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塔川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意见

 三府尖 2017-02-28
安徽塔川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意见
发布日期:2016-09-19  作者:信息中心  来源:中共黟县县委办公室  阅读: 57次  字体:【

为进一步加强安徽塔川森林公园资源保护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人文景观,提升生态、文化和旅游价值,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旅游发展。根据《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和《安徽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度要求,结合实际,现就加强安徽塔川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黟县“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战略目标,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科学建设,规范管理,持续提升公园建管品质,努力将安徽塔川森林公园打造成国家级森林公园、独具特色的秋色观赏景区、生态旅游富民示范基地。

二、强化森林公园建设管理规划

(一)科学编制公园规划。结合自然条件优势和历史文化特色,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高标准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塔川秋色彩叶林保护规划等各项专项规划,加速形成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开展森林公园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规划,杜绝无规划或不按规划要求建设行为发生。

(二)规范开展公园建设。坚持“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的理念,协调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规范开展园区项目建设,提升公园景观品质和文化内涵。

1.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园区主游道、游览步道和防火道等道路设施,开展河道坝体修复工程,实施秀女湖清淤防渗及给排水工程等基础设施。

2.改造森林景观。按照园区自然生态条件,对森林公园实施林相改造,重点实施乌桕彩叶林保护发展工程、塔川景区竹类面积控制工程、马尾松天然林保护工程及桤木人工林逐步替换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持续提升多色彩、多层次、多功能的自然生态景观。

3.文化景点建设。依托地方深厚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以梓路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竹材古法造纸、竹雕、竹乐器为代表的竹文化,赛画眉斗鸟、云龙灯会名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注重文化保护传承,积极开发森林旅游和文化休闲项目。

4.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生态公厕和解说标识系统等旅游服务设施,着力解决节假日交通拥堵问题。进一步强化导游保洁队伍建设,注重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不断提升公园服务品质。

5.完善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强化古村落保护,严格拆建审批,持续保持景区环境协调;规范农家乐经营管理,提升“乡村客栈联盟”服务质量,打造生态旅游富民示范基地。

三、加强森林公园运营管理

(一)完善组织机构。成立安徽塔川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县编办、县旅委、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环保局、县规划局、徽黄旅游集团、宏村镇为成员单位,负责公园整体规划和建设,指导森林公园公园日常管理运营工作。

(二)健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和《安徽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创新管理机制,加速实现安徽塔川森林公园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公园范围内从事建设、经营、旅游及森林种植、采伐(采挖)等有关活动必须征得管委会同意;从事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管委会在规划、资源保护、开发建设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统一管理。

(三)强化管理措施。(1)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日常巡查,严防破坏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森林景观和旅游设施等违法行为发生,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污染环境、破坏设施等行为。(2)加强摊点和农家乐管理。严厉查处强买强卖、欺诈坑骗游客等违法经营行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杜绝食宿安全事故发生。严禁乱设摊点,对不符合规定的摊点及时予以整顿、拆除。(3)做好控违工作。严格禁止在森林公园内进行违反各项规划及影响自然景观的各类建设活动。禁止乱葬坟墓和土坟硬化,逐步实行景区内坟墓迁移工作。(4)强化卫生治理。建立保洁队伍,实行分段包干、专人管理,定期开展卫生大检查,确保做到垃圾及时清理,景区整洁有序。(5)强化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强化安全检查,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定期开展组织应急演练,强化游览高峰期和重大节会期间应急措施,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强化交通疏导,确保安全营运。加强重点景区、古村落、森林等消防安全,设立防火、禁烟、防溺水等安全警示标志,配备消防队伍和灭火器材,确保发生险情,及时消除。

(四)加强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资金,发挥县级财政投入、徽黄旅游集团融资、 招商引资等措施效用,确保“十三五”投入建设资金5000万元以上。同时,制定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提升资金综合使用效益。

(五)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方针,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责任制,强化预测预报工作和防治手段,重点做好毛竹食叶性害虫及马尾松毛虫防控,增强林木抗病虫害能力。加强森林防火、动植物资源保护等工作,落实森林防火目标责任制,保障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安全。

(六)合理开发生态旅游。依托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建设契机,加速与西递宏村、桃花源长廊等各大旅游景点串点成线,集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要素,放大公园自然生态资源优势,致力打造黟县生态旅游经济新增长点。

(七)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依托黟县旅游官方网络,徽黄、京黟旅游促销平台,借助中国森林旅游网站媒体,拓展县市级以外报刊、网站等媒体平台,加大内外宣传,提高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实现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

(一)保障公园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并用好各级扶持政策,整合利用县级财政投入资金、林业项目资金、徽黄旅游集团融资资金,全力推进森林公园保护性建设,持续提升旅游项目品质。

(二)发挥公园科普教育功能。积极借鉴成功地区先进经验,通过森林课堂、森林文化馆等途径,致力将公园打造成为生态教育基地,弘扬生态文化,提升公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意识。

(三)争取更高层次保护。按照国家森林公园的标准和要求,全面加强公园建设、管理、运营水平,争取晋升国家森林公园,实现永久保护和永续利用。

(四)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加强森林公园建设管理,采取积极稳妥措施,努力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生态风光保护及群众增收致富发展上开展示范引领,充分发挥生态富民示范效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