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朵里的这个东西竟然是癌症凶手!

 好事事好 2017-03-02

生活中,有好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这是一个坏习惯,究竟有哪些危害?!

1、首先来说说『耳屎』的作用

耳屎,学名为耵聍,是外耳道分泌的一种淡黄色黏稠液体,可以起到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的作用,少量的耳屎不但不会影响听力、不会感到不适,而且耳屎可以粘附灰尘、抗霉抗菌,保持外耳道的清洁。

如果说大脑是天宫,那么耳屎就是天兵天将了!当有小飞虫飞进耳道,耳屎就会挡住它。耳屎还可以减弱强声波,如打雷、炮竹声,防止鼓膜和内耳产生剧烈的震动而损伤。在洗澡时,有少量水进入耳朵,耳屎起到防水墙的作用,防止水进入到内耳引起外耳道发炎、中耳炎等疾病的发生。

耳垢是耳朵分泌的物质,能够起到杀菌、保护耳道的功能,全都清理干净反而会有损害。

2、掏耳朵有哪些危害呢?

耳朵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耳朵敏感、脆弱,掏的时候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耳朵感染,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永久性的伤害。

耳屎会越掏越痒

你掏耳朵的次数越多,释放出来的组织胺也就越多,从而刺激耳朵并导致发炎。另外,由于耳屎具有润滑作用,因此耳朵要是掏地太过干净,就会让整个耳朵变得干燥,皮肤太干的后果就是痒,然后你又忍不住要拿起工具去使劲掏了。

掏耳朵会导致外耳道发炎

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敏感,和软骨膜连接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从而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

严重者会导致耳聋

有的人掏耳朵用力过猛甚至可能把鼓膜掏穿。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0.1毫米,如果掏耳朵下力太猛,很容易将鼓膜刺伤甚至穿孔,严重的会造成耳聋。

容易恶化致外耳道癌

挖耳朵的次数太多,可能刺激耳道皮肤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但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极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3、千万不要再用棉花棒掏耳朵了

平时大家都喜欢用棉花棒掏耳朵,觉得既方便又省事,但实际上,这样做是不对的!

别看棉签虽小,但它会把耳屎推向耳朵深处、人为根本清理不了的地方,导致疼痛和感染。并且耳屎被推太里面也会阻断耳孔,造成听力问题,更有可能导致耳膜断裂。

另外,除了棉花棒,最好也不要用其他东西挖耳朵。一些金属、塑料材质的掏耳勺质地坚硬,容易对耳道造成损伤;指甲缝易藏匿细菌,不宜用来掏耳朵。

4、耳垢其实并不脏

其实,耳朵具有自我清洁的功能,很多人一生都不需要特别清理。但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有些人的耳垢就非常多,如果你觉得耳垢太多,最好也不要用棉花棒清理,去医院找医生帮忙比较好。耳垢一般只会出现在外耳道。但因为人们总是用棉花棒清理,将耳垢推向耳朵深处,造成阻塞。用棉花棒清理耳朵周围即可,不要插入耳道中。

5、耳垢的正确清理方法

健康科学的保护耳朵

可以用盐水清理耳朵

将盐水滴入耳道中,摇晃几下,然后冲洗干净。

婴儿油、矿物油和专门的耳道清洁油,都可以用来清洗耳朵。

如果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过敏,最后先涂抹在手腕上,一个小时后没有过敏反应再使用。

使用过氧化氢清洁耳朵也不错

这也是常用的耳道清洁液体。

专门的滴耳器

最好专门的滴耳器,使用这样的设备将液体滴入耳道中。如果担心自己操作会出现意外情况,还可以去找医生处理。

使用毛巾清洗外耳道

如果你耳膜有损伤或者以往做过任何耳朵方面的手术,以上选择请全部略过。你只需简单使用毛巾清洗下你的外耳道就可以了。

找专业医师清理

如果你是属于天生耳屎比较多的人,或者出现了耳屎堵住耳道的情况,请到医院找专业医师治理。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