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党争不但有逆案,还有顺案,这个“顺案”是什么鬼

 昵称413468 2017-02-27

不论在史学界,还是在历史爱好者之间,都流传着一句话——明亡于党争,由此可见明朝的党争现象十分严重。明末党派众多,有东林党,还有以地域划分的浙、楚、齐等党派,还有以职业划分的——阉党。

明末主要的党争则发生在东林党和阉党之间,二者的斗争贯穿整个天启年间,前可追溯到万历,后可延续到崇祯初期,最终以崇祯皇帝逼死魏忠贤、阉党崩溃宣告东林党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魏忠贤率领的阉党在天启年间作威作福,利用木匠皇帝不问政事对持有不同政见的东林党实施残酷的打击,大量东林党人惨遭迫害,很多人被折磨而死。天启皇帝无后,他的弟弟信王继承了哥哥的皇位,这就是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老板,他早就看阉党不惯了,等到自己上台,就于当年逼死了阉党的总头目魏忠贤。两年之后,崇祯皇帝又亲自为阉党钉上了最后一根棺材钉,崇祯二年(1629年),皇帝发布诏书将魏忠贤阉党所犯罪行定为“逆案”,将依附魏忠贤的党羽分为六等,分别治罪,重者处死,轻者削职为民并永不录用。崇祯皇帝为了将“逆案”做成铁案,还当众亲手焚烧了阉党所编纂、陷害东林党的《三朝要典》,以表示不允许任何人为此案说情翻案。

在崇祯皇帝高度重视的情况下, “逆案”确实也做成了一个铁案,很多名列其中的人一直都不能翻身,身败名裂,但是这个铁案却有一个期限——16年。

1644年,北京陷落,崇祯皇帝自杀后,江南的文武官员们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继位,史称弘光政权。弘光皇帝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主,大权掌握在首辅、前凤阳总督马士英的手里,而马士英的这个凤阳总督是别人帮他买的,这个人叫做阮大铖,他为什么要花钱买这么大的官给别人做呢?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基情,而实在是因为阮大铖有前科,他是阉党,被崇祯皇帝列在了永不录用的名单之中了,虽然他给当时的首辅周延儒送了两万金,但是依然不能被起用。但是钱都收了,是不可能退回来的,所以阮大铖推荐了自己的同年好友马士英,这样马士英就做上了凤阳总督。

阮大铖在崇祯年间一直不得录用,一直寓居在留都南京,并且一直在为自己的复出四处活动,声势浩大,而他的举动自然引起了南京的东林党和复社人员的不满,复社中的激进分子写了《留都防乱公揭》,并在南京城四处张贴传播,列举阮大铖的劣迹,想要将其驱逐出南京,颇有一番痛打落水狗的架势。

但是没想到,风水轮流转,阮大铖之前的那笔投资非常成功,几年之后,马士英因为拥立弘光皇帝登基有功而被拜为内阁首辅,当上首辅的马士英没有忘了阮大铖的情,就不顾东林党的反对将其起用,任命为兵部左侍郎。

重新回到政治核心的阮大铖自然要对东林党人进行反扑,为自己报仇,但是鉴于“逆案”是先帝崇祯皇帝钦定的,如果直接推翻“逆案”肯定会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所以阮大铖别出心裁的想出了一个主意——你们东林党用“逆案”来打击我,那我就用“顺案”来反击你们。

“逆案”对“顺案”,听起来很对仗,“逆案”很好理解,那么“顺案”又是什么呢?

“顺案”里的“顺”可不是孝顺、顺从的顺,而是“大顺”的顺,这可就暗藏杀机了,大顺是李自成建立的政权,国号大顺,而李自成又是逼死崇祯皇帝的罪魁祸首,是大明王朝不共戴天的仇人,在北京城破时有很多大明的官员都投降了大顺朝,期待成为新朝的高官,但是事与愿违,李自成很快被满洲八旗和吴三桂联军击败,仓皇西逃了。眼看大顺朝没有前途了,很多投降了大顺的官员们又纷纷南下,来到了新的南明弘光政权进行效力。

其中有一个官员叫周钟,李自成的宰相牛金星特别仰慕此人的才华,所以将其推荐给李自成,后来李自成登基的诏书就由此人所拟,在诏书中周钟将崇祯皇帝形容为“独夫民贼”,向大顺皇帝献媚。之后李自成兵败,周钟以为南北消息不通,自己的卑劣行径不会被发现,就南下投奔南明了。而周钟有个堂弟周镳是复社的重要成员,于是周钟就被阮大铖当成了“投靠顺逆”的典型,最终周氏兄弟被迫害致死,很多复社和东林党人也被牵连在“顺案”之中。阮大铖利用“顺案”成功的打击了东林党人,为自己报了仇。

阮大铖知道自己的“逆案”无法翻案,他就利用“顺案”对东林党人进行报复,完全顾抗清、恢复大局于不顾,最终导致了南明弘光政权的倒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