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国后出土九大金缕玉衣之二:中山怀王、楚王

 天宇楼33 2017-02-27


金缕玉衣是古代墓葬玉中等级最高、组合玉片数量最多的一种。也被称作“玉匣”,常见于汉代,金缕玉衣需要墓主人身份达到一国之君才能够享用如此高规格的墓葬形式。古人认为玉能够防腐,因此广泛的使用玉用作贵族墓葬的防腐。至三国时代曹丕认为此种形式劳民伤财,并且不具备防腐的功能,这种墓葬形式才告一段落。上博日前展出了徐州狮子山汉墓楚王的金缕玉衣,建国后出土的金缕玉衣,较为知名的共有九件。在这个专题中,小编将为您一一讲述这九件金缕玉衣的故事。今天为您讲述中山怀王、楚王金缕玉衣……


3.西汉中山怀王刘修金缕玉衣   


刘修墓位于河北定州八角廊村40号,古称中山之地,汉代沿用其名,今为定县县城,原有近16米高封土,周围围有城垣。由于长期风雨侵蚀,于1973年封土和城垣都以被挖平,部分墓口已显露在外,遂于1973年5月开始挖掘。



西汉刘修金缕玉衣,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金缕玉衣共用玉1203片,金丝2567克,墓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死于公元前55年。此墓曾在盗掘中被火烧过,这件玉衣是受过焚烧后的劫余之物,但色泽却更为缤纷。此玉柙分为头罩、脸盖、上衣前片和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等部分,共用玉片1203片,金丝约2567克,系分片连缀而成。玉柙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是著名的河北满城汉墓墓主刘胜的后代,死于公元前55年。



西汉刘修金缕玉衣呈黄色。包括头罩、脸盖、上衣前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左右足套及遮裆等部分。各部分别用玉片和金丝连缀而成,共用玉片一千二百零三块,金丝约2.567千克。玉片多为梯形和长方形,少数为三角形和不规则的四边形,正面抛光,色泽协调一致。金丝较粗,断面为圆形,两端细锐便于穿孔。连缀时为相邻四片的四孔用两根金丝由背面十字交叉对角相连,穿孔到正面后,再交叉向右拧成圆结。出土时左右裤筒的下部均截下一段,展开后盖在腹部;死者胳膊比袖筒短,两手放在袖筒内,可见这套玉衣比穿者身材略大。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眼盖两件、玉鼻塞两件、玉蝉形口琀一件、玉肛门塞一件、玉生殖器罩一件等九窍塞。


4.西汉楚王(第二代楚王刘郢客或第三代楚王刘戊)金缕玉衣   


楚王墓金缕玉衣的发掘,与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就是王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77年,王恺从洛阳市博物馆调回故乡徐州,一踏上这块充满浓郁楚风汉韵的土地,他就盯上了楚王陵。徐州城四周埋葬着西汉12代楚王,在王恺回来之前,徐州只能确定第一代楚王刘交的陵墓,其他十一个楚王谁也不知道葬在何处。王恺发誓要在后半生中找到这些楚王陵。到1990年,王恺和同志们一起共找到了6座楚王陵,它们是:北洞山楚王墓、驮蓝山楚王墓、南洞山楚王墓(两座)、东洞山楚王墓、卧牛山楚王墓。



