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登基前的权势地位有多可怕?难怪挖空心思也要当皇帝

 茂林之家 2017-03-01

武德四年五月(公元621年),李世民在武牢关一战两克。大唐最为强劲的两个对手——伪郑和伪夏——在旬日之间灰飞烟灭,王世充与窦建德束手就擒,李唐进军全国的障碍被彻底扫清,一统山河、成就千秋霸业指日可待。

李世民登基前的权势地位有多可怕?难怪挖空心思也要当皇帝

谁是最大的功臣?三岁的小孩子都知道:秦王李世民是也!

这一回,李世民立下的不是功劳,而是盖世奇功。以三千五百人马PK夏郑联军三十万(后经证实此数为号称,但联军至少也在十余万人以上),居然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胜得那叫一个漂亮啊!想来三国之赤壁、秦晋之淝水亦不过尔尔。这一战绝对是隋末唐初最为经典的战役。在这场大战中,战神李世民的军事才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这场巨大的胜利一下子就把李世民推上了荣誉的顶峰,朝野上下欢声雷动,好评如潮。“秦王李世民”这五个字恰如这夏日的风儿般吹遍整个神州。

李唐之有李世民,实乃上天莫大的垂爱啊!

在为凯旋大军举办的入城仪式上,李世民出尽风头。要知道,这一年,他只有二十三岁,正是男人一生中最好的时节。年纪轻轻,就有如斯成就,正应了那句“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古谚。

伴随着这场巨大的胜利,李世民那颗膨胀的心儿也飞到了云端。在父亲满含鼓励与喜爱的目光中,在兄长建成充满嫉妒与无奈的眼神里,李世民隐隐读到了一种可能。

在刹那间,他突然觉得,老爹屁股底下那把金灿灿的大椅子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同是皇家血统,自己比大郎更有才华、更有能力、更有威望。难道仅仅因为比大哥晚生了那么些年,就要被永远剥夺当皇帝的资格吗?这样公平吗?

天底下的许多事情往往都起源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念头。

一颗野心的种子悄然地在李世民的心中生了根。

儿子打了个大大的胜仗,老李却是且喜且愁,喜的是宝贝儿子为国家社稷立下如此大功,当老爹的倍有面子;愁的是这样的盖世奇功,究竟该如何封赏呢?

翻了翻文献史料,发现老李之所以会因此而犯愁,是因为对李世民,他已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李世民登基前的权势地位有多可怕?难怪挖空心思也要当皇帝

有人笑了,说你别瞎掰了,李渊可是皇帝哎,全天下都是他的,他怎么会赏无可赏呢?

列位还别不信,且听偶细细道来。

现在,李世民的头上已经顶了四顶帽子。

第一顶——秦王,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在诸王当中,他排行第一,是无可争议的大哥大;

第二顶——太尉,太尉乃三公之首,主管全国军事,实际上就相当于我国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堪称武官之最;

第三顶——尚书令,尚书令是尚书省的最高长官,由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岗位空缺,所以尚书令的实际地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实乃文臣中的老大。

第四顶——陕东道大行台。陕东道是唐朝初年设置的战时行政单位,专门负责经略洛阳,进攻王世充。

由上可见,无论在官位上,抑或在爵位上,李世民都已经达到了巅峰。

李渊陷入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在现行体制内,对李世民,他确实是赏无可赏;另一方面,李世民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无论如何都是要赏的,否则的话,以后还如何激励士气啊?如果赏罚不明,你李渊还当什么皇帝啊?

于是,老李发动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创造出了一个中国官制史上的怪胎——天策上将,将其授予李世民。

“上将”没什么好解释的。“天策”其实是一颗星星的名字。这颗星星的另外一个别名是傅说星。傅说其实是一个人名。此人约生于公元前1335年,卒于公元前1246年,是我国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李渊以“天策上将”命名这个新职务,其对李世民的信赖和期望可见一斑。

如果大家以为天策上将仅仅是一个类似“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天策上将不仅名儿叫得响,其内容也是相当的丰富。

首先,从面儿上讲,天策上将的地位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前面偶已经交代过了,三师岗位空缺,所以,天策上将实际上就是大唐百官之首。

其次,从内里来说,天策上将可不是荣誉性的虚衔,而是有实际职事的,即“掌国之征讨”。天策上将府与二战时期日本的帝国大本营性质差不多,是一个全面掌控对外战争的军事机构。

为了便宜行事,李渊特别指示,天策上将有权“自置官属”。也就是说,李世民自行可以招募、选拔人才作为天策府中的官员。

李世民登基前的权势地位有多可怕?难怪挖空心思也要当皇帝

根据《旧唐书· 职官志》的记载,除天策上将外,天策府中还有大小办事人员34名。

这些办事人员的任免全部须由天策上将李世民提出建议,皇帝李渊只拥有象征性的决定权。而李世民会任用什么样的人,这个还用多说吗?

需要指出的是,天策上将空前但不绝后。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便废除了天策上将府,有唐一代再未设置。后世只有两位天策上将,其一是五代后梁的马殷,另一则是北宋真宗皇帝的哥哥楚王赵元佐。

李渊还嫌天策上将不够,又加授李世民为司徒。三公,即太尉、司徒和司空。李世民以前是太尉,而司徒是三公的第二位,主管全国教化,此时三师之职空缺,实为百官之首(司空是李元吉)。李渊还真是“举贤不避亲”啊!

大家可以对照历史好好想想,古往今来,有哪一个藩王能有李世民这般荣耀?同样是藩王,齐王李元吉和李世民差得简直就是十万八千里;同样是儿子,李世民距离李建成却只有一步之遥。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如果不产生点儿想法,那才真是活见鬼了呢!

李世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对于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他从来不会浪费心力去做无用的追逐。然而,对于皇位——这个原本遥远、此时却清晰得不能再清晰了的东西,他真得动了心,而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权力绝对是世间最厉害的毒品,一旦成瘾,便永生不能回头了。

他已经位极人臣了,皇位距离他已不再遥远,他只要踮起脚尖、伸手那么一够,就会把它轻而易举地抓到手中了。

李世民登基前的权势地位有多可怕?难怪挖空心思也要当皇帝

百尺竿头,只差那么一步了。放弃吗?当然不!!!

于是,就在朝野同贺武牢大捷的时候,就在李渊憧憬着一统中国的时候,一场围绕皇位继承权归属的争斗也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