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书是《人类思维中最致命的错误》,好难的一本书,阅读速度颇慢。到处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心理学概念,什么确信感,知道感,错误感,正确感,清晰感,信念等各种心理感受,如果把这些词的“感”字去掉还理解一点,加上一个“感”字都好象要脑外再加一个脑才能理解。读了一半,大致明白了一点,明天再看后面一半,看是否能印证自己明白的东西吧,后天上脑图。 作者提到的几本心理学的畅销书:(第十章)1、哈佛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戈尔曼反复强调理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能力——在做决定 时,理性思维能识别潜在 的有害情绪,并控制这些情绪不让它们对我们的决定造成影响。他还推测:我们可以知道哪些情绪本质上是有害的,也可以知道这些情绪何时会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不利影响。 问题:虽然情商理论强调了未被识别的有害情绪和情感能影响思维的清晰度,但是该理论最终还是回避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我们是如何判断自己的思维是否摆脱了错觉和不受怀疑的偏见的。 2、维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蒂莫西.威尔逊2002年《自我的陌生者》,有效地论述了潜意识 思维无法进行自我分析的原因:由于我们的思维都是在潜意识之外运行的,因此我们无法对潜意识进行直接加工。他认为我们看不到隐藏层的行为,而且自我意识 中的任何尝试都必须接受这种局限性。 问题:威尔逊等认知学家的观察使现代心理学陷入一场存在性危机中,当大量的认知发生在意识 之外时,我们会形成怎样的思维?自我不可知性与维特根斯坦的格言异曲同工:“对自己说不出口的就保持缄默。”,然而,强调自省和自我意识 的局限性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那么该怎么办呢? 3、《纽约客》的自由撰稿人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威尔逊的粉丝,在读完《自我的陌生者》后写了《决断2秒间》,在书最后,格拉德威尔非常肯定地说,我们可以训练我们的潜意识,从而使其做出更有利的决定,而且我们可以知道自己何时作出了最有利的决定。 问题:格拉德威尔将潜意识 决定随意分成了直觉、“看上去不完全理性”的内在感觉以及那些瞬间做出的潜意识 决定。然而,如果你用你自己“看上去完全理性”的感知能力作为决定理性与否的标准,那么理性又意味着什么呢? 《决断2秒间》另一个中文翻译是《眨眼之间》,二年前年过,已经不太记得里面的内容了。跟着作者的指引,再翻出来看看吧。 估计很少人会看到这,哈哈!看这些评论,大家应该可以知道作者的功力有多深了,也知道这本书有多难读了。 一个关于创意生成的想法:作者在第九章提出潜意识思维一直都在工作,威力巨大,一些可能性被自觉排除,另一些可能性则受到鼓励。有没有办法鼓励?什么样的行为会抑制? 让我想起了德波诺的横向思考法:用一个看似荒诞的结果,让意识(包括潜意识)自行去寻找逻辑联系,也让我想起《思维习惯革命》中通过观察自身的紧张反应而觉察到意识的被抑制,转换后,让意识能正常运转。两种方法都很有一定效果,其原因大概就是作者对于思维模型的解释。 我们也许如威尔逊所说的一样,我们无法对潜意识思维进行直接加工,但我们可以给它鼓励的环境,让它释放出解决问题的更多可能性——这也许是心灵鸡汤也能产生效果的原因吧! (微信公众号:xinqujun,头条号:业务员未来之路,关注创意营销,关注业务员未来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