1991年,他找到了楚王墓,惊人的考古成果。1984年12月的一天,山脚下砖瓦厂的一个民工正在挖地窖。忽然锹下“当”的响了一声,接下来,就出现了一个奇迹———继咸阳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之后发现的第三批兵马俑军阵———徐州彩绘兵马俑。此处出土的兵马俑有四条步兵俑坑和一条骑兵俑坑。整体看去,规模宏大,造型美观,雄壮威武,且塑造艺术与秦俑不同。秦俑以写实为主,而这些汉俑却是在继承秦代雕塑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即面部表情上具有写实的特点,而形体塑造上则运用了写意的手法,含蓄而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楚王墓中还出土了震惊中外的楚王金缕玉衣。该墓虽遭盗掘,但内墓道的三间耳室幸免遇难,保存了下来。总计出土2000余件(套)遗物,有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漆器、陶器、骨器等各类遗物。玉器共出土200多件,包括丧葬、礼仪、装饰、及生活用玉等方面。丧葬用玉包括玉衣、玉壁、镶玉木棺、玉板等;礼仪用玉包括玉戈、螭龙玉饰等;装饰用玉包括玉壁、玉璜、玉环、龙形佩、玉冲牙、心形佩、玉觽、玉舞人、玉剑饰等;生活用玉包括卮、高足杯、玉枕、玉带钩等。汉墓出土的玉器总体来说博大精深,挺拔生动,代表了楚国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修复后的金缕玉衣陈列在徐州博物馆展厅最显眼的位置。玉衣由上等和田白玉制成,温润晶莹。玉片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月牙形等形状,最大的鞋底片近9平方厘米,最小的手套片不到1平方厘米,有的厚度还不到1毫米。 玉片的表面抛光光洁度很高,打孔工艺也很规范。目前国内修复完整的玉衣有7件,一件玉衣由2000余片玉片拼缀而成,而这件玉衣用了4248片玉片,穿缀的金丝重近1576克,是目前国内出土玉衣中年代最早、玉片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美的一件。 修复后的金缕玉衣,长1.74米,从头到脚连成一体,非常像古代的盔甲。 由于玉片与金丝的长期接触,有些玉片已泛黄色,而有些玉片在散落后落到铜器上,所以就呈现出明显的翠绿色。



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从遥远的新疆运来玉料,再对每块玉片钻孔和磨光,编缀玉片还需许多特制的金丝,制成一套“金缕玉衣”所费的人力物力十分惊人。但对永生的狂热追求,导致了玉衣等丧葬用玉的高度发达。西汉人认为,魂与魄互相依存,而魄依附于身体,只要身体不朽,人就可以留住魂魄,在阴间延续原来的生活。王侯贵族们相信美玉凝聚了天地之精华,穿上玉衣便可尸身不腐,因此他们死后不仅穿上玉衣,连头部的七窍,甚至下阴和肛门,都配有玉罩或玉塞。葬在狮子山的这位楚王穿着玉衣长眠在玉棺中,玉棺长280厘米,宽110厘米,高108厘米。一面髹漆,一面镶贴各种形状的玉板,数量达2095块(复原后),镶玉面积接近9平方米,且多是来自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碧玉。棺体和棺盖两部分组成,为外棺。其内还有一套彩绘漆木棺,彩绘漆木棺放置由金缕玉衣包裹的楚王尸体。如果把金缕玉衣也看作成一副亲尸的棺材,那么这位楚王使用三套棺材,符合礼制关于诸侯王三棺的规定。镶玉漆棺制度所耗费的财力是诸侯国乃至西汉中央王朝都难以承受的,东汉朝廷规范葬玉制度,保留了玉衣,摒弃了玉棺。因此考古发掘中玉棺比玉衣更加罕见,狮子山出土的玉棺是全国出土的第二具。



这件金缕玉衣于1995年出土于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墓,现藏于徐州博物馆。通常西汉玉衣所用的材质是产自辽宁的岫山玉,而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这套玉衣却完全由上等的和田玉制成,玉色十分纯正,楚王陵金缕玉衣玉片总数为4248片,是目前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的玉衣。狮子山汉墓可能在两汉之交就被盗掘过,但所幸的是,当时玉器是只有贵族才能享有的专利,而普通百姓掌握则属于犯忌,如果盗墓贼盗走玉片,一旦出手,就会引起怀疑,因此玉衣上的金丝虽被抽走,但玉片完整保存下来,一片都不少。



除了玉衣之外,楚王墓还出土了玉棺,楚王的镶玉漆棺(经修复)。玉片为新疆和田青、碧玉。玉棺为木质髹漆,出土的时候棺木已经腐朽,玉板散落了一地。复原玉棺长280厘米,使用2095片玉片镶贴,玉片组成各种几何纹饰。玉片上的小孔中镶嵌的金泡钉已经被盗墓者洗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