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毁了你的孩子,却是因为你

 良辰美景tec00b 2017-03-02

 

文/琴台

来源/甜蜜的大枣(ID:tianmidedazao)


01

 

大李上初中的闺女离家出走,所有亲朋都发动了去找,还是没找到。走投无路报了警,警察通过技术手段调了闺女的通话记录,在千里之外找到了手机关机的小丫头,居然是去见网友了。

 

孩子刚刚出走那两天,大李两口子成了罪人,大家一边倒的指责他们对孩子要求高。现在这年月,只要孩子出走,父母就成了罪魁祸首,大众好像有一个不成文的通识:如果不是当父母的在学习上过于耳提面命,孩子怎么可能离家呢。

 

大李和媳妇觉得特别冤,平素也确实督促过学习,可不管行吗,见天放学抱个手机连作业都不做,再不管,小小年纪难道就放任自流吗。

 

他们解释,没人听。现在孩子找到,失踪原因曝光,那些指责大李两口子的终于不出声了。

 

接回闺女来,气疯了的大李把闺女的手机直接扔掉:这个破东西生生是把孩子毁了。

 

闺女又哭又闹,大李却下了狠心,任是如何折腾,手机都不再给了。他豁出去自己的时间,每天接送十五岁的闺女上学放学。孩子折腾了一段时间,渐渐也就死了心,每天蔫头耷脑的上学,再也没有幺蛾子生成。

 

 

02

 

前段时间和朋友吃饭,席间讶然得知,一位比我小三四岁的老弟居然当岳父了。他家姑娘虚岁才二十,按说正是上大学的好年纪啊。

 

“初中毕业就不上学了,现在在电子厂打工呢。”

 

我记得他家姑娘和我家暖暖同学过,当初成绩很不错。

 

“说起来是我们做父母的糊涂,初三上半年给她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本想让她长长见识,谁成想,越玩越上瘾,后来干脆不学了,初中毕业说什么也不读高中,就这样彻底放下了学业。”那位老弟说着叹息一声:“早知道手机这么害人,当初无论如何也不会买给她啊,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听着老弟的感叹,瞬间想起某天在公交车上看到的一个场景。公交车路过本地一所中学,正是放学的时候,一大波的初中生涌上来,大部分孩子都是低头族,上车也不说话,拿着个手机不停刷刷刷。

 

看着那些孩子入迷的样子,忍不住想,多少家长因为孩子玩手机痛心疾首,我就奇怪了,既然这么痛心疾首,为什么还要给孩子置办这种东西?

 

很多家长一边声讨孩子玩手机,一边又自我辩解: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不可能完全管控孩子不碰电子产品,重要的是不让他们成瘾。

 

手机那么好玩,怎么才能不让他们成瘾呢?当着你的面不玩,你看不到的那些时候呢?在家里不玩,课堂上呢?

 

那么多大人都控制不住心瘾一有时间就当低头族,更何况十几岁的孩子。

 

所以,不要高估孩子的自控力了,管束不了孩子对手机的迷恋,不给他买可以吧?有多少本来可以有大发展的孩子生生被父母过于迫切殷勤的“爱”给毁掉了?

 

 

03

 

暖暖整个中学时代,别说手机,连电脑基本都没怎么碰过。当初我坚决不让她碰这些东西,很多人指责我偏激偏执,说什么时代不一样了孩子不了解这些东西会落伍的。

 

现在,闺女大学上了半年,手机、笔记本电脑早就配齐,一切都玩儿得特别溜。耽误什么了?落伍什么了?

 

倒是很多学生时代电脑手机都痴迷得不行的孩子,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没有考中符合个人实力的大学,后悔终生。

 

有人说,你闺女没碰电脑没玩手机也没上名校啊。这是事实,不过,就是现在这所学校,如果不是这么管着,以暖暖的天资考中也困难。

 

因为高中时代一直和手机绝缘,上了大学,闺女并不像很多孩子那样天天黏在手机上,她的朋友圈,经常一个月也发不了一条。我问她为什么不像别的女孩儿那样常发朋友圈,她答复:觉得没意思啊,有那时间还不如刷两套题呢。

 

什么习惯都是日复一日养成的。一个高中时代就总在见缝插针玩手机的孩子,上了大学会放下手机立地成佛,可能吗?一个高中时代对手机没甚概念的孩子,到了大学即便敞开了让她玩,也会兴味索然。

 

多少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不是低头族啊,既然如此,为什么紧张忙碌的中学阶段,非得给孩子配部智能手机呢。为什么非要事情发展到不可控制了再去费心巴累的整治,而不是从一开始的源头就管控起来?

 



04


更可笑的是,好多家长居然还以给孩子配备高档手机为炫耀。比如我认识的某个熟人,水果机但凡出来最新款,一定第一时间给孩子配备上。孩子却不争气,带着那么好的手机,每次考试都倒数第一。看到成绩单,家长吹胡子瞪眼:“老子这么高待你,你怎么好意思拿回这样的成绩。”

 

看着这位父亲的样子,真想一个粟凿敲上去:“孩子就是被你亲自给毁掉的,居然还有脸吐槽?”

