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团战略的升级及未来九大趋势,纯干货!

 快读书馆 2017-02-28



和君官方网站:www.hejun.com

欢迎各类媒体平台转载及合作:mbc@hejun.com



文:和君集团战略与集团经济研究中心 研究员 孙永军


集团战略本质是顶层设计下的 “集团经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受博弈和情势、企业价值与公司治理理论发展影响,社会上对集团战略的认知千者千言。从本质上讲,集团战略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1.0版本,集团战略=加总战略。


背景: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加快,个体经营迅速崛起,业主经营主权下的单体公司价值逐步让渡到经理人主权的集团价值,集团经济的功能逐步显现。在此背景下,为实现企业快速成长,集团型公司往往通过堆量的形式,将不同子公司业务做加法,进而做大集团规模。


特征:本阶段的特征主要有三个,一是子公司往往强势、自由、独立;二是集团价值取决于子公司拉动,因此集团往往会采取多增长极打造的模式做大子公司业务;三是集团总部功能尚未体现,总部的职能重点在于服务子公司战略。

往往集团在形成初期,为了快速做大规模,会采取加总战略的模式。


第二层面:2.0版本,集团战略=集整战略。


背景:在集团经济发展过程中,经理人控制的局面进一步升级,所有权与经营权之争日益激烈。而随着国外集团管理理念的引入以及我国国内公司治理体系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集团具备了整合的能力。同时,受产业竞争加剧、产业政策引导,资源进行了集中和集聚,单体突围难以保持这种增速,如此对分散的子公司或业务板块进行整合,成了集团关注的重点。


特征:一是集团开始进行顶层设计,通过范式进行引导;二是集团总部功能逐步强化,加强对子公司或业务板块的整合。

集团在形成一定体量规模,通过运营效率的改善,可以实现再增长。


第三层面:3.0版本,集团战略=生态战略、平台战略、智慧战略、数据战略。


背景:一是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兴起,改变了企业的治理形态,也改变了企业的资产形态,资产不再是单单的资源、资本,更是数字化、虚拟化的;二是政府双创机制等政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引导;三是企业经营方式由经营业务向经营时间、经营数据、经营空间转移。


特征:一是集团总部不再局限于能力之外的业务,而是开始做平台,通过平台嫁接整合外部资源;二是子公司以虚拟实体、要素实体的形态存在,逐步成为常态。


综合而言,集团战略三层面升级图谱如下:



面向未来,集团战略将初步呈现九大趋势:


趋势一:回归本质、专业化经营。世界经济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特普朗上台后引发的黑天鹅效应持续发酵),国与国之间的合纵连横局面更加复杂。在高度不确定环境下,回归本质成为不少集团型企业的战略选择,尤其是以GE为代表的制造主导型企业表现更为明显。


趋势二:产业经营无边界化。科技技术的发展,将促使跨界成为常态,如智能化、云平台、大数据等,将驱动集团战略由内向型的价值链到外向型的供应链、产业链、生态链集成拓展。不少集团型企业开始围绕核心源头(客户、场景、资源等)不断跨界延伸,无边界引发的降维打击将成为常态,尤其是以互联网巨头为代表。


趋势三:资本驱动常态化。在我国供给侧、调结构、转型日益深入的情形下,资本仍将是产业整合重组的重要力量,资本有助于实现要素的再次集聚。


趋势四:顶层设计化。依靠历史上获取机遇性红利实现发展的情况将越来越少见,集团型企业将更加关注顶层思维,道胜与势、势胜与术、有系统的规划胜过无系统的战略。


趋势五:系统认识跃迁化。一是时间认知,时间函数;二是系统升级,由机械系统到有机系统到演进型复杂系统;三是空间升级;四是多维层级交错混杂(小企业的投机,中企业的聚焦,大企业的创新,超大企业的垄断,及各种追赶者的搅局并存)。


趋势六:场景化。时间消费的升级,供给端变革逐步向需求端变革转化,场景+互联网成为需求端核心驱动,不少消费型集团企业逐步转向场景型业务、平台的构建。


趋势七:时间升级化。在碎片化时间内,由静态的竞争战略走向动态的柔性战略,情景战略、学习型战略、大数据型战略。


趋势八:智慧化。由战略循环到自我反馈优化,信息化运作到组织智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战略、数据战略


趋势九:集成化。由经营资源要素到经营环境要素,再到社会要素集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