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比现在的快递差多少?

 茂林之家 2017-02-28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比现在的快递差多少?我国古代公文传递靠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设一个。一旦公文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三百里,遇紧急情况可达四百里、六百里,最快达八百里。传递紧急公文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马累了即在沿途驿站换马,确保连续飞跑,在最短时间内送达。所谓的“八百里加急”,表示情况最紧急,速度最快。

唐代诗人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曾生动描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诗中把驿骑比做流星,可见速度之快。唐代官方规定,快马要日行一百八十里,再快些要日行三百里,最快的则要日驰五百里。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唐玄宗则在长安华清宫,相隔三千里但六日之内就知道了,可见传递兵变奏章速度每天即达五百里。若是八百里加急,那真是快得不能再快,也要四天时间。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比现在的快递差多少?《大唐六典》记载,唐代驿站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专事驿务人员达二万多人,其中仅驿兵就有一万七千人。驿递分陆驿、水驿,驿站设驿舍,配驿马、驿驴、驿船,服役者称“驿丁”、“驿夫”,“驿卒”或“驿隶”。他们日常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陆路驿丁,无论酷暑严冬,暴雨狂风,都要身背文书袋奔驰在驿路上,此外还要兼管扫洒驿庭等杂事。

唐代法律对驿递过程失误处罚规定很细,稍有差错便要严惩。如驿长须每年呈报驿马死损肥瘦,经费支出等情况,驿马有死损负责赔偿;若私自减去驿站人马,则“杖一百”。对驿丁处罚更严,驿丁抵驿须换马更行,若不换“杖八十”;凡在驿途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则“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处徙罪二年。对从事有关驿递要务的官员,处罚亦很严厉。当时有一负责签发公文的员外郎,在处理一份从河北发配到岭南的囚犯文书时,本应向河北、岭南两处发文,只因夜深疏忽只发到岭南一地,结果即遭免官,丢了乌纱帽。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比现在的快递差多少?而执行八百里加急重要任务,尤其是传递紧急军事文书,唐律规定如耽误罪加三等;因书信延误而遭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泄露重大机密者,亦处绞刑。当然,“八百里加急”一般极少用,而一旦动用便为军国紧急要事,累垮乃至累死驿丁便不足为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