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上春树:死记硬背无聊的东西,简直浪费人生

 口琴和吉他 2017-03-02

村上春树:死记硬背无聊的东西,简直浪费人生

2017-03-01 19:44 2

  文/Dyeeee

  刚读完《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分分钟爱上说“大实话”的村上春树。

  看村上春树写的随笔总一种他是“邻座的怪同学”的感觉:他不喜欢上学,就犀利吐槽日本的教育体系;他写的东西遭到质疑,被说是西方小资调调,他干脆跑到国外去写作;他喜欢阅读,在谈写作的文章里,也疯狂的夸赞阅读的N种好处;他喜欢跑步,就连续跑了三十几年。

  村上春树的执着劲,都用在了喜欢的事物上。

  写作三十几年的村上春树,回顾起自己的读书生涯,他说:

  “在学校念书时,要是更潇洒一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该多好。死记硬背了那么多无聊的东西,简直是浪费人生。”

  “浪费人生”正是他的血泪史:

  “假如将人分成“狗型人格” 和“猫型人格”,我觉得自己堪称彻底的猫型人格。听到"向右转"的口令时,会不由自主地转向左边。虽然这么做的时候常常心生歉疚,但好也罢坏也罢,这是我的天性使然。人有形形色色的天性。只不过我体验过的日本教育体系,在我看来,其目的似乎是培养为共同体效命的"狗型人格",有时更是超越此境,甚至要制造出将整个集体引向目的地的"羊型人格"。

  这类倾向好像不仅仅体现在教育上,甚至波及以公司和官僚组织为核心的日本社会体系。而这种"重视数值"的僵化与"死记硬背"式的速效而功利的趋向,似乎在各种领域产生了严重弊害。在某个时期,这"功利的"体系的确很好地发挥了作用。”

  对村上春树来说,他通过阅读获得的成长,远远超过在学校规规矩矩上课获得的,关于阅读部分,村上在书中谈了很多:

  “一旦养成读书的习惯,——大多是年轻时候养成的——就很难轻而易举地放弃阅读。”

  “假如读者能够从而我的作品中,感受到一星半点像温泉浴那般深刻的暖意,那可真是令人喜悦的事。因为我就是为了追求这样的‘真实感’,才不断地读许多的书,听很多的音乐。”

  “假如世上没有书,假如我没读过那么多书,我的人生恐怕要比现在更加凄冷、更加枯瘠。对我而言,阅读这种行为原本就是 一所大学校。那是一所为我建立和运营的量身定制的学校,我在那里亲身学到了许多重要的东西。那里既没有烦琐恼人的规则 也没有分数评价,更没有激烈的名次争夺,当然也没有校园欺凌。我能在"制度"的重重包围下,巧妙地确保另一种属于自己的‘制度’。”

  “假如一味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凝望世间万物,世界难免会被咕嘟咕嘟地煮干。人就会身体发僵,脚步沉重,渐渐变得动弹不得。可是一旦从好几处视点眺望自己身处的立场,换句话说,一旦将自己的存在托付给别的体系,世界就会变得立体而柔软起来。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姿态,通过阅读学到这一点,对我来说是极大的收获。”

  看着文中谈阅读的部分,不禁让人忘记作为作者的村上春树,在读《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之前,我只在《纽约客》看到过他的一篇文章,内容是讲他在观看棒球比赛中找到了写作灵感和动力。《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则更细致的描写了他如何取材,如何在短篇、中篇和长篇之间取舍和成长。村上春树实际写作的时候十分在意一些“普通”的细节,碰到一个好的idea,他会率先想着放到小说里,而不是写到随笔里,因为他担心一个梗如果在随笔里用过,再次在小说里出现的时候会让读者觉得尴尬,村上春树也在不断打磨自己的叙事角度,从第一人称写作,到第三人称,他不断在自己的作品里实践着。

  而这些,是我们不了解的作为作家的村上春树。

  谈起写作来,村上春树总是很谦虚,他不断地强调,因为自身不是天才型的作者,所以给读者提供的写作方法,仅仅适用于一般人,他鼓励普通人来进行写作,也把自己的方法大方分享:

  “重要的是将零零星星的小插曲、意向、场面、语言等,不断地扔进小说这个容器里,再将它们立体地组合起来。而且要在与时间通用的逻辑、文坛常用的手法毫无关联的地方进行,这就是基本的框架”。

  “几百年没有这种威猛张扬的经历,人们其实也能写出小说来。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经历,只要方法得当,就能从众发掘出令人震惊的力量”。

  尽管经常被调侃为“常年陪跑诺贝尔文学奖”,村上春树也仍然在继续着作家的身份,对他来说,阅读与写作,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