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目不识丁,只会蹬三轮,却攒下35万,供300名贫困生念完了大学

 圣贤教育666 2017-03-01

来源:创日报(ID:chuangribao)

作者:张知悦




文/创日报



小编今天要说的,是一位平凡的伟人。

他没念过一天书,不会写字,

19岁逃难到天津,靠捡垃圾为生,

几年后当上了三轮车夫。



他蹬了40多年的三轮车,办过十几年的企业,

92岁去世时,留给儿孙的却只有三件遗物:


三轮车、收音机和小黄莺,

而他的个人存款,只有零!



去世的时候,

几千名天津市民自发地为他送行。



因为非常尊敬和怀念他,

有人给他刻雕塑、立碑,有人给他造纪念馆,

甚至提议用他的名字命名街道。


他就是感动全中国的老爷子:白方礼


都说一个人成不成功,就看他的葬礼,

这位老先生有如此高的人格魅力,

其实只因他这辈子坚持做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蹬三轮。


白方礼,1913年出生,家里世代贫农,从小就没读过书,因日子过不下去逃难到天津,当起了三轮的车夫。靠起早贪黑蹬三轮车糊口度日,经常挨打受骂,让人欺负,再加上各种税收,根本就吃不饱饭。


即便这样,他还是硬生生地靠两条腿,养活了4个儿女,其中3个上了大学,同时还接济20岁就守寡的姐姐,直到把侄子供上了大学。


眼看着儿女马上要成家立业,小康生活就在眼前,一次回乡的经历,却改变了他安享晚年的打算。


73岁再蹬三轮车,供穷学生读书


1986年,73岁的白方礼回老家白贾村,准备颐养天年。可他却意外地发现,庄稼地一群小孩从早到晚的干农活,也不上学念书。


问起原因,竟是孩子的爸妈不让读书。家长苦笑:“没钱读不起。”校长也无奈:“环境艰苦,工资少,留不住老师。”


白方礼吃过没读书的苦:“庄稼人要是没知识,只能一代一代的穷下去,不成!其他事都可以,孩子不上学这事不行! ”


于是,他把儿孙喊了过去,不容置疑地说:“我要把以前蹬三轮车攒下的5000块钱全部交给老家办教育,盖小学。这事你们是赞成还是反对都一样,我主意已定,谁也别插杠了!”


不仅如此,白方礼还决定重回天津,接着蹬三轮,挣的钱全部用来资助小孩读书。


(白贾村捐献的白方礼小学)

惦记那些孩子,我只能挣钱


为了能更多的帮助孩子们,白方礼对自己的节俭近乎苛刻,每一个见过白方礼的人,都会心酸。


他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的都很不配套,衣衫鞋帽都是他从街头路边捡来的。每天的午饭总是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馋得厉害了,就在晚上睡觉时往嘴里放一星肉,含着,解馋。



虽然生活很清苦,但是出的活,一趟都不能少。一年365天,歇一天都不行,这是他对自己立下的“铁规矩”。



因为太拼,总是会出现各种状况:


在酷暑天气也不休息,从三轮车上昏倒过去;在大雪满地的路上,摔到了沟里;高烧到39度时,一边吞着退烧药,一边蹬车。


很多市民不解地说,都这么大岁数了,您不能这么拼啊。每次听到这样的话,白方礼就着急地说:


“惦记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啊,我只能拼了命的挣钱。我天天出车,24小时待客,一天总还能挣回二三十块。别小看这二三十块钱,可以供十来个苦孩子一天的饭钱呢!”


老人的生意经:差别收费,办公司

虽是蹬车挣钱,但白方礼除了有力气外,还很有智慧。


守在天津火车站,只做附近的生意,虽然路程都不远,但是次数多,不需要总是空跑。


他还在自己的三轮车上挂起了一幅写着“军烈属半价、老弱病残优待、孤老户义务”的小旗子,实行差别定价。所以,生意明显比其他人好。




但只靠蹬三轮,还是杯水车薪!相对贫困学生的庞大数量,白方礼有心无力:


“自己年龄大了怎么办,跑不动了怎么办?那些孩子该怎么办?”成为白老爷子最常叨叨的心病。


最终他决定把自己和妻子住的两套房卖掉,再从银行贷些钱,开办一家慈善公司:白方礼支教公司。

开业时,他对20名员工说,咱们公司的要规规矩矩挣钱,挣来的钱不姓白,姓教育,每月结算,月月上交。

起初,“公司”只是火车站边的一个8平方米的铁皮小售货亭,卖些糕点、烟酒什么的,方便南来北往的旅客。后来,慢慢发展到十几个摊位。最多时,一月除去成本、工钱和税,还余十几万多元的利润。 


颤抖着接过厚厚的一叠毛票


红光中学是天津唯一一所接收藏族孩子的学校,这里的孩子来自贫困牧区,白方礼知道后,心一下子就被揪住了。


半个月后,他蹬着车来到学校,找到校领导说:“我是白方礼。今后我要用蹬三轮的钱每月资助这里的藏族学生,别让孩子们委屈。”


说着,从口袋里掏出900元钱。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那全是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厚厚的一叠。


一次,他到南开大学捐款,学校要派车去接他,他说不用了,把省下的汽油钱给穷孩子买书。他自个儿蹬三轮到了学校。捐赠仪式上,老师把这个事一讲,台下一片哭声。许多学生上台从老人那里接过资助的钱时,双手都在发抖。

蹬三轮绕地球18圈,赚35万全捐了


曾经有人算过,这些年来,白方礼捐款金额35万,供300多名贫困学子念完大学。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 


2001年,白方礼捐出了最后一笔钱。年近90岁的他,已经骑不动三轮车了,也没有气力再经营他的支教公司,就在车站给人看车,把一角两角的零钱装在一个饭盒里,存够500元后再捐出去。


向学校老师捐出最后这笔钱之后,老人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老师们全哭了。


2005年,93岁的他走了,整个天津都为之震动,送行的队伍,从灵堂排到了三公里外的大街上。






一位来自河北省青县的老人,

对白方礼的大幅照片行三拜九叩大礼。


他付出从不求回报,他心疼的,惦记的,永远都只是孩子们,连在病床上都会叨唠:“等我病好了,我还要蹬三轮挣钱资助你们读书。”


这就是一个90多岁老人的精神世界。他尽自己的全部所能,不仅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也唤起年轻人心中的善良。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些人死了,可永远活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