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名医妙用大承气汤起沉疴

 医道无涯 2017-02-28
大承气汤为仲景“寒下法”之代表方,载于《伤寒论》者十九条, 载于《金匾要略》者十条,此方组方精当,药少力专,效如桴鼓。然因其作用峻烈,初涉临床者多未能领悟该方之奥妙,致使明珠蒙尘,甚为遗憾。特分享历代医家以此方屡起沉疴之佳案,以飨同仁。

古今名医妙用大承气汤起沉疴

高热谵语,泻水恶臭(张琪医案)

单某,男,57岁,1974年11月5日初诊。

高热10余日不退,体温39~39.7C,在某医院住院,拟诊为肠伤寒,但未査出伤寒杆菌,故未确诊。经用多种抗生素治疗,高热不退,邀余会诊。

患者壮热神昏谵语,舌苔黄燥,脉沉实,但已腹泻多次,泻出污水奇臭难闻,腹部坚硬拒按。

辨证:阳明腑实,热扰神昏。

立法:泻热攻结,急下存阴。

方药:大黄25克,芒硝25克(冲),枳实20克,厚朴20克,水煎,两次分服。

11月6日复诊:遵嘱服药1剂,于当日夜间燥屎十余枚,坚硬如石,高热渐退,神志转清,继服一剂。

11月7日三诊:服药后又下燥屎及稠状粪便甚多,奇臭难闻,热退神清。此燥屎已尽,腑实已除,宜以养阴和胃之剂善后调理。

按语:本例壮热神昏,舌苔黄燥,脉沉实,据此脉证,辨为实热内结,扰及神明,耗伤阴津,欲用急下存阴之法,投泻剂治之。

但其陪护家属及经治医生皆曰病人已腹泻多次,担心不堪再泻。余以手触其腹部硬满拒按,察视病人泄泻,见其泻下污水奇臭难闻,知乃阳明腑热,燥屎已成,而致热结旁流,不急下之不可救其危,故以“通因通用”之法,用大承气汤投之。果然其效如鼓应桴。(《张琪临床经验辑要》)


瘟疫谵语(王三尊医案)

蒋星弁仆人,二十余岁,仲秋患疫。一医始以麻黄汤发汗,终无汗。一医数下之,皆稀粪,不愈。

予视时,已过经矣。肚皮黏腹,谵语,口渴,舌无苔,脉虚数。屡服清火药,小便已白,而余症不解。

脐下筑筑动气矢气甚臭大肠必有结粪也。以大承气汤小其制,下结粪数十枚,继自汗而愈。

此证舌无苔,小便已白,脉小数无力,肚皮黏腹,全似虚证。惟谵语,矢气甚臭,无汗,脐下跳动,是为下证

《内经》脐下动气不可汗下之语,不可泥也。(《医权初编》卷下)


伤寒厥证(施沛医案)

一人伤寒,九日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咸谓阴症。

诊之,六脉皆无;以手按腹,两手护之,眉皱作楚按其趺阳,大而有力,乃知腹有燥矢也

欲与大承气汤,病家惶惧不敢进。

李曰:吾郡能辨是症者,惟施笠泽耳。

延诊之,若合符节。遂下之,得燥矢六七枚,口能言,体能动矣。故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此垂绝之证耶?(《续名医类案·伤寒》卷一)


不寐(钱国宾医案)

陕西喻少川,久以开毡店居杭,体厚刚健,偏嗜炙烳,性躁动肝气,年逾五旬,终夜不寐者六年,用痰火气血之药多矣。

早晨诊候,寸关洪浮有力,若坚实之象,惟两尺脉大。

熟思之,以脉论,肥人当沉,今六脉洪浮有力以症论,上身怕热,足反畏冷以药论,清补俱已尽服。

《难经》曰:人之安睡,神归心,魄归肝,意归脾,志藏肾,五藏各安其位而寝。

且夜属阴主静,日属阳主动,阴阳和平,安然寤寐。

此六年不睡,乃阳亢症也,当大泄其阳,使阴气渐复,则寐矣。

用大承气汤加大黄二两,泄十余行,其人昏倦,睡数日方醒,进以粥食愈。(《续名医类案·不眠》卷二十一)