 

谁都知道手机妨碍学习,为什么百分之九十的中学生都配备了手机?

 

一是家长愚昧不能预见手机带来的危害;二是家长喜欢攀比、爱慕虚荣,总觉得别的孩子都有了咱的孩子凭什么没有;三是家长立场不坚定经不住孩子软磨硬泡;四是家长盲目自信孩子的自律性,总觉得虽然天下乌鸦一般黑,自家孩子却是白的那一个。

 

前段时间,有位母亲后台留言,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每月的手机费200元,她问这样的话费正常吗?

 

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不正常。

 

“孩子的老师每天在微信上布置作业,所以孩子才会上网,说来说去都是怪老师。”

 

微信布置作业就必须得上网?家长不给孩子买手机的怎么办?如果只是微信收一下作业,每个月的话费能到200元?

 

这么简单的事儿,家长不会想不通,可想通了她们也不愿意接受,所以宁愿装糊涂也不去面对事实和真相。

 

 

05

 

年假期间,我和男双鱼先生都忙,带弟弟的重任就落在了暖暖头上。她图省事翻出一部旧手机,给小宝下载了N多手机游戏。

 

一机到手,小宝立刻不哭不闹说啥听啥了。

 

一家人耳根清净,刚开始没觉得有什么,后来某天,小宝的眼睛突然红了。带去看医生,知道孩子每天看手机,医生很严肃的告诉我们再不管控,孩子的视力会受影响,这下,我吓坏了。

 

回家把手机没收,小宝就跟犯了赌瘾一样又是哭又是叫,那种百爪挠心的样子看了确实挺心疼,没办法,只好和他谈:每天固定玩半个小时。

 

小宝点头如捣蒜。

 

手机到手,又不是他了。半个小时之后又加半个小时,最后又发展到整天黏在手机上。原先还看动画片玩玩具,有了手机这些都顾不上了。一看这阵势,我下了狠心,偷偷把手机电池卸了下来。

 

没了电池,手机开不了机,我佯装大怒:“总玩手机把手机累死了吧!”

 

自认手机被玩坏,小宝不敢再要手机了。不玩手机了,整个人没精打采,干什么都是四个字“好无聊啊。”

 

看着他百无聊赖的样子,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一部手机居然有这样的魔力。同时又暗自庆幸,幸亏管控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网上不就曝出过新闻:少儿一连看手机14个小时骤然失明。

 

百无聊赖了三四天,小宝逐渐忘记手机这回事儿,每天在家里看看动画片玩玩积木,活泼欢快的又像匹无忧无虑的小马驹了。

 

到现在,小宝的手机瘾已经彻底戒掉一个月了,除非看到别的小孩儿玩手机,基本不提手机的事儿了。


而我,每次看到别的小孩儿抱着手机如醉如痴家长又无所谓的样子,都有说不出的担心。小瘾易断大瘾难除,难道非得等孩子的眼睛出现问题才引起重视吗?

 


06

 

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很多父母吐槽,整个假期,孩子一直粘在手机上。

 

听多了这样的吐槽,非常惊讶的发现一个事实,现在正在长成的这一代,有太多被手机毁掉了。

 

在北京坐地铁,放眼望去,每个人都拿着一部手机不停刷刷刷,没人看书,没人聊天,没人闭目养神,甚至没人关心外面的世界到底发生了啥。

 

成人再怎么迷恋手机,还有理智可以管控,象牙塔中的孩子们,因为没有生存压力,对手机的迷恋几无约束。

 

本地一所中学,因为学生违反学校规定私带手机被勒令开除,家长直接告到上级教育部门,最后愣是逼迫学校收回决定。这个事儿在网上发酵了一段时间,很多网络喷子骂学校不讲素质教育。

 

看到那些言论我感觉特别愤怒,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就不应该带手机。家长不教育自己的孩子遵守学校规定,反而以战胜学校而洋洋自得,这是怎样的愚蠢啊。


现在战胜学校不算牛,将来您的孩子能够成才才是牛。我不相信一个对手机痴迷到要被学校开除的孩子能够成才。

 

其他名牌中学没见识过,衡水中学的管理我了解,所有学生一律不能带手机,和家长联络,宿舍和校园都有公用电话。再不行,老师还可以充当联络员。衡水中学那么多的学生都不碰手机,成才的巨多,也没看到孩子的成长上有什么问题啊。

 

青少年时期正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不被手机玩物丧志,就可能钟情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爱好,一旦良好习惯养成,即便再有玩手机的自由,孩子们也不会对这个东西有太大兴趣。

 

所以,家长们还是醒醒吧,不要再帮着孩子找各种借口了,如果真对孩子负责,请从今天起收回他手中的手机。

 

作者简介琴台,知名期刊写手,《读者》《意林》签约作家。追热点,她独树一帜;写家常,她感人肺腑;说爱情,她令人动容;论世情,她犀利深刻;儿女情长,她笔游八荒、戳中泪点。一笔写尽烟火人生。亲情、爱情、友情、世情信手拈来,特别适合有一定生活阅历的读者共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