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镇—明月湾村,小小古村,花光深处人家

 iys小菊花 2017-03-02

中国古镇—明月湾村,小小古村,花光深处人家

南边靠着太湖,身后一座青山为靠,整个地形好似一湾明月。明月湾古村真的不大,现存面积才9公顷,有常住居民100余户。

村虽小,典故却不少。据说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此地已有村落,村人多为越国俘虏。传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曾在此赏月,还留下了西施当年洗妆的画眉泉遗址。

唐宋时期的明月湾,基本已经定型,山村布局状若棋盘,更因村中居民所种的四季花果,引来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释皎然、刘长卿、贾岛、黄庭坚等无数名家造访;清乾隆年间,访客犹盛,清代诗人沈德潜称之为“人烟鸡犬在花林中”,清代诗人凌如焕称之为“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

娴静、淳朴,如画一样的明月湾村,就在太湖旁相候,叫你也看一看寻常百姓的桃源生活!

中国古镇—明月湾村,小小古村,花光深处人家

看点一,石板街。石板街可称得上是明月湾古村的特色之一,俗称棋盘街。整条街巷纵横交叉,总长达1140米,路面用4560余块花岗岩条石铺成。石板街的设计独到,是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作品。街巷下面设有排水沟,每遇大雨,雨水和山洪从沟渠中迅速排出,路面清洁如故,有“明湾街,雨后穿绣鞋”之说。

看点二,裕耕堂。裕耕堂占地744平方米,由东西并列的两个院落组成,各自有门厅、楼厅、庭园、书房及附房,两个`院落可通过备弄一侧的墙门连通。裕耕堂原本是吴家瞻瑞堂的一部分,民国三十二年(1943)由邓家买下,并改今名。现由邓石卿的孙子邓国英、邓国桢兄弟两家居住。该建筑是明月湾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代表作,堂内的砖雕门楼精致典雅。门楼上的左右兜肚及上下坊皆是圆雕的人物故事,并穿插以仙桃、灵芝、祥云等象征吉祥富贵的装饰,两角饰以垂莲短柱,其图案之精美,雕刻技术之高,令人叹服。

中国古镇—明月湾村,小小古村,花光深处人家

看点三,旗杆。旗杆就位于村口沿湖的位置,可以算得上是附近渔民傍晚归航的指向灯。旗杆的来历,可以自南宋算起。那时的旗杆会挂上大红的灯笼,夜晚就点亮里面的油灯。有了这点光明,归航的村民就可以避开那些参天大树找到回家的路。原旗杆于1939年被日军砍断,现在的旗杆是2005年重立的。

看点四,古樟。相传1200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曾经到明月湾访友,亲手在镇上种下了一棵樟树。这棵樟树历经多次磨难,一侧主干因火烧、雷劈早成枯木,后来居然又发出新枝。古樟枝叶茂盛,覆荫近一亩,常有村人在树下纳凉。树下还有古码头一座,全长58米,宽4.6米,用256块花岗岩条石铺成,曾是明月湾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水上通道。

中国古镇—明月湾村,小小古村,花光深处人家

看点五,明月桥。相传在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和美女西施曾在桥上共赏明月,石桥也因此得名。传说只是传说,明月桥的始建年代不详,现存的桥身乃是民国年间重建之物。桥身平直轻巧,至今仍是过河的主要通道。

看点六,明月寺。明月寺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其建筑既有清代风格,也有民国风格。现存主要殿堂均为原构。内设弥勒、观音、城隍、关帝、猛将、蚕花等神殿。殿内神像混杂,佛道两家并存不说,还有民间信仰的神像。寺内还保存有多方清代和民国年间的碑刻,多为重修和募捐纪事碑。寺外景色秀丽,登寺中高楼可以望湖赏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