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玫瑰色街角的人》背后的故事—博尔赫斯

 卡夫卡的寒鸦 2017-02-28

??《作家中的作家·博尔赫斯谈创作》,云南人民出版社


正如自1935年以来我在《恶棍列传》的前言中讲的那样,这篇小说是在斯蒂文森、吉·基·切斯特顿和约瑟夫·冯·斯特恩贝格描写强盗的难忘的影片这三方面的影响下写的。

我的意图是再现大约50年前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的气氛。同时也希望这篇小说真实生动,如在眼前,并且使故事像一种图表或对称的图形一样发展。人物出现在舞台上,说固定不变的,跟日常生活中的无拘无束与粗心大意故意不同的话。弗兰西斯科·雷亚尔在同一道门前叫过两次;第一次是为了进去吓唬人,向他所找的男子汉挑衅;第二次是为了死。这种对称的另一个例子是升起来的窗扇:先扔出去一把刀子,后来又扔出去一具尸首。这一切都是纯粹的舞蹈设计。后来人们把这篇小说改编成芭蕾舞、电影和剧本,便是确证。奇怪的是,阿根廷的读者总是觉得这篇小说是现实主义的。一些特别热情的青年有一次还问我,是不是真的目睹过那种场景。



博尔赫斯在《玫瑰色街角的人》电影拍摄片场


当我写这篇小说时,我很清楚地知道,事情不可能发生得那么富有戏剧性,甚至那么像歌剧。但是我认为,我可以来一点随心所欲的奇想。所有的阿根廷人都为一种想象的、英勇而神秘的,专门用在吵架斗殴和搬弄是非的人身上的过去感到骄傲。

小说通篇采用的语调,可以设想用口头语言。但是事实上,小说的句子用的是书面用语。语句是完整的,完全的。而在实际生活中,阿根廷人要讲完一句整话,却是罕见的。当说话人觉得听话人已经明白自己想说的事情时,就不再说下去了。《玫瑰色街角的人》的语言,有一些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变成习惯或方言的行话,称为黑话。这种语言基本上是独幕喜剧作家和探戈作曲家的一种手段。正如所希望的那样,几种术语词典,行话学院和阿根廷文学院,都赞扬了它。实际上,黑话只有那些被认为是黑话属于者的人才使用。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的小说家罗伯托·阿尔特有一次由于对黑话一无所知而受到记者同行们的指责。他说:


我害怕一辈子生活在郊区那些粗鲁而凶狠的人中间,所以我从来也不花时间研究这玩意儿。


小说的西班牙文题目中的“玫瑰色街角”意思是说那街角是玫瑰色的,或者说,是涂成玫瑰色的,指的是位于街角的百货店的墙壁。很久以前,那些百货店既是商店又是酒馆,人们在那里喝酒、打牌。这样的街角常常涂成各种鲜艳的颜色,就像别的小城镇的绿色、紫红色或蓝色一样特别引人注目。对我来说,玫瑰色街角象征着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它并不像某一位深奥的译者所设想的那样,和挂在胡利娅舞厅外面的红灯有什么关系。一家这样的娱乐场所可以取名叫“红灯”,接近 “红灯区”一词。从某种意义上讲, 《杂货店的牛仔》多少有点像后来的《玫瑰色街角的人》。



关于博尔赫斯的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