癫狂(王好古医案)

彰德张相公子谊夫之妻许氏,乃状元许先之女,绍明之妹也。

病阳厥怒狂,发时饮食四五倍,骂詈不避亲疏,服饰临丧,或哭或歌,或以刃伤人,不言如哑,言即如狂,素不知书识字,便读文选。

人皆以为鬼魔,待其静诊之,六脉举按皆无,身表如冰石,其发也叫呼,声声愈高。

余昔闻洁古老人云:本经言夺食则已,非不与之食而为夺食也,当以药大下之而使不能食,为之夺食也。

予用大承气汤下之,得脏腑(指肠垢)数升,狂稍宁;待一二日复发,又下之,得便数升,其疾又宁;待一二日又发,三下之,宁如旧。

但不能食,疾稍轻而不已,下之又五七次,计大便数斗,疾缓身温,脉生,至十四日其疾愈,脉如旧,困卧三四日后起苏,饮食微进,又至十日后得安。(《阴证略例·海藏治验录》)


经年头痛(赵明锐医案)

吕某,女,50余岁。患头痛十多年,间作间止,经断续治疗未愈。因该形体较消瘦,前医多以虚证论之,偏以补气、补血,或气血双补之法,虽经医甚多,但十数年来未见显效。

据诉,头痛多发生在盛夏,或受热、着风、情绪不佳而引起。

初诊时正在发病,正额头痛如劈痛苦万状面部自觉灼热汗出口干舌燥渴而能饮大便三四日未解小便短赤脉实大舌质赤老苔有芒刺

证属阳明实热,腑气不通,上冲头部。

服大承气汤一剂,解下燥粪少许,头痛稍有好转,脉舌如前。

考虑药轻病重,未能彻底攻下。再投原方,服后次日泄下燥粪甚多,恶臭异常,其中并夹杂有紫血块,头痛及诸症十去其八九。续服增液承气汤而愈。随访二年未复发。(《经方发挥》)


重感冒后目不了了(赵明锐医案)

韩某,男,21岁。于8个月前,患重感冒,经治愈后,遗眼睛视力不佳。患者口干,舌燥,喜饮,溺短,便燥,脉大而实。

据此脉证,为热邪伏里,灼伤津液,不能上润于目所致的“目不了了”、“睛不和”

宗仲景启示,以大承气汤试之,讵料应手取效,两剂而愈。

以后凡遇到热邪伤津而致的视力不佳,眼光朦胧缭乱的患者,投以大承气汤,大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经方发挥》)


茧唇(张山雷医案)

壬子四月,赵氏童年,环唇四周寸许紫黯坚硬,干燥胀痛,唇内红活,而唇外木硬如牛皮,搔之不知,但干结而尚未裂。

此症殊不多见,亦茧唇之类。询之大府不行小溲短赤口气

断为脾胃实热无疑。迳投大承气加清胃化痰软坚之品,二剂腑行而愈。(《古今医案平议》第四种之第二卷)


噎膈(翟竹亭医案)

余姨母,五十五岁,患噎膈证,自觉咽喉间有物挡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气上冲逆,嘈杂难受,饮食减少,形容憔悴,日吐痰涎约碗许。

招余诊治,诊得胃脉沉实有力,肺脉洪大,此是子母俱实之证。

肺主肃杀下降,脾主津液,肺气不降,则脾之津液不能独行,津液化为痰涎。

究其本源,实因大肠之燥而成。

余用大承气汤服一帖,大解二次,下干粪三十余枚,坚硬如石子,病去二三。又服二帖,燥粪已尽,后见溏便,诸症十全。

此证倘作真噎膈治之不愈,死者无言,医者不醒,必归咎于命。命之一字,乃医家藉口,以谢病人,告无过者也。(《湖岳村叟医案·妇科门》)


