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端的恐惧——谈存在性焦虑

 小蓝2266 2017-02-27

焦虑多半是有原因的,不管是担心明天的考试、拚业绩、还是因为家人生病,推根究底时,通常能找出一个或几个理由,让我们知道自己在紧张些什么。

 

但是,你也许有过一种经验:不知道为什么紧张,或者说,无缘无故地感到不舒服。这是一种很难说的体验,也许是空虚、也许是彷徨、也许只是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


倘若我们仔细分析,也许能够找出一些征候出来,譬如你在担心一些早已被遗忘的事情,或者,你遇到了一些情境,回想起过去的痛苦经验。这在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中、或者是结构主义的家族治疗,都常常被提出。


但是,我们继续将这些问题推到极点,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焦虑竟然是没有来源的,换句话说:你也许可以用现在的诸事不顺、早年的家庭经验等等来解释目前的焦虑,但是终究有一些是我们无法解释的。这些难以言喻,却又普遍存在的焦虑,在二十世纪前叶颇为盛行的哲学——存在主义当中,却能找到一些可能得答案,这些答案,后来也被纳入了心理治疗当中。


什么是存在性焦虑呢?我们得先谈谈什么是存在。从古典的形上学来看,根据希腊三哲之一——亚里士多德的见解,存在是一种万物的根本,正因先有它,然后才有其它万物,用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件事物都不存在了,你还谈它个屁?先存在,才能谈它的本质;不存在,那你谈它的本质都是鬼扯。


鸡蛋存在,飞机存在,鸟兽存在,人类也存在。这些都存在,所以才能被我们所讨论,试想,一个在两亿年前绝种、又没留下化石的细菌,如今不存在了,我们根本不会去讨论它。所以,存在是万物的根本,也是思考对象的根本。因为鸡蛋、飞机、鸟兽、人类都存在,所以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存在物。


但是在这么多种的存在物当中,有没有什么是不一样的呢?在启蒙运动以后、承继理性主义精神而推演开来的科学主义,多半秉持着分析性的思考概念,所以,存在物都是一样被分析、被讨论的。但是到了十九世纪末、齐克果等哲人出现后,人们开始注意到:人类这种存在物似乎不太一样。


不一样在哪里?不一样在于人类会思考,人类具有可变性(也许动物也能思考,但至少我们不是动物,不必去关心他们能不能思考)。套句存在主义的话:人类是先存在了,才开始找寻本质——你我都是先活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被生在这个地方,被这样的父母抚养,我们糊里糊涂就来到这个世界,先存在了,然后才开始找寻自己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透过学习与工作来界定自己。


在二十世纪初的存在哲学大师:海德格与沙特的著作中,我们看到了人们与生俱来的荒谬性:我们都是莫名其妙来到这个世界的。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你为什么就是它?你为什么会有这个遗传?你为什么会活在这样的家庭?你为什么是这样的个性?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机缘?


没有一样是你我所知道的。我们就像被人用丢的,丢到了这个世界。即所谓的“被投掷性”。但是,我们却往往不甘愿接受这样的命运。所以,我们会不断努力,求学、工作、找寻另一半,这就是我们想克服万难,为自己的荒谬找寻一个答案——我们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能做到什么事。用哲学术语来讲:我们被投掷到这个世界,然后,又不断将自己朝未来投掷出去。一些算命师称前者为“命”,后者为“运”,也是类似的道理。



但是,日常的生活却有一种特性,就是透过媒体、日常经验,来让我们忘掉自己的这种使命。记得小时候,我们对世界感到好奇,对自己感到好奇,我们会问:“我是谁?我来自何处?我又将往哪里去?”但是慢慢长大,工作一忙,我们就忘了这些事情,我们会接受于社会的安排,为了加薪而高兴,为了股票下跌而悲伤,我们慢慢忘掉了自己的本性。在哲学里,我们便从「人」的角色,变成了「非人」。我们跟社会的每一个份子一样,为了同样的事情高兴,为了同样的事情悲伤,没有个性,只有一样的脸孔。


但是,有一样东西会提醒我,阻止我们继续这样沉沦下去的——那就是死亡。死亡是存有的毁灭。正因为有死亡这档子事,我们不管愿不愿意,都得接受生命有限的观念。尽管金钱可以买到万物、尽管任何事情都有人可以代劳,就是死亡这条路只能你自己去走,即使王永庆,也没有办法请别人替他死。这时,我们就不能在沉沦于这个非人状态了,我们得觉醒起来,发现自己实在找不到存在的理由,或者说,我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死亡逼迫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找到自己存在的本质——这就是存在的焦虑。


为了避免存在的焦虑,我们都会用很多方式来麻痹自己,像最常见的一句话:“不要想就好了嘛!”,以及饮酒、旅游、玩乐、上班等等,都是很普遍的方法,但可惜的是——谁不会去想?酒终究有醒的一刻,旅游终究得回来,上班终究有下班的一刻。尤其,到了午夜梦回,或者深夜独处时,没有朋友,没有工作能够再分担你我的责任了,存在的焦虑就会再度出现,用个“存在与时间”一书中,颇富诗意的一句话“来自良心的呼唤”,这个良心就会呼唤着我们,叫我们惊觉时间之有限,我们得做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们糊里糊涂地来到这个世界,庸庸碌碌地过着每一天,又即将糊里糊涂地离开这个世界。为什么?


