人如果线上认识,刚开始聊蛮有热情,如果不实际见面,很快就冷淡了。【完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