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古人退休 多半七十才“致仕”

 源源不断 2017-02-26


1
何时要“致仕”?
官应老病休

应该说,退休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概念。在古代,和退休这件事儿最相近的概念叫“致仕”,也就是辞去官职还禄位于君的意思。

从这个词本身也就看出来了,在古代,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是没有什么退休说法的。确实,在小农社会里,生产主要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做得动就做,做不动就不做了,哪谈得上什么退休呢?只有“办公家事”的官吏,才有退休问题。

当然,这里首要的问题是,官员到了什么年纪,就该“致仕”了呢?

据《礼记·典礼》记载,在西周的礼制中,已有“大夫七十而致仕”之礼。其后历代基本上是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只是到了明清两代,情况才出现了一些变化。

古时候人们的平均寿命不长,“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70岁退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是等于终身制了。

“七十而致仕”只是一种习惯的说法,具体实施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丞相韦贤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以老病为由,上书请求退休。宣帝觉得他年事已高,不可以太劳累,就准他辞职,赏赐给他一百斤黄金和一处住宅,准许他退休。韦贤成了历史上第一位退休的丞相,开了丞相退休之先河。

唐代《大唐令》明文规定:“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唐开元二十五年玄宗又下诏:“老病不堪厘务者,与(同意)致仕。”也就是说,这时的退休制度,除了七十可以致仕外,对那些虽然不到退休年龄但患有疾病或者受伤的官员,也准许退休。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有一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其中的“老”和“病”,正是唐朝官员退休的两个主要原因。

也是在唐代,开始出现“退休”一词,如唐代散文家韩愈在《复志赋序》中说:“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就是说他的《复志赋》是退休回家后写的。《宋史·韩贽传》也说宋仁宗时的御史大夫韩贽“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不过,“致仕”仍然是标准的官方说法。

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规定了新的退休年龄。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退休年龄提前至60岁。但朱元璋规定的退休年龄在明代并没有一直贯彻下去,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即恢复70岁退休古制。此后不断反复,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朱祐樘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也就是说,凡主动提出退休的官员,没有年龄限制,什么时候提出退休都可以。

清代文武官员的致仕年龄比较繁杂。文官致仕年龄,一般在60岁上下。乾隆时规定,部、院属官吏55岁致仕,京察二三等官吏65岁才能致仕。武官致仕的年龄,则随官职大小而异。清前期,武官除提镇(省最高武官)以上者不限年龄外,位次于提镇的副将以下者,限60岁致仕。清末光绪三十年后,为增加军营朝气,减少暮气,武官的致仕年龄又作了修订。副将年满60岁必须退休。比副将级别低的武官,退休年龄更早。比如参将54岁,游击51岁,都司、守备48岁,千总、把总45岁。这是充分考虑中低级军官需要耗费更多体力、精力,岁数太大,年老体衰,扛不动刀枪,战场上就要吃亏。

然而,不论哪个朝代,官员去留的最终裁夺权还是属于皇帝。

宋代大学问家朱熹多次因老因病请求退休,都没有得到应允,直到“庆元六年春二月辛酉改《大学诚意》章,甲子以疾终于正寝……享年七十有一。”

元代有明确规定,“集贤”“翰林老臣”不致仕,特殊部门即使三品以下,也不能致仕。天文、历法学家郭守敬,逾七十申请退休,朝廷不准,直到八十六岁卒于知太史院任上。


2
退休金有没有?主要看心情


除了致仕年龄问题外,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官员致仕以后,能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呢?

现代人会觉得,退休领退休金,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其实这是现代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的一部分。在古代,养老主要靠家庭,靠“养儿防老”,因此,领退休金还真不是天经地义。然而,历代朝廷对于为自己辛劳了一辈子,安全退休的老臣,也都是有一套以礼相待的安置政策的。

对于少数有功的高官、名将和宠臣,可以得到皇帝的直接恩赏,这是被官吏们视为最高待遇和荣耀的事情。唐朝名将李靖,精通兵法,能征善战,功勋卓著,曾先后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后被封为卫国公。他64岁因足疾,上表请退。唐太宗李世民见了上书很感慨,说自古以来,身居富贵,能知止步者甚少。李靖能识大体,很值得赞扬啊。李世民特别下了诏书,对李靖“封爵如故,禄赐、吏卒并依旧给”,还赏赐了很多财物,亲授“灵寿杖”,以“助足疾也”。