这就是存在的焦虑。一种来无影,去无踪,只有在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时候,才会在内心深处呼唤你的焦虑。

 


创伤与心理重建

 

南亚的大地震,对大多数人而言,无异是个梦魇,许多人在一夕之间就得 面临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不管是家园的残破,还是亲友的苦难,乃至自己也可 能是灾难中的幸存者。在这样的伤痛经验中,除了现实生活的安顿之外,如何协助自己或亲友调适心理的创伤,也是不可忽视的议题。因为,在重大灾难事 后,往往也是当事人需要面对漫长的痛苦的开始,如何以较具心理卫生的态度 来帮自己或亲友渡过这段内心的旅程,是我们要学习的课题。

 

认识失落的经验

 

失落:生命的生离死别与伤痛,如亲人的去世、离婚、重大疾病、残障或其它 不幸,若妳自己或亲友在此事件中蒙受重大伤痛损失,妳可以提醒自己以下的反应都是自然的,妳需要一些时间与勇气加上正确的态度与有效的支持去走过哀悼的历程。

 

面对失落可能的心理历程:


在听到坏消息的剎那,所产生的反应都是正常合理的,有人晕倒,有人出乎异 常的冷静,有人涕泪纵横,若没有歇斯底里也不表示你不在乎,若是哭泣,也不表示你是个弱者。其实在这沈痛的打击下,能流泪是件好事,以下几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至数年的功夫去疗伤止痛,了解这些过程将有助于处理你的悲伤。

 

震惊与麻木:茫然,难以接受这事实,想否认事实,堵住痛苦的感受,在受到 打击后的几小时或几天内,你真的不愿意去感觉与承认眼前的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了。

 

否认与退缩;渴望与追根究底:不断的问「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藉由着眼 于「假如怎样」的想法企图挽回不幸或获得对事情的控制

 

醒悟与痛苦:想要事情有所不同的期望逐渐破灭,愤怒、绝望与沮丧起伏心中

 

适应与新生:接受失落的事实,把它整合进新的生活

 

一般对伤痛的误解:

1.你永远无法走出这样的阴影

2.只有时间会冲淡不幸,治疗一切

3.保持忙碌,悲伤自然过去

4.换个环境,避免触景伤情就可以

5.痛苦只能自己承担,没有人可以帮你

6.我的悲伤不算什么,别人还有更不幸的

7.我必须坚强,难过只会愈陷愈深,更难自拔

8.既然事情无法改变,难过也没有用



 

健康的态度:

1.妳可以藉由哭泣与支持走出阴影

2.只有妳愿意把不幸整合进入你的生活,愿意经历哀悼的过程,温地舔自己的伤口,就是走向疗愈之路

3.逃避只会延缓伤痛的复健

4.必要时改变环境或许有益,但仍须容许自己哀悼

5.公开说出你的悲伤或痛苦有助于疗愈。或者妳可以寻求心理谘商悲伤治疗等的专业协助

6.妳的悲伤是重要的,真实的,需要你的疼惜

7.痛苦是自然的反应,流泪有助于哀伤的释放

8.难过与哭泣是走向心理康复的过程

 

如何协助亲友面对伤痛:

若妳有亲友处于伤痛中妳可以

1.允许她说出对整个事件的描述

2.对亡者的各种感觉

3.支持与接受他表达情绪,允许他哭泣,甚至可以帮她说出她的心情,「妳一定 很难接受」「妳很遗憾来不及…」

4.肢体的抚触与拥抱

5.协助他找到支持团体或有关的社会资源,必要时请心理谘商机构或精神科协助

 

认识创伤后压力征候反应

若妳亲身经历这次的恐怖经历,以下的反应是正常的,如果持续数周妳都处在这种困扰中,那么也可以寻求专业协助

1.脑海中反复上演灾难的画面,或持续的恶梦

2.持续地避开与创伤有关的刺激

3.持续的过渡警觉,显的亦怒,烦躁

4.注意力难以集中,健忘、失神

5.消沈或沮丧感

 

压抑悲伤的代价与征兆

若我们无法与自身的痛苦接触,那这些冰冻的悲伤,会阻塞心理能量的自然流 动,就像乌云满布的天空需要下雨才能与过天青,心中的阴霾需要眼泪的洗涤 才能净化。若是这样的自然历程被阻断则会有以下的征兆值得注意:

 

1.强迫性追念

2.木乃伊化:希望与死者有关的一切都维持不变

3.自残行为

4.幻 象

5.劫后幸存的罪恶感

6.预期性的悲伤

7.转移作用的照顾:强迫性地照顾一些类似自己遭遇的人

8.突然的怒气

9.情感麻木   

 


逸家心理免费咨询热线0755--88377834

如果你也在焦虑,请赶快拨打我们的电话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