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天宇楼33 2017-03-02

玉组佩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通长14.8厘米。配饰。白玉,镂雕绶带纹,其鎏金银链下挂5件青白玉玉坠,有圆雕双龙、双凤、双鱼等动物,辅以莲荷纹。题材为汉文化吉祥物而造型明显异于中原,洋溢着契丹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

 

包金鱼形盒饰件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通长23.5厘米。腰饰。玉坠为相互扣合的鱼形玉盒,可装纳随身携带的细小物品。集装饰和实用于一体,适应了契丹人游牧生活的需要,反映了辽代玉器的特色。契丹本有崇拜鱼的习俗,又承唐制而盛行佩鱼,不同质地的鱼形配件代表了贵族的身份和等级。

 

双凤纹、蟠龙纹琥珀握手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长6.2~6.7厘米,宽4.3~4.8厘米,厚2~2.1厘米;金链长9厘米 。

  一组2件。出土时分别握于公主和驸马手中,是象征财富和权力之物。一件浮雕双凤纹,一件圆雕蟠龙纹,龙凤的形象均取卧姿,驯服可爱,生动传神。琥珀通常不为中原王朝所采用,在契丹族却备受推崇,不仅是奢华生活及显赫地位的象征,也是对其民族身份的一种标榜。契丹人认为,琥珀具有定魂魄的作用。以琥珀握手随葬,形象地反映了契丹人“灵魂不灭”的信仰和“事死如生”的观念。

 

琥珀璎珞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内周长113厘米,外周长159厘米 。

  串珠颈饰,分内外两串,外串271件,由7件饰件和264颗琥珀珠构成;内串68件,由9件饰件和59颗琥珀珠组成,为迄今所见最大的琥珀饰件。琥珀饰件纹样主要为浮雕龙纹,图像抽象而富有灵动感。佛教认为琥珀代表佛血,琥珀的流行,是契丹人信奉佛教并将佛教思想世俗化的表现。特长的璎珞不适合日常游牧生活佩戴,多应用于神圣、重要的场合。

 

鎏金铜锁匙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锁长32.4厘米,钥匙长20.2厘米。出土时放置在仿毡帐而建的墓室前室地面上,反映了契丹民族“事死如生”的丧葬习俗。

 

乳钉纹玻璃瓶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高17厘米,口径6厘米,腹径9.5,底径8.7厘米。

  盛酒器。乳钉纹为8—10世纪埃及和叙利亚玻璃器常见装饰,这种玻璃器很可能是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传入辽国境内的。可见当时辽国与远在中亚、西亚的一些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

 

银丝殓衣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与中原汉墓中的“金缕玉衣”极为相似。用直径0.05厘米~0.07厘米的细银丝编制而成,从上至下由七部份构成,穿套于内衣之外,其外再穿外衣、套银靴、配首饰。这种风俗与契丹人意识中的祖灵崇拜和灵魂观念相联系,是契丹人“形不散而神不离”观念的反映。

以上几件均为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玛瑙璎珞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辽会同四年。通长85厘米。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由玛瑙管、水晶珠和金坠饰组成,色彩和谐雅致。不对称的金质坠饰,或寓意阴阳,中亚和西亚古代民族的一些项饰有与之相似的部件。

 

异形漆盒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辽。长15.8厘米,宽5.6厘米,高5厘米。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该盒以雁为造型,反映了契丹人春捺钵时猎雁的习俗。

 

契丹文铜镜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辽。直径14.6厘米。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永丰乡出土,内蒙古博物院藏。

除用作照面饰容的妆具外,铜镜对于契丹社会还有宗教含义,象征智慧无碍、心境澄明,常固定于宗教建筑或墓葬的墙上、天花板上。镜背面有四个阳文契丹小字,释为“寿长福德”。镜面左下侧阴刻汉字“宝坻官”三字,“官”字下有一画押符号,为官方验讫的印记。辽代因战争频繁,缺少铜源,铸币和制铜镜都有严格的规定,即使是家中私用的铜镜也需要经过官方检查验讫。

 

绿釉提梁皮囊壶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辽。口径3.4厘米,底径9厘米,高9厘米。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土井子出土,内蒙古博物院藏。

绞索式提梁壶,辽代中期产品。绿色是草原的颜色,绿釉陶瓷器也为契丹族所常用,此器物就是一件具有契丹族特色的瓷器。

 

人面纹玻璃扁瓶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辽。高4.8厘米,口径1.4厘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桑根达赉出土,内蒙古博物院藏。

蔷薇水香水瓶。质地莹彻,微泛天青,扁圆腹部饰人面纹,是伊斯兰世界的舶来品。

 

人首鱼龙形白瓷水注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辽。高16厘米,通长19.5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7.5厘米。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出土,内蒙古博物院藏。整体造型为一摩羯,融合人、鱼、龙、鸟、螭等动物造型于一体,构思巧妙,制作精致,是辽瓷中的精品。

 

带柄流口玻璃壶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辽。高12.5厘米,口长径4.7厘米,底径5.5厘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桑根达赉出土,内蒙古博物院藏。壶流口呈鸭嘴形,上部突出一鋬,造型带有浓郁的西亚、中亚风格,为伊斯兰地区常见的器型,反映了辽与西方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

 

玻璃高足杯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辽。高12.5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3.8厘米。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晶莹剔透、质地精良,是迄今内蒙古地区发行的保存最好、质地最优的玻璃杯。推测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辽境的伊斯兰地区酒具。高足杯在辽代贵族墓中经常出现,应为当时一种时髦的追求,显示拥有者尊贵的身份和地位。

 

鎏金摩羯形提梁银壶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唐。通高33厘米,口径5.4厘米,底径15.3厘米。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出土,内蒙古博物院藏。

盛茶酒用具。呈双摩羯形,整体风格粗犷豪放,与中原器物大异其趣,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彩绘“十方佛”木舍利塔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辽。通高45.5厘米,底径13厘米。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出土,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馆藏。

该舍利塔以木雕彩绘、局部贴金的手法制成。直通式塔身分上下两层浮雕佛像。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双手作禅定印。

 

鎏金银面具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辽。高21厘米,宽18.4厘米。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地乡英凤沟辽墓出土,赤峰市敖汉旗博物馆藏。契丹金属面具是在本民族灵崇拜观念支配下,受佛教影响,依托辽代较强的经济基础而产生的,在不同阶层中都比较流行,男女老少均有佩戴。因身份等级的不同,分为金、银、铜、铁等质地,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鎏金铜面具

[转载]草原华章·契丹饰品与瓷器
  辽。高26.5厘米,宽25.7厘米。内蒙古赤峰市征集,内蒙古博物院藏。此面具用铜片鎏金制成,呈半浮雕状,面具边缘有缀孔,便于与网衣连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