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的13页PPT,或正影响整个文化娱乐产业布局

 毛孩_张吕_罗 2017-03-01

牟雪,作为一名女性投资人,身上有一种他人少有的标签:跨界。曾经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却跑去成为一名出色的审计师,之后又从审计师,转身进入阿里投资、湖畔山南资本,成为一名女性投资人。


牟雪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迈出舒适圈的第一步,往往是最困难也最痛苦的,然而最痛苦的时期,就是成长的加速期。”


【 文末有彩蛋 


水瓶座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审计师的从业经历又培养了牟雪理性严谨的思维习惯。


进入阿里投资部之后,她花了半年时间,撰写了报告:文娱行业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进行系统性调查梳理,并向马总进行了汇报。


最初的研究报告是 150 页,最后浓缩到 13 页,这份报告影响了阿里日后在文娱行业的布局。


牟雪登台一招百讲现场图片 ]


在这份 PPT 中,牟雪总结了一套独有的投资理论,她将文化娱乐行业横向分为电影、电视剧、网生 PGC 内容、话剧等不同的艺术形态,纵向按产业链分为内容、宣发、平台三大环节,横纵形成一个矩阵。


她的投资策略,就是在这个矩阵中,找一个内容形态的产业链环节切入,然后横向、纵向去做扩张,针对一个切入点先扎透,通过用同一 IP 上下游打通,最后形成文化传媒行业一个全面的布局。


在很多投资人看来,文化娱乐产业的三大环节中,内容离钱比较近,IP 价值大,但牟雪认为,内容的短板其实也非常明显,波动性大,难以规模化。所以在判断一个内容公司的时候,就要重点看他的规模化能力,以及持续不断产出高质量内容的能力。


宣发则是一件承上启下的事,是连接内容和平台的中间环,优点是盈利稳定,短板则是利益比较薄。一般一个公司达到 30% 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才会有进一步的价值,因此达到一定的行业集中度是重点。


而平台是非常重资产的,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对内容方有非常大的钳制作用,所以如何更有效的聚集资金,并将资金转化为进一步扩张的资本,则是核心难点。


正因为此,在人人都投内容的时候,牟雪偏偏看好宣发。



牟雪认为,如果在某个细分赛道上,你并非排名第一第二的选手,用和对手一样的手段竞争,你永远只能扮演一个追赶者的角色。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一个企业来说,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点,容易产生一些新的机会。


打个比方,如果你从事教育行业,与其一味拿教育行业的打法和对手竞争,不如换个思路,引入社交玩法,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降维攻击”概念。


在新媒体领域,就存在这样弯道超车的机会。当新的传播媒介出现时,势必需要大量适合这个新媒介的内容。如何生产,如何找到这样的内容,成了重中之重



当一个国家人均 GDP 超过 5000 美金,文化娱乐行业会迎来一个长达十年,每年超过 10% 的成长期。而中国早在 2010 年的时候,人均 GDP 达到了这个水平,中国电影票房当年刚好突破 100 亿。


需求爆发导致整个市场过于心急,但好内容需要时间去打磨学习和模拟必然是第一步,但发掘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对国外的模式进行结合和改造更为重要。


以牟雪投资的企业新片场为例,新片场是国内最早引进美国 MCN 模式的公司,从 2013 年开始布局,现在已经有了三年的时间和经验。


从这个过程中她发现,国内创作人的成熟度相对于欧美,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向国内引进 MCN 模式的时候,平台不能只注重宣发环节,还需要在创作方向、模式以及如何打造爆款等层面,向国内的创作人提供更多支持。



投资是一门经验科学,看的足够多,判断才会更准。


文娱行业的判断规律和投资方法,和移动互联网投资完全不同。


在投资移动互联网企业时,核心指标也许是日活用户数、留存率等等,但文化娱乐行业没有这些指标,它的 KPI 并不是那么可量化。甚至很多时候要投一个内容制作项目,只能凭创作人本身的创意、理念和历史作品进行判断。


进入投资行业 6 年时间,每年要和 400-500 名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者见面,牟雪感受最多的是创业阶段的艰辛,创业者需要的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 3-5 年持续不断的坚持和热情。




牟雪认为,理想的创业企业 CEO,必须具备商人的规划性和条理性,注重商业逻辑,同时又兼具艺术家的创造力。


以前企业里做内容的人,和做资本运作、企业管理的人往往是割裂的。可是现在随着新媒体的大融合、短视频的崛起、电商的飞速发展,很多东西都已经跨界融合在一起。


在这个赛道上竞争,具有跨界能力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因此牟雪在对创业者进行判断的时候,会更偏向于选择具备跨界思维和较强学习能力的创业者。


用她的说法就是:创业者本身得是一个“发动机”,投资人才能为其“加油”。



站在投资人的立场,牟雪认为,无论是投资还是创业,都可以参考这样的一些变化趋势:


机会一,是从聚众到分众,自我意识的表态,无论在任何领域都是急剧的体现。


机会二,是内容付费,而且是小额内容付费,为什么呢?因为移动支付,大家微信钱包里都有点钱,支付两三块钱是没有什么感觉的。


机会三,是全域营销。牟雪用一档节目《穿越吧厨房》举例,它重要的是模式创新,打包了天猫上面的资源,对于广告主投放到这个节目里,不仅植入了内容,还获得了天猫的流量资源,所以节目内容和电商上面的活动是相互打通的。


机会四,是极致体验。未来可能是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线上的小额支付越来越极致,但是另外一端,线下的体验要做到超级牛,让线下的用户能觉得物有所值,但是极致体验的同时,客单价也会越来越高,中间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小。


未来,任何商业都会传媒化,所以无论做投资还是创业,还是媒体,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颗好奇心,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对文化传媒行业的关注和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