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疗法的应用

 昵称34246721 2017-02-28

冷疗法是应用比人体温度低的物理因子刺激皮肤或黏膜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温度一般为低于体温或0℃以上。不同的治疗时间及治疗方法的冷疗,产生的作用亦不相同,通过短时间的低温度刺激,可以增高组织的兴奋性,而持续长时间的寒冷刺激,会降低组织的兴奋性。

冷疗法的治疗作用

(一)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兴奋作用 短时间的低温度刺激会使组织的兴奋性增高。

2、抑制作用 长时间持续的进行低温刺激会降低组织的兴奋性,使肢体暂时丧失功能。

(二)对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

1、对周围血管的作用

①促进作用:短时间的低温刺激,刺激部位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出现反应性充血、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可防止组织因缺血而导致损伤。

②抑制作用:长时间的冷刺激(超过15~30分钟),皮肤会发绀变冷,可以改变血管的通透性,防止水肿和渗出,对急性期炎症性水肿、创伤性水肿及血肿的消退有着良好的疗效。

2、对心血管的作用

①对血压的影响:冷疗可使外周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对于正常血压的病人,血压升高不超过10mmHg,而对于血压高的患者,血压影响较大,甚至会加重病情,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要慎用。

②对心功能的影响:对心脏局部进行冷敷,可使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减少,心肌炎、心内膜炎的患者可以采用。

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①促进作用:在腹部进行7~14分钟的冷敷,会增强胃肠道的反射性活动,促使胃液分泌增多。

②抑制作用:引用冷水时,会使胃的血流量降低,胃排空时间延长。

③止血:胃出血或上消化道出血时,可在病灶部相应的体表部位进行冷敷,可达到止血的效果。

(三)对肌肉的作用

1、兴奋作用:短时间的冷刺激会使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增高,促进骨骼肌收缩。

2、抑制作用:持续的冷疗刺激会降低肌肉组织的兴奋性,使肌肉的收缩期、舒张期延长,可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

(四)对皮肤及组织代谢的作用

冷刺激可以使皮肤、肌肉和关节的温度降低,皮肤在将至冰点前会出现刺痛感,触觉敏感度降低,导致皮肤麻木。将至冰点时,皮肤会变白发硬,继而出现轻度隆起,称为凝冻。停止冷疗,凝冻现象消失,皮肤恢复正常。

(五)对炎症的反应

冷疗可促进局部组织血管收缩,降低组织代谢,抑制血管的炎性渗出和出血,可缓解疼痛,对急性炎症有着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是对急性炎症过后的病人,会造成局部组织的损害。

冷疗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

1、冷敷法

①冰敷袋法:将冰水混合物灌入水袋中,敷在患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②冰贴法:又可分为直接冰敷法和间接冰敷法。直接冰敷法是将冰块直接放在治疗部位,这种方法刺激性较强,所以时间一般较短,多为5~10分钟;简介冰敷法是将冰块和治疗部位的皮肤用衬垫隔开,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③循环冷敷法:使用循环冷疗装置进行治疗。

④冷敷布法:将毛巾类的布料放入冷水中完全浸湿,然后拧去多余的水分,再将毛巾敷于患处,每2~3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时间一般进行20~30分钟。

2、浸泡法

①局部冷水浴:将治疗部位直接浸于冰水中,然后迅速拿出,会有微微刺痛感,然后再次浸于水中,时间逐渐延长,反复进行,如此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痉挛,恢复肢体的运动能力,只要适用于手、指、肘等关节以及偏瘫患者肌痉挛的治疗。

②全身冷水浴:患者将身体全部浸泡在冷水中,时间以病人出现冷反应为准。主要适用于全身性痉挛的患者,有利于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

临床应用

(一)适应症

1、急性疼痛和痉挛:如急性扭伤、落枕、残肢痛、偏瘫或截瘫的肌肉痉挛;

2、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的早期血肿和恢复期的肿胀,如腱鞘炎、撕裂伤、滑囊炎等;

3、烧烫伤的紧急处理:适用于烫伤或烧伤面积子在20%以下的患者,早期浸入冰水中直至疼痛感消失;

4、高热、中暑的物理降温等

(二)禁忌症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高血压病,心、肺功能不全;

2、对冷过敏者;

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皮肤感觉障碍,言语、认知功能障碍者;

注意事项:治疗前应向患者说明治疗时会出现的症状和不适,避免引起冻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