汉朝以前,官吏致仕都没有俸禄。给退休的官员供俸,是从西汉开始的。汉平帝元始元年下诏,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致仕,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年俸禄两千石相当于州刺史,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省部级的高官。

唐代规定,五品以上官员致仕,可得半禄;有功之臣,蒙天子恩典,可得全禄,如名相房玄龄致仕时,皇上特批均赐全禄。唐制还规定,授一至九品官永业田一百顷到二顷,永业田可传子孙。因此,五至九品官致仕后虽无俸禄,但生活仍可保障。

两宋时期对退休官员的安置和优待,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宋神宗以后,允许带职退休。官员致仕时,皆晋升一级。致仕后,仍可加衔晋级,参与朝政。与在职官员比,只是少了一点实权。

元朝的致仕官,一般不供俸禄,只规定“子幼家贫者,给半禄终其身”。

明朝初期则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致仕。明中叶改为业绩突出者可升两级致仕。退休金方面,明初曾规定致仕官食原俸,但很快就予以取消。后来又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但若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

清顺治十八年规定,“无世职之官年至六十致仕者,仍给半俸,未至六十因疾辞任者不准给”。

在许多朝代,除豪门大族外,部分致仕老臣也能得到“恩荫”优待。“恩荫”,是朝廷恩准有功之臣的子孙荫袭一定官职。这有点类似曾经一度实行的老国企子女“接班”。不可否认,“恩荫”是官僚特权,但对笼络人心、稳定官僚队伍起到积极作用。

有些朝代规定,高级官吏致仕后,仍可临朝聆听政事,觐见皇帝,古代称之为听朝朔望。唐太宗贞观二年,诏令 “三品以上,并听朝朔望”。一些有影响力的官员,退休之后仍可参与朝政。

有些朝代的帝王,在每年的岁首、寒食、秋八月等时节,遣使到致仕老臣府第赐物问候。身居京师外的致仕官,则由当地长吏代劳。问候时,多是携羊、酒、粟、帛等物。帝王以此宽慰群臣,使其奋力“驰驱仕途”。

3
退还是不退?这是个问题

历代的贤达之士,一到退休年龄就主动请求退下来,有的甚至年龄还不到,也提前请退。许多人还以诗言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妙趣横生的“退休诗”。

曾封晋安侯的南朝梁代陶弘景,36岁便提前退休,自号“华阳隐居”,过起了逍遥的隐居生活。梁武帝即位后,派人请他出山做官,他画了两头牛,一头牛悠闲自在地吃草,另一头却被人套着笼头,牵着鼻子鞭打驱使。他还在画上赋诗曰:“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梁武帝虽没能请他出来为官,但还是经常以书信方式请教朝廷大事,因此陶弘景被后人称作“山中宰相”。

明代的开国功臣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于洪武四年(1371年)三月,未满60岁时就告老还乡,并作退休诗自娱:“买个黄牛学种田,结间茅屋傍林泉。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世间万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

与此相反,也有害怕退休后失去权力和地位,赖在官场混日子的。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就有无名氏作诗嘲讽杭州那些官场混混,说他们是“绿水红莲客,青衫白发精。过厅无一事,咳嗽两三声”。

大唐武则天时期有一位兵部侍郎名叫侯知一。七十岁那年,吏部有行文通知他该退休了。此君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后来主管的吏部官员耐不住性子把酒小酌,旁敲侧击地问他是否艳羡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侯侍郎仍然装傻充愣佯作不知。为了展示自己老当益壮的强健体魄,老侯金殿之上面对皇帝和百官竟然来了个折返跑,史书记载:“踊跃驰走,以示轻便。”

唐朝的时候,一位叫灵澈的高僧写过一首诗:“年老身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意思是说,官员们都说退休好、辞职好,但真正辞官的,在林子下面像老百姓那样乘凉的,哪有一个?

过了将近四百年,到了宋朝的时候,有个尚书郎叫鹿何,年方四十余,就自请退休,回家后在堂上挂了一块匾,写两个字:见一。灵澈不是说“林下何曾见一人”吗?快四百年过去了,总算见了一个,所以鹿何自称见一。

本期编辑:Bamboo.喵      稿件来源:《北京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