腹痛,二便闭(李铎医案)

曾香未客,患积热腹痛,医以疏寒消滞药迭进无效。痛极时大汗如雨,十指微冷,神昏懒言,更请一医,见其形状,不究虚实,作阴寒治,拟投附桂理中。

病者未敢遽服,延余诊视,脉沉而弦数,两颧赤,舌苔黄,口不渴,二便闭,胸腹胀痛,手不可按。以脉症细为推究,显属实热之象。

但何得指冷大汗?因思内有实热,阳明痛极,必汗出指冷,其神昏懒言,乃痛难支持之故。

若三阴虚寒之痛,必面青背曲,喜重按,下利,此为明辨耳。

遂以大承气加槟榔攻之,—服二便通利,痛随利减,再剂胀痛如失,此正古人谓通则不痛之义也。(《医案偶存》卷九)


臌胀(范中林医案)

范某,女,22岁。成都市龙泉区长风乡,农民。

病史:两岁时开始患胀,其后发展到全身皆肿,肌肉变硬。下阴常流黄水,臭味异常。十多年来,病魔缠身,其父为之四处求医,未见显效。

1969年8月,前来就诊,按阳明腑证论治,服药2剂后基本治愈。

诊治:腹胀如鼓,胸胁满闷,皮色苍黄,全身肌肤胀硬。大便常秘结,所下如羊粪,已四日未行;下阴不断渗出臭黄水。舌质深红,苔黄燥,脉沉实有力。

此为阳明腑证兼水热互结。

法宜峻下热结,兼逐积水,以大承气并大陷胸汤加味主之。

处方:生大黄18克,厚朴30克,枳实30克,芒硝30克,甘遂15克(冲服),芫花15克(冲服),桑皮60克。

先服一剂,泻下燥屎十余枚,并臭秽黄水甚多,腹部硬胀消失大半。续服一剂,胸腹肿胀皆消,全身肌肤变软,下阴外渗之黄水亦止。

因自觉病势顿减,加以客居成都,经济困难,遂自行停药回家。

不久患者邻友来告,已康复如常,1979年7月追访,病愈结婚,并生一子。十年来身体一直很好。(《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少腹积块(赵明锐医案)

一患者,女,40岁,患病半年,身体很虚,骨瘦如柴,饮食难进,胃腹胀满,胸满喘促,大便不通,曾经多方医治。

医者一见此状,即断为虚证无疑,或谓气虚,予以补气;或谓血虚,予以补血;或认为气血均亏,拟以双补;或给止喘之西药;或谓腹中有恶性病变。

诸说纷纭,莫衷一是,辗转治疗半年,无寸效。诸医束手,患者待毙。

后经友人介绍延余诊治,细观其诸症,虽然一派虚弱之象,但少腹部可触及积块,自觉下坠疼痛,常以两手扶持,方能行动。舌苔黄厚,脉尚有力

又阅前医药方,皆为峻补之剂,余告病家,此为虚中夹实,虽身形虚羸至极,但胃肠结有实邪,阻碍其脾胃消化吸收之功能

此时水谷尚自不能运化,安能吸收补养之药乎?

前医只知其虚象,未见其实邪,即使有人虑及其实,在此种情况下,也不敢用泻下攻克之剂,屡用补剂,致肠胃之实更实,气血之虚愈虚。遂给以大承气汤一剂。

服药约二小时后,开始腹痛,难以忍耐,举家惶惶,以为用药有误。

余告曰:此是药力所致,再过片刻必有发作。

果应我言,过二小时后,腹痛肠鸣加剧,泻下数次,量颇多,皆为各色污秽之物,秽臭异常,泻后顿觉浑身轻快,即思饮食,腹畅喘平,腹中积块消失。

次日即能进一小碗面条,随后给予健脾补气之品调补,病情日趋好转,继而痊愈。(《经方发挥》)


