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经典课程《大学》第一讲——何为大学之道

 朴面素心 2017-02-28

国学经典课程《大学》第一讲——何为大学之道

(文章来源于汇贤雅国学苏兴老师)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想要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就要走《大学》建构的“大学之路”。

何为《大学》之道

阳明先生在教学生的时候,也经常先讲《大学》的章节。所以,对于初学者先定其心意,以授其《大学》之章节(大学问)。那么《大学》里面,它相对的是小学的学问。什么是小学呢,小学讲的是洒扫、应对、进退,一个小孩子如何接人待物,如何把自己的身心,把自己的一些基本的小事情做好,做好小事的基础打好了,我们可以做大的事情了,做大的学问了,有大的心态,大的心量做“大人”了——所以开始学《大学》。

《大学》里面内涵非常的深,有一位大儒就说了一句话,说《大学》的第一段,把一切做人的学问全讲透了,把一切‘人道’讲通了,所以说《大学》里面的内涵非常的深刻,我们先解解这个经题,什么是‘大学’。

国学经典课程《大学》第一讲——何为大学之道

第一个字是‘大’,‘大’有多重的解释。有古德解为‘大人之学’,像宋儒朱熹朱夫子解成‘大人之学’;也有学者解成‘大道之学’。是你从‘小道’通于‘大道’的学问,实际上道没有大小,是指从做小事,做一个小的基本的修身到治国平天下,这么一个大道之学。那么这个‘大’,按照有的佛家的大德解释,是通体心量之大。因为我们的心是能涵包太虚的,心能容万法,心能含万物,所以这个大是指大的心量,大的心态,大的心胸,而这个大,我们这三种解释,有矛盾吗?实际上是没有矛盾的。

当你有一个大的心态的时候,有一个大的心胸,大的格局的时候,你方能成‘大人’,这个‘大人’指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心胸打开之后,按照我们古德的解释,什么是大人呢?

国学经典课程《大学》第一讲——何为大学之道

按照《易经》里说,‘大仁者,与天地合其德’,他的心胸格局像天地一样;按照阳明先生讲,大人者,他能与天下万物通为一体,即:通体之大仁。我和他人,我和每一个事物,我能体会他,能理解他,我的心能包容他,我的心能体会他,通体之大仁。当一个人有这么一个涵养的时候,当一个人有这么一个心态的时候,他方能行大道。因为道是人行的。

所以说大学者实际上是大仁之学。一个人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于鬼神合其吉凶者,是为大人。

国学经典课程《大学》第一讲——何为大学之道

那么这个大人的学问,大人行大道的学问,记载于《大学》之中。所以这个‘大’字大家要明白,不是指的成年人,是指的有大的心胸格局,他能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与日月合其明、于鬼神合其吉凶,他能通体。我和你能打成一片。这种人方为‘大’。当然,它的根本止于我们的心,所以这个《大学》,‘学’者我们讲过是‘觉’,它是内心的觉悟。

所以讲大学之道,如何达到大学,道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要行的一条路,从此到彼,从这里的因达到我想达到的一个果,从因到果,从此岸到彼岸的一条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有古德就讲,这前八个字,已道尽了大学的内涵以及圣道之纲领。

大学之道,在哪里呢?在“明明德”。那么这个“明德”是什么呢?

是我们每个人本身所具有的性德。每个人本性里面,按照佛教的解释:“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个自性里面能打通一片,能生万法的。所以这个明德之性,是我们每个人所具备的。但是我们的明德之性被后天的欲望、习气、被社会的影响、被他人、朋友的一些不好所带动遮蔽住了。所以要使它彰明显明。

国学经典课程《大学》第一讲——何为大学之道

按照《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本来我们的心性是纯善的,但是性相近,习相远。这些习惯,不同人对他的带动,社会对他的影响,他的心蒙蔽了!一些私欲,一些巧伪,一些其他的等等不好的信息能量,使他的自性被遮蔽住了!而我们大学之道的核心在什么呢?在“明明德”。所以第一个明,是动词,指的是彰明显明。使我们本具的性德被覆盖住了——打开来,这就是彰明显明了。

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把我们内自本具有的明德之性,把我们本具有的良善之性,一点点的通过圣道的学习,通过一点点遵照古圣先贤的教诲,遵照规律,遵照圣贤对于我们指示的行,一点点的去行出来,然后我们的明德之性开始开启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