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联的工与宽

 陋室书屋2 2017-03-01

对仗对联的工与宽,原先是跟字义的粗略分类还是细致分类有关的。就名词说,上下联不仅要名词对名词,而且要求把名词分门别类,细致划分,然后同一小类的字词互相配对,这才叫做工对。比如: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上联的“月”对下联的“风”两者都属天文类的字,上联的“针”对下联的“线” 两者都属器物类的字,就叫做对得工整。

  为了写成工对,通常有下列办法:

  一、分类记忆大量字词。列举其中几类的部分字词:

  天文:月、日、云、星、雪、霜、风、雨、雾、霞等;
  地理:峰、山、谷、壑、江、湖、海、田、岭、原等;
  时令:岁、时、夜、晨、春、夏、秋、冬、早、午等;
  动物:马、牛、羊、鸟、鱼、犬、鹿、猴、鸡、虫等;
  植物:松、桃、林、桂、菜、竹、花、草、柏、李等;
  人伦:父、母、兄、弟、姐、妹、舅、婶、儿、孙等;
  身体:眼、耳、鼻、舌、口、手、脚、腰、血、泪等;
  宫室:房、廊、亭、榭、庙、寺、宫、殿、斋、闺等;
  服饰:帽、领、袖、鞋、衫、裤、袜、巾、丝、棉等;
  器物:笔、墨、纸、砚、刀、剑、锄、钩、针、线等;

  上列几类,不过冰山一角。古代有类书,专门为名词分细致分类。如唐代诗人白居易自编的类书《白氏六帖事类集》,共分事类一千三百六十七门,附五百零三门,合计一千八百七十门。

  二、利用颜色、方位、数字这些类别的字,去构成对仗,容易给人工整的感觉。

  颜色除“红黄蓝白” 之类,还有:赤、翠、碧、赭、玉、粉、皓、素、彩、苍、朱、丹、绯、金、银、玄、黔、缁……

  方位除“东南西北” 之类,还有:外、里、后、左、右、上、下、边、前……

  数字除“一二三四”之类,还有:两、数、几、半、点、再、诸、众、对、少、双、孤、独、群、单、多、全……

  举杜甫的几副对仗证明一下: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郑驸马池台》)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忆锦水居止》)

  碧如湖外草,红见海东云。(《北征》)

  三、运用借对的方法达到工对。

所谓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的甲义的同时,又借用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借对有借义的,也有借音的。例如:
    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这副题明成祖观灯的对联中,下联的“永乐”就是用“永远快乐”的联意的同时,借其来表示明成祖年号的意思来与上联的“大明”相对。又如传统联: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这副对联的“红白”指两种酒,“东西”在表明物件意思的同时,借其方位意思来对上联的“南北”。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按:古代八尺曰寻,倍寻为常,借用上联的“寻常”有数词意义,与“七十”相对。    

  除了“借义”,还有“借音”,即“字面上用的是甲字和乙字相对,骨子里又取与甲字谐声的丙字跟乙字相对”。例如: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按:借表珠宝的“珠”为表颜色的“朱”与“白”相对。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无题》)
    上联的“沧”本意是“寒”的意思,因与“苍”同音,这里便借以表示深绿色的“苍”同“蓝”相对。又如清朝彭玉麟题合肥城隍庙联:
    
任凭尔无法无天,到此间孽镜台前,还有胆否;
    须知我能宽能恕,何不把屠刀放下,回转头来

    上联“孽镜台前”的“台”,借其音来表示动词“抬”,与下联“屠刀放下”之“放”相对。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当句自对去组织工对。这个问题,留待另文讨论。

  工对的对称性最强,艺术效果好,写作者努力经营,确实应该。但工对不一定就是好对,不能以求工为最高目的。

  有人给“一江春水向东流”配了个上联,说:“两岸秋山朝北动”。从字面意义看,确实够“工”了,但制联者却已不自觉地违背了事理,“山”怎么会朝北动呢?也不通顺,“向东流”是“流向东”的意思,而“朝北动”是“动朝北”的意思吗?

  过去有个读书人,作了两句诗:“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另一人见诗后叹曰,君家命如此之苦耶?此人答:实无此事,但图对偶工细耳。那人讥曰:为此而歪曲事实,糟塌兄弟,太不应该。这更是有意捏造事实了。

  有些实事求是的工对也未必就比宽对好。

  清代褚人获编的《坚瓠集》载:“明太祖幸马苑,永乐(成祖朱棣)、建文(惠帝朱允炆)同侍太祖。[太祖]出句云:"风吹马尾千条线"。’建文对:‘雨洒羊毛一片毡。’太祖不悦。永乐对:‘日照龙鳞万点金。’”从对仗来说,建文似比永乐的对语还工整。但两相比较,二者立意的高低,形象的美丑,却大为悬殊,永乐显然更应受到赞赏。

  过分追求字义的细类相对,还容易造成合掌。

  “合掌”是比喻上下联的对仗在意义上相似,或差异不大。但,不少初学者片面追求字面工整,常常导致在上下联对应位置中语意重复,走入歧途。如“千忧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日月如梭逝,光阴似箭飞”之类,几乎都用近义词相对,以为很工,其实合掌。不妨再举两个例子:
    舒适卫生,喜迎各面多方贵客
    温馨整洁,恭候五湖四海嘉宾。(宾馆联)
    烈士丰功垂万代;
    英雄伟绩著千秋。(悼烈士联)
    这两副联语字面上对仗整齐,平仄合律,但仔细观察内容,就可以发现上下句意思基本相同。“舒适”与“温馨”、“卫生”与“整洁”、“喜迎”与“恭候”、“贵客”与“嘉宾”,以及“烈士丰功”与“英雄伟绩”、“万代”与“千秋”,等等,都意思差不多。这就造成了上下联的“合掌”。
    借鉴前人经验,我们处理对仗对联的工、宽关系,最好选择:立意为主,能工则工,该宽便宽,决不唯工是尚。其实古人作品中水平较高的对仗对联,大都不嫌宽对,随便举些例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此联的“春蚕”对“蜡炬”,动物对器物;“丝”对“泪”,服饰对身体。这些都只是大类相同。

  霜雪盈头心转少;儿孙满眼性犹痴。(李渔自题联)
  此联的“头”对“眼”、“心”对“性”尚属工整,但
“霜雪”对“儿孙”,只能算大类相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