急性肠梗阻(门纯德医案)

仝某,男,40岁。正值劳动时突然腹痛,蜷屈俯卧,嚎叫不已,抬至公社医院,诊为“急性肠梗阻”,因医院条件太差,不能施行手术救治。

此时,余正在此地巡回医疗,应邀诊之。

见:面赤身热,腹痛拒按,其脉洪大滑数,遂疏与大承气汤令速煎服。不足一小时,患者下床欲便,便后安然如常。(《名方广用》)


痢疾(翟竹亭医案)

北门内杨姓妇人,年七旬,禀赋甚厚。六月患痢一月未瘳,某医用十全八珍等汤,服十帖不愈。

请余诊治,六脉有力有神年虽老确属实证,如贼在室,理应驱逐,用大承气汤一帖,泻下燥屎如核桃大五六枚,饮食大进,不治痢而痢自止。(《湖岳村叟医案·痢疾门》)


腰尻脊胯俱痛(张子和医案)

一人六十余,病腰尻脊胯俱痛,数载不愈,昼静夜躁,大痛往来,痛作必令人以手捶击,至五更鸡鸣则渐减,向曙则痛止。左右及病者皆作鬼神阴谴,百方祷祝无验。

淹延岁月,肉瘦皮枯,饮食减少,暴怒日增,惟候一死

张诊其两手脉沉滞坚劲力如张,谓之曰:病虽瘦,难于食,然腰尻脊跨皆痛者,必大便坚燥。

其左右曰:有五七日,或八九日见燥粪一块,如小弹丸,结硬不可言

曾令人剜取之,僵下一两块。浑身燥痒,皮肤皱揭,枯涩如麸片

既得病之虚实,随用大承气汤,以姜、枣煎之,加牵牛头末二钱。

不敢言是泻剂,盖病者闻暖则悦,闻寒则惧,说补则从,说泻则逆,此弊非一日也

及煎服,使稍热咽之,从少累多,累至三日,天且晚,脏腑下泄四五行,约半盆。

以灯视之,皆燥粪痹块及瘀血杂脏,秽不可近。须臾痛减九分,昏睡如常人。

至明日将夕,始觉饥而索粥。温良与之,又困睡一二日,其病尽去。次令饮食调养,日服导饮丸、甘露散滑利便溺之药,四十余日乃复。

盖虚结与闭,虽久犹可解而决去。腰脊胯痛者,足少阳胆经之所过也。

《难经》曰:诸痛为实。又痛随利减,不利则痛何由去?

故凡燥症,皆三阳病也。病者既痊,寿乃八十岁。(《续名医类案·腰痛》卷十九)


痉证(黎庇留医案)

里海辛村潘塾师之女,八九岁,发热面赤,角弓反张,谵语,以为鬼物。

符箓无灵,乃延予诊。见以鱼网蒙面,白刃拍桌,而患童无惧容。

予曰:此痉病也。.非魅!切勿以此相恐,否则重添惊疾矣。

投以大承气汤,一服,即下两三次,病遂霍然。(《黎庇留医案》)


痿证(李中梓医案)

朱太学,八年痿废,屡治无功。

诊之,六脉有力,饮食如常

此实热内蒸,心阳独亢,症名脉痿。

用承气汤下六七行,左足便能伸缩。

再用大承气,又下十余行,手中可以持物。

更用黄连、黄芩各一斤,酒蒸大黄八两蜜丸,日服四钱,以人参汤送。

一月之内,去积滞不可胜数,四肢皆能展舒。

曰:今积滞尽矣。煎三才膏十斤与之,服毕而痊。(《续名医类案·痿》卷十三)

推荐关注:全新大家中医3.1,推出【工作室】功能,帮您树立个人口碑,积累优质患者,打造属于自己的中医工作室,助您实现“半日临证半日读书